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走偏鋒還是傻子設計?日本二戰後期奇葩武器,真想竹竿打飛機

劍走偏鋒還是傻子設計?日本二戰後期奇葩武器,真想竹竿打飛機

圖為二戰中的日軍

二戰時代不僅僅是一個風雲變換,名將雲集的時代,更是一個武器裝備大發展的時代。二戰時期出現了先進的潛艇,例如U型潛艇,也出現了更先進的飛機,例如美國的P51戰鬥機。其實,二戰中湧現出來的武器不僅僅是這些先進武器,還有很多富有古典氣息的武器。在這個領域裡,有一個研究所大名鼎鼎,該研究所很好的利用了自然資源和新時代武器技術,製造出不少融匯古典和現代的怪異武器。他就是著名的日本藤田兵器研究所。

可能有人就覺得奇怪了,既然是著名的研究所,怎麼可能生產出怪異的武器。看了他們在二戰後期研發的產品,一切就明白了。由於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前期靠掠奪,還能維持戰爭花銷。到了後期,特別是形勢走下坡路的時候,就出了問題。在美國海軍取得不斷勝利,眼看就要臨近日本本島的時候,日本已經連做武器必須的鐵礦都缺乏了。沒有足夠的鋼鐵,日本只好迴歸古典風,改用竹子和木頭。為了對付強大的美國人,日本藤田研究所設計了大量的竹木武器,思路可以說是天馬行空,讓人想不到。

劍走偏鋒還是傻子設計?日本二戰後期奇葩武器,真想竹竿打飛機

圖為二戰美國坦克

說起二戰時期的美國軍隊,空軍和海軍令人印象深刻,美國的飛機和艦船技術很先進。為了對付美國的空襲飛機,藤田研究所還設計了一種竹竿防空武器。就是兩個竹竿架起來,另一個搭上去,裝藥多了,自然就飛上去了,運氣特別好的時候,說不定能打到飛機。說完了防空武器,再說陸戰武器,研究所設計了伏龍爆破筒和反坦克特攻武器。

伏龍爆破筒聽起來很高大上,其實就是一根竹竿,竹竿頭部裝上了爆炸頭,外帶三個凸起物作為觸發機構。如果敵人的坦克要從這裡路過,士兵就藏在路邊,突然衝出吧竹竿捅上去,說不定就能炸斷履帶。但這麼近的距離,不管能不能炸壞坦克,人是肯定躲不開的。

反坦克特攻武器基本跟伏龍爆破筒屬於一類東西,只是細節更豐富一些,頭上多了一個吸盤。由於竹子是空的,引線就接在裡面,點燃了,衝上去扎到對方的坦克空隙裡,等著引爆。有吸盤的,好像可以吸的久一點,人來得及撤退。

劍走偏鋒還是傻子設計?日本二戰後期奇葩武器,真想竹竿打飛機

圖為伏龍攻擊系統

反登陸的武器也有,叫做伏龍水下攻擊系統。這個供給系統就是給士兵穿上重達58公斤的潛水服和氧氣罐。然後潛伏到近岸的水底,手持一個很長的竹竿,竹竿頭上裝個15公斤的炸藥。等到敵人的登陸船靠岸了,就頂到船底,然後爆炸。然而近岸的水深非常淺,如果爆炸了,人肯定是活不了的。

藤田研究所設計出這些武器後,大量的製作出來,準備在美國強攻日本本島的時候拿出來拼命。美國高層在瞭解了太平洋奪島戰況後,覺得進攻本土會承擔巨大的風險和傷亡。最終決定使用原子彈解決問題,逼迫頑固的日本高層投降。二戰結束很多年了,這些奇特武器也很少有人知道了,但戰爭的傷痛和啟示依然要反思,只有理解了戰爭,才能避免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