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工作法:讓大腦在每天不同時間的狀態合理做不同的事

導語:

在工作中,不是每件事我們都能理解並做好,很多時候,即使我們努力摸索,也還是有搞不懂的地方。這個時候,你不必為自己的不懂而焦慮,因為每個人都不可能成為全才,每個人都有其不擅長的領域。那麼,在開會或工作的時候,如果遇到這類難搞的問題該怎麼辦呢?我們給出的答案是,在“不懂”信息的狀態下,暫且讓其沉睡。

高效工作法:讓大腦在每天不同時間的狀態合理做不同的事

工作中遇到需要分析並解決的問題時,我們會充分調動腦力進行思考如果有“答案”,立刻調查後給出答案即可。但是,不是每個問題都會有很好的答案,有時候即使我們用力思考,還是無法給出很好的答案。這時候,很多人的做法是,立刻繳械投降,停止思考,選擇放棄。這樣做其實並不明智。

高效工作法:讓大腦在每天不同時間的狀態合理做不同的事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會嘲笑一類人,這類人很負責任,對於分配給自己的任務,他們會認真完成,但是遇到需要思考解決的問題時,他們卻會止步不前。這類人往往被稱為“機器人”,他們只適合從事流水線上的作業,而不適合從事需要發揮創意的作業。高效的思維方式需要擺脫普通的思維定式,能夠創造性地分析和解決問題。所以我們要學會思考,而不是簡單地執行。常言道“拙思似眠”,工作中很多人看似在思考問題,實際上大腦卻絲毫沒有開動。如何才能開動腦筋呢?首先,對於“不懂”的問題,先將其裝進大腦,再等其慢慢成熟。

高效工作法:讓大腦在每天不同時間的狀態合理做不同的事

我們的大腦有個特性,那就是它會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整理信息。比如嬰兒學習詞彙,並不是有意識地去理解詞彙的含義,而是慢慢地加深對詞彙的理解。大腦在整理信息的同時也會不斷完善信息欠缺的部分,從而塑造出整體形象。我們將大腦這個隱秘的功能稱為“自我組織化”。大腦不僅能作為信息儲存庫儲存信息,還能夠自動整理信息、重組信息,是優質的信息整理庫。所以,我們將不懂的信息裝人大腦,大腦就會在無意識中重組信息。

高效工作法:讓大腦在每天不同時間的狀態合理做不同的事

生活中,你是否有這樣的感受?晚上絞盡腦汁思考策劃案,可是不管如何用力,苦戰到深夜,還是什麼也沒想出來,最後只能倒頭睡去。早上起床卻發現,前天夜裡讓自己非常頭痛的問題竟然已經輕而易舉地解決了。是的,這就是大腦開啟自動整理功能後的效果。因此,想要提升工作績效,你可以如下規劃自己天的日程:

高效工作法:讓大腦在每天不同時間的狀態合理做不同的事

●上午:以輸出為中心開展工作。經過一夜修整,大腦處於清醒的狀態,邏輯思維能力強,因此儘量在上午完成寫企劃書、思維風暴以及做重要決策等工作。

●下午:基於上午思考的結果,開展實際工作。此時大腦吸收了大量信息,進入混沌狀態,你可以做一些不需要深思熟慮就能輕鬆完成的工作,比如收集資料、整理資料、修改文件等。

●晚上:以輸入信息為主。大腦經過一 天的消耗,在晚上很難再輸出信息,因此要以輸人信息為主。你可以看看書,將些難做的事項輸入進來,大腦會在你睡覺的時候進行思考,幫你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