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首届“满天星学术贡献奖”公布,这4位教授入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今年,西北政法大学公布首届"满天星学术贡献奖"评选结果,,韩松、张师伟、王政勋、杨建军等4位老师获得殊荣!

该奖项由1990级的一位校友捐资设立,旨在激励学术创新,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者,西北政法大学 "满天星学术贡献奖",用于奖励长期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在学术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满天星学术贡献奖"每年评选一次,获奖者每人奖励人民币20万元。

西北政法大学首届“满天星学术贡献奖”公布,这4位教授入选

西北政法大学首届“满天星学术贡献奖”公布,这4位教授入选

韩松,西北政法大学1979级本科生,1988级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和学术编辑工作,现在是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二级法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韩松教授说:"我有幸获得首届满天星学术突出贡献奖,感到十分欣慰和光荣。作为学校的一个教学科研人员,理应爱岗敬业,尽心尽责作好自己的工作。学校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研究是一代又一代学人学术传承的结果。我们的老师们都为学校的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将以此次获奖为激励,向前辈老师学习,例如像赵馥洁老师,严存生老师,冯卓慧老师等,还有已故的裴苍龄老师,寇志新老师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要学习和传承他们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学习和传承他们在科研上孜孜以求,不知疲倦的拼搏精神,学习和传承他们不图名利的无私奉献精神。同时也要虚心向青年学者学习,继续努力,在学术道路上有新的进步,为学校学术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西北政法大学首届“满天星学术贡献奖”公布,这4位教授入选

张师伟,西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学一级学科带头人,获评西北政法大学"十二五"科研突出贡献者、首届青年教学名师。在CSSCI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7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1篇,出版个人专著3部。

张师伟教授认为,大学是一个知识的殿堂,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应该是新鲜的,唯有如此,才能以探索新知的方式来传授承代代累积的知识,而大学教师从来都不是一个纯粹的讲授者,而必须首先是一个自觉的知识探索者。探索新知识是这个职业的分内之事,科学研究是大学教学的应有前提。

西北政法大学首届“满天星学术贡献奖”公布,这4位教授入选

王政勋,西北政法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法的语言论分析》《反恐刑法的价值抉择与规范构造》等,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5部,合著20余部,多项成果获奖。

王政勋教授认为,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是大学最重要的职能,教学和科研应当并重。他说:"教学是主业,但教学内容须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使学术观点进入教学实践,将同学带到学术前沿,才能既传授知识,又展示思维过程和分析方法,教会学生法律思维和法律解释的技能。学术研究可能比较清苦,然而经过苦苦思索终于使某一问题得到解决时,内心总有一种狂喜,科研与教学是相得益彰的。"

西北政法大学首届“满天星学术贡献奖”公布,这4位教授入选

杨建军,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政法大学首批"长安学者"。获评陕西省第四届中青年法学家(2013)、入中国法学创新网公布的法学"高产作者榜"(2009-2011,2017)。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等项目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

杨建军教授说:"个人取得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感谢"满天星"基金会与西北政法大学的鼓励。法学是面向实践的学问,因而法学理论的研究需要关注实践,包括人类历史上的法治实践与制度文明,当代国家治理面临的法律难题,全球视野下法律制度变革的可能趋势与规律、经验与教训,科技进步与发展对法律带来的新挑战,司法裁判与个案处理中累积的法律职业者的经验与方法,立足中国的本土法律制度探索与创新,改进国际治理进程中的法律竞争与制度博弈,等等。以学术为业,是一项艰辛的事业,但也是富有价值和意义的一种生活方式。"

西北政法大学首届“满天星学术贡献奖”公布,这4位教授入选

"满天星学术贡献奖"是西法大校友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突出学术贡献的教师设立的一个重大奖项,体现了校友对母校的感恩和热爱,同时也表达了校友对母校科研人才济济、学术事业繁荣的殷切期望。每一位西北政法大学的学子和老师心同此心,情通此情,共同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西北政法大学而奋斗!

关注“西北政法大学”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