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緩期2年,最終會槍斃嗎?專家揭曉答案

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我們的法律還是比較嚴厲的,尤其是在犯人判刑方面。其他很多國家都已經廢止了死刑,但我國並未放棄執行這一刑罰。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聽到法律案件判決結果時,常常會見到有人被判處死緩。那這到底是什麼呢,這個罪名的具體是怎麼樣的呢?

死刑緩期2年,最終會槍斃嗎?專家揭曉答案

死緩與死刑、有期或者無期徒刑一樣,也是我國的一種判刑方式。讓我們拿“死刑緩刑兩年執行”的判決來打比方,指這個罪犯並不會被立刻執行死刑,首先這個人會入獄兩年,這兩年裡他不僅沒有犯罪,而且積極改造,判刑就可以由死刑換為無期徒刑甚至是有期徒刑。除了犯罪情節不能過於惡劣、對社會造成的危害程度不能過大的條件,還有犯罪人不能超過七十五歲、哺乳期或懷孕的婦女、重疾病患者也都在緩刑的範圍內。

死刑緩期2年,最終會槍斃嗎?專家揭曉答案

在緩刑期間如果表現良好,沒有故意犯罪現象,積極面對教導員的指導,就有減刑的可能。在被改為無期徒刑之後,罪犯繼續積極認罪就可以獲得減刑等獎勵。案件處於調查處理階段的時候,犯人在被列為犯罪嫌疑人期間,他們是被關押在警察局內部或者看守所的,這樣比較方便提審罪犯。只有這個案件被處理完交給檢察機關走完種種程序判定出罪名和量刑處罰決定,犯罪嫌疑人才會被投放進監獄。不同的嫌疑人會根據性別、身份、所犯類型程度被偷進不同的監獄、牢房,比如著名的秦城監獄,關在裡面全是省級別以上的大官。

死刑緩期2年,最終會槍斃嗎?專家揭曉答案

大多判處死緩的人因為還有生的希望,多會夾著尾巴做人,在監獄裡安分守己的待著。當然,其中也會有一些早已經將生死看淡的人,沒被立即執行死刑判為死緩後仍不改品性地繼續犯罪,不到緩刑結束時間就失去了性命。而且,我們還有一個概念要區別,死緩和緩刑是不一樣的。死緩是對判處死刑、犯罪情節較重的罪犯提出的,他們要在監獄服刑。而被判緩刑的人,是可以在社會上服刑的。而且現在大家還有一個討論點,就是到底該不該取消緩刑的問題。支持的一方認為取對它消緩刑更能體現法律工具的尊嚴,增加人們的懼怕。然而反對的一方則認為這是剝奪了他人求生的機會。我們不能評論誰錯誰對,但我們還是應該加強對法律的重視。

可能我們普通人一輩子也不會用到死緩、緩刑這樣的詞,但瞭解並具備基礎的法律常識卻是每個公民的必修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