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工智能,還是人工智障?全球首家機器人酒店竟解僱機器人員工

最近,一則酒店“解僱”機器人的新聞引爆互聯網。

原來,這一家名為“Henn-na”(奇怪的)日本酒店決定棄用243臺機器人,原因在於這些機器人制造的麻煩比解決的問題還要多。


是人工智能,還是人工智障?全球首家機器人酒店竟解僱機器人員工

“Henn-na”酒店


據悉,在酒店客房配備的一款類似玩偶的機器人助理Churi,不僅無法正確回答客人問題,而且在半夜容易因呼嚕聲而被自動喚醒,打擾客人休息。

另一臺看門機器人也有Churi一樣的問題,無法回答客人的問題,影響了體驗。

是人工智能,還是人工智障?全球首家機器人酒店竟解僱機器人員工


機器人助理Churi


當然,還有其他不盡人意的機器人,但我們從中可以發現,人機交互是最大的問題。

人機交互突破機器人發展瓶頸

從機器設備進入我們生活開始,人機交互猶如在人與機器之間搭建起一座交流、互動的橋樑,並隨之不斷髮展、變化。

以網上的定義可知,人機互動(英語: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縮寫:HCI,或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縮寫:HMI),是一門研究系統與用戶之間的交互關係的學問。

隨著時代的發展,小到收音機播放按鍵,大到飛機儀表板,甚至發電廠的控制室都與人機交互有密切關聯。

而在如今這個AI時代,機器人同樣離不開人機交互,只是從冷冰冰的按鍵、控制器變成了語音等全新的方式,其中語音識別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

尤其在服務型機器人領域,語音識別成為最基本的人機交互方式,也是此類行業吸引眼球的最大賣點。

然而,要讓機器人達到蘋果Siri、谷歌Assistant和亞馬遜Alexa等前沿語音助手的水平,並非易事。

因為,語音識別凝結了這些科技巨頭多年研究成果,背後更有大量科學家、研究人員的智慧和辛苦付出,萬萬不可小視。

在此次酒店解僱機器人的新聞裡,還提到這些機器人屬於比較早期的型號,其欠缺也許是由於其性能和功能都跟不上時代的緣故。

但是,酒店已經不看好目前機器人的表現,並對它們是否能應對複雜問題心存疑慮,認為與其花大價錢升級換代,還不如繼續讓人類去做這些工作。

可見,人機交互已成為是否能突破機器人瓶頸的關鍵因素。

那如果換成蘋果、谷歌及亞馬遜等巨頭的語音助手會不會有改觀?


是人工智能,還是人工智障?全球首家機器人酒店竟解僱機器人員工



是人工智能,還是人工智障?

AI並非完美,語音助手出問題的幾率其實並不低。

亞馬遜Alexa的“半夜驚笑”已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蘋果Siri不僅是第一個語音助手應用,而且一問世就被當做“調戲”的對象。

此外,微軟的Tay、Zo聊天機器人的突然“學壞”以及Facebook關閉虛擬助手M等,都證明此類機器人並不完美,仍然存在缺陷。

語音識別技術不僅自身非常複雜,還需要與其他技術相互配合,才能在實際場景中發揮作用。

例如,語義分析、視覺圖像、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等AI相關技術,都需要與與語音識別相互結合,才能真正提升機器人的人機交互能力,推動機器人及AI更好的落地。

IDC 高級研究分析師 Adam Wright 曾表示:“沒有一個智能助手平臺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完整的服務和設備產品。”

所以,從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所有科技巨頭都無法提供完美的語音助手服務或產品,更不用說機器人了。

目前的語音識別領域,只能用初級階段來形容,也就是概念化產品,或僅供體驗罷了。

然而,科技巨頭們現在正在做的卻是數據的蒐集,以便為AI提供大量“彈藥”,為日後的發展積蓄力量。


是人工智能,還是人工智障?全球首家機器人酒店竟解僱機器人員工



無數據不AI,無人工不智能

數據的重要性早已成為AI行業的共識。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和眾多應用場景的湧現,中國在全球AI商業化應用落地大潮中已領先歐美國家,受到全球矚目。

其背後起到決定性因素的就是數據。

除了語音之外,諸如各種圖像、聲音、動作等等非結構化的情景數據,都幫助AI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和數據,以便通過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等不同方法,讓AI掌握學習、訓練、判斷和決策等技能。

目前,包括各大科技巨頭在內,世界上所有科技公司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通過構建特定的算法,以便通過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方法來還原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動作、視覺、聽覺、姿態等最基本的感知,以幫助AI實現學習和訓練,推動技術的進步及行業的發展。

然而,僅僅依靠數據仍然不足以讓機器模仿人,其背後還需要依賴人工的幫助。

有人說,現在AI有智能,但無智慧。

這裡的“智慧”就是人類的智慧,也就是我們這裡要說的“人工”。

以AlphaGo為例,它表面上戰勝了世界上最強的棋手,但背後卻是數據的功勞,沒有足夠的數據支撐,是難以實現如此壯舉的。

另外一點,AlphaGo的成功也歸功於“人工”。

背後的設計者不僅“教”了它通過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運用數據的能力,而且為它設計了特定的算法模型,因此才能在這一特定領域戰勝全球頂尖的圍棋高手。

這一切都依託於設計者的規劃和安排,也匯聚了人類的思維和經驗,因此AlphaGO的成功離不開“人工”的助力。

好比目前的機器人一樣,只是在一板一眼地執行著人類設計者的指令罷了,一旦超出原先設定的程序或算法,機器人自然就無所適從了,也就從人工智能變成了人工智障。


是人工智能,還是人工智障?全球首家機器人酒店竟解僱機器人員工


阿里無人酒店


前不久,阿里無人酒店開業,“沒有一個服務員”成為其最大的賣點,引起轟動。

但是,細細看來,雖然接待的都是機器人,但仍然需要保潔阿姨打掃房間,更何況具體的體驗究竟如何仍然未知,真正做到完全的“無人”難度相當大。

所以,現在“無人酒店”只不過是噱頭或嘗試罷了。

同樣,“機器人酒店”自然也需要長時間的探索和嘗試。

當然,AI也是如此。

文中圖片均來自pixabay.com及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