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北京文化死磕光线,电影宣发要变天了!

文 | 独行的猎手

从月初丁晟的那封公开信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天。总以为事情会过去,可又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在5月23日晚间,丁晟在自己的微博中贴出了《英雄本色2018》出品方北京京西文化(以下简称“北京文化”)对光线关于电影宣传费用明细的十条责问。并附上短诗一首,“二十天过往,凭证仍隐藏。不为阴暗事,何惧见阳光。”

解读|北京文化死磕光线,电影宣发要变天了!

这十个问题和要求包括:

1. 发布会、首映礼、路演的舞美设计、搭建、道具、硬体、场地设计共列支的1877916元,请提供相应的明细,具体到舞台板、展架等发布会涉及的所有费用的细节。另外,发布会、首映礼、路演的媒体相关费用共列支的459523元,请提供媒体名单及车马明细。

2.新媒体渠道费用共计列支的1531800元,请提供具体渠道投放列表及费用明细。

3.节目录制通告及媒介执行共计列支的1713479元,请提供各通告花费明细。

4.宣传赠品共计列支的427500元,请提供宣传赠品的名称、数量、费用明细及具体用途。

5.光线海报制作的票房海报1、票房海报2及票房海报3这三款海报均属于新媒体海报,已支付过新媒体物料费,为何重复列支该笔费用?

6.物料制作费用普遍偏高。例如预告片制作费的市场均价为60000-130000一支,而光线制作的预告片列支的金额为200000一支,远远高于市场价,请予以说明。

7.院线喷绘制作费、公关、落地抢票共计列支的2040000元,请提供明细。

8.票务补贴、院线抢票以及电子券的费用是有重叠的,请提供列支的1185450的电子券、8000000的票务补贴的支出明细。

9.对于列支的10000000元的票补费用,请提供售卖期间每天的补贴力度与活动截图、全国各影院每天的出票量、所有补贴的交易订单及分影城的补贴数据。

10. 对于列支的2265847.53的税金,请提供明细及凭证。

解读|北京文化死磕光线,电影宣发要变天了!

解读|北京文化死磕光线,电影宣发要变天了!

对于一部院线电影的宣传工作来说,这十个问题几乎囊括了所有项目,而且直指目前电影宣传中问题最多的部分。

制作成本1.5亿,最终票房仅6300万。拥有王凯、马天宇、王大陆等一线演员的《英雄本色2018》亏得昏天黑地,这件事放在任何一家片方那里都非常难以接受。

但是,对于北京文化来说,以这种方式和光线死磕却很难弥补自己的损失:一方面,现在北京文化并没有开始走司法程序,单靠制造舆论根本无法解决问题。而且即便能拿到赔偿,3700万的宣传费也是杯水车薪,根本堵不住亏损的窟窿。

解读|北京文化死磕光线,电影宣发要变天了!

更何况,作为发行业的巨头,光线在行业内有一定的江湖地位。北京文化在此时选择和光线撕破脸,显得并不明智。

那么北京文化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起事件将会对整个行业带来什么影响呢?

死磕到底,理由有很多

大家都明白,如果真的是经济纠纷,而且是以经济补偿为诉求的话,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两方协商,协商不成也可以走司法程序。两方是否已经有过磋商,我们不得而知。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截至目前,北京文化并没有开始走司法程序。

解读|北京文化死磕光线,电影宣发要变天了!

而且在这封信中,北京文化直接列出了所有明细,俨然是和光线撕破脸的架势。对于这种行为,我们大致能做出几种解读。

首先,北京文化对于这部影片的巨亏存在非常大的情绪。1.5亿成本,6000多万的票房,算下来出品方的亏损应该在1.3亿元上下。对于本片最大投资方,北京文化的损失不会太小,如果因此产生情绪也实属正常。

其次就是许多院线电影宣传当中确实存在许多“很难对外人说的事”。特别是在线下宣传中,由于影院遍及全国,很难有哪家公司可以真的深入到影院当中查看自己的宣传物料是否已经投放,这其中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更多的情况下,出品方都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解读|北京文化死磕光线,电影宣发要变天了!

在北京文化对自家作品充满信心,却又票房惨败的情况下,产生对宣传方工作的怀疑也实属正常。

也正因为存在信息上的不对称,北京文化在这场游戏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这个时候想要维权,单纯诉诸法律,恐怕在搜集证据方面就非常难。要想真的维护自身权益,制造舆论,呼吁更多的监督,乃至倡导宣发行业透明化似乎都是不错的选择。从这封信的内容来看,不难看出北京文化有扩大事件影响力,引发讨论的意图。

当然,还有一点也不可忽视。北京文化自己就有发行业务,其参与发行的作品包括《战狼2》,以及即将上映的《我不是药神》等。

解读|北京文化死磕光线,电影宣发要变天了!

此外,北京文化在2017年8月和阿里影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制作更多像《战狼2》这样的电影。而腾讯则在2018年3月刚刚从光线手中购买了新丽传媒的股份,腾讯和光线还同时持有猫眼的股份。

宣发行业,会不会变天?

在北京文化进行第二轮“笔伐”之后,很多舆论都开始渐渐的倒向了他们一边。许多媒体都提到要让光线公开这笔明细。

但鹦鹉君之前也曾提到过,片方和宣发方已经在长时间内处于不对等的状态,宣传明细不透明也是业内“公开的秘密”。想要打破这种情况,还需要一些其他的因素。

解读|北京文化死磕光线,电影宣发要变天了!

现在,北京文化已经将这团火越烧越旺。这个时候就不免会引发很多有类似遭遇的片方的响应。如果能够达到“群起攻之”,甚至让相关监督部门介入的效果,北京文化就算达到目的了。

从目前看来,前一个目标比较容易达成。从这封信上看,北京文化“抄送”了其他的出品方,目的似乎也再明显不过。而且毕竟很多人都吃过哑巴亏,多少会有点怨气。一起维权,拿回属于自己的权益似乎也是符合大家利益的事。

第二个目标则需要有关部门的好好思考。毕竟比起“要不要管”,“要怎么管”是很需要技巧的。是出台规则要求宣传方必须公布明细,还是让行业内进行自查,这些都要慎重考虑。

解读|北京文化死磕光线,电影宣发要变天了!

当然,有一点我们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当中国已经大踏步的迈向世界第一票房宝座的时候,宣传作为其中一个环节,整个行业都会要求他走向规范化。就宣发费用这件事来说,永远不让出品方了解账目明细是不现实的。

毕竟消费者在花了钱之后,就有权力向店家索要消费小票和发票。这件事早已是大家的共识了。

解读|北京文化死磕光线,电影宣发要变天了!

影投人制片工场

有眼力、有脑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视内容制片工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