如今,農村老人說:三兒不如一女,這話有道理嗎?

20年前的農村,家家都以兒孫滿堂,人丁興旺為榮,家裡兒子越多越讓人羨慕。不過這也是有當時的原因。當年農村土地沒經過平整,都是零星小塊,一個村也只有一兩臺拖拉機,種田主要以人工勞動為主,一家生活開支就指望賣糧食收入,誰家勞力力多,誰家的收成就好,相對收入也高些。所以很多家庭都覺得人多力量大,兄弟多幹活效率高,都願意多生孩子。

如今,農村老人說:三兒不如一女,這話有道理嗎?

另外,當年孩子的撫養成本也比較低,養一個孩子和養二個孩子的開銷相差不太大,甚至有人覺得養二個孩子更划算些,因為老大穿過的衣服,老二可以接著穿。農村那時候還吃不上牛奶,主要以母乳為主,就算沒母乳吃,也就是喂米湯。上學費用也比較少,小學的學費才十幾塊錢,初中學費也就幾十塊,而且當年的中專生畢業就有分配。娶媳婦也比較容易,買幾套衣服,辦個酒席就行了。隨著機械化水平和農業科技的發展,人再多也沒機械乾的快,所以勞動力在農業生產中也不再佔顯著的優勢。

如今,農村老人說:三兒不如一女,這話有道理嗎?

而且後來農民開始外出打工,收入比種田還高,多生兒子好種田的想法漸漸被淡化。特別隨著高等教育的擴招和農村彩禮的攀比,孩子上學和結婚成為農民主要支出項目,這時多生一個孩子就覺得壓力很大,很多人因此開始主動放棄二胎的想法。

如今,農村老人說:三兒不如一女,這話有道理嗎?

另外由於目前女性在家庭中佔有主導地位,農村怕老婆的現象比較普遍,由於養老問題而造成兄弟妯娌矛盾的很多。相對來說,女兒照顧起父母卻理直氣壯,所以很多老人感覺兒子多倒不如女兒多好。80歲的張大爺三個兒子全在外地打工,誰也不願意在家裡照顧,都願意出錢送到養老院,而老人又不願意到養老院,最後只好由女兒接回家照顧,張大爺逢人就說:三兒不如一女,想當初不如不要這麼多兒子,一個兒子就夠了,兄弟多了反而會相互扯皮,大家覺得張大爺說得有道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