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真实的火灾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不能一昧逃生,要讲究避难呢?

「消防安全」真实的火灾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不能一昧逃生,要讲究避难呢?

以电影《黄飞鸿之英雄有梦》为例,影片最后,彭于晏与洪金宝的决斗,两人在火场中过招,抛开剪辑不说,哪怕只有几分钟,如此高的温度、火焰本身对氧气的抢夺、大量的烟尘颗粒及有毒气体,别说打架,就算是啥也不干,这两个大汉也早就挂在里面,然后变成烧焦的干尸。

对一般世人而言, 我们都看过太多的火灾,只可惜,这都是发生在银光幕上, 观众大都经由影视节目去了解火灾, 就社会教育而言,这是再糟糕不过的事。

以一个影视工作者的立场而言, 拍火灾场景,我们从来不是要去教育观众, 其目的,只在于是娱乐观众。 而且,为了拍摄时的「NG」可能, 我们拍摄的火灾,都是「可控制的」「可重覆创造的」。 充满了光亮、火焰、一点点白色的烟、音效、甚至是精彩的爆炸……。

但在真实的火灾中,却全然不是这么回事。

真实火灾和电视电影的不同,其一点,是「烟」。

「消防安全」真实的火灾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不能一昧逃生,要讲究避难呢?

人类生存的现代环境,有太多的化学物质,各有其燃点。一般火灾的燃烧,都不可能有「付之一炬」的情形, 有时候因为「物质的燃点高」,像「电视外壳」, 有时,因为「现场的氧气含量不足」, 都会因而产生极大量的烟。

而且是热腾腾、能让人的肺灼伤、充满有毒物质、伸手不见五指的烟。在一般性,非暴炸性的火灾中,几乎没有人被「烧死」一说, 几乎所有的死者,都是先窒息身亡,而后身体才被焚烧。

其元凶,就是烟。

举个例子,某寄宿男子在床上吸烟,把床烧了个大洞, 其实并未波及到别处,就被服务员发现、很快地扑灭了。 只可惜为时已晚,该男子早已丧生。

我看到的死者,死状极安祥,虽说身上有大部份已被烧焦, 但是面部却依然带着沉静的睡意,四肢也未有挣扎的现象。 根据法医验尸,该男子在火烧上身前,早已死亡至少三个小时以上。

因为「香烟头」属「微小火源」, 不慎掉落床上的烟头,先点燃床单,床单再微烧,引烧被褥, 一直到真正出现火苗,期间需很长时间。 出现火苗前,我们称之为「闷烧」,因为温度未达燃点, 所以火苗未现,可是,产生的烟,早把床上熟睡的男子熏死。

这就是烟的可怕。

真实火灾和电视电影的不同,其二点,是「光」。

「消防安全」真实的火灾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不能一昧逃生,要讲究避难呢?

电视为了拍摄,通常会有大量的光照,充份的火光效果。 但在现实火灾中,浓烟会阻绝光的透射, 夸张一点,即使火苗在你面前,你都几乎看不见。

在火灾现场所见到的火焰,真是近乎于黑色, 发着微弱的黄光,安静地延伸,无声无息,简直让人不相信那是火焰。

这才是真实火场的火。绝不是影视节目里的火焰特效。 这「黑火」,不但叫人看都看不清,徨论起到任何「点亮照明」的作用。

更重要的,还有一点,任何消防单位在接获火灾报案电话, 第一件事,就是通知电力管理部门, 把火灾发生地点附近的电力中断。 这种断电,通常一断,就是一整条街。 消防要用水,用水,就得防止电力漏电伤人。

即使火灾没有伤害电力线路,但只要有人报案, 电力就会立刻中断,除了「吃电瓶」的「紧急照明灯」, 屋内,是绝对不会有任何以「电力供应」的「光照」的。

真实火灾和电视电影的不同, 第三点,是在「火场要避难」,而不是「火场要逃生」。

「消防安全」真实的火灾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不能一昧逃生,要讲究避难呢?

电视电影中常见到火灾现场,英雄拉着英雌往外冲的画面,其实,这是最坏的社会教育。

现代先进国家,再也不单纯讲「火场逃生」四个字。

要讲,也是避难在前,逃生在后,强调的是「火场避难与逃生」! 遇见火灾,应该先是寻求「避难」,而不是一昧地「逃生」。

举个例子:

「2楼」住户全家出门,忘了关瓦斯,发生火灾,

「3楼」一对夫妇,决定走楼梯逃生,结果因浓烟,呛死在楼梯间内。

「4楼」的夫妇,把大门紧闭,用东西把漏烟处塞好,躲在厕所里,因而获救。

为什么不能一昧逃生,要讲究避难呢?

首先,城市一般居住的钢筋水泥住宅,要将其以火烧垮, 至少得将温度提高至四千度以上,且要燃烧数十,甚至数百小时以上。 能将钢筋水泥房子烧垮的火灾,只有工业厂房火灾。 基本上,一般钢筋水泥的住宅,绝无此可能。

其二,火灾的两大杀手,火与烟, 其走向都是「先走上」,「再水平延伸」,「再向下溢漫」。 换言之,你的房子楼下着火,你得先判断「起火点」, 若火点是在「南边」,你大可以逃到房子「北边」等待救援, 只要你能阻绝烟,火要烧到北边来,至少得要几个小时。

一般而言,根据统计,都市里的火灾,消防队大多可在四十分钟内扑灭。 而一般好一点的家庭用「全闭式防盗铁门」,要烧穿,也至少要一个小时以上。 要烧穿一扇木板门,只要木门的材质还行,至少也得十几分钟。 若你躲在房子深处,只要消防队员尽职,火要烧到你身边是不大可能的事。

在火灾中,你的真正大敌,不是火,而是烟。 只要你能藏好,不让烟危害你,大可不必匆忙逃生。 你若冒然逃生,大多,只会丧生楼梯间的浓烟里。

其三、不管逃生或避难,也要考虑「中国国情」。 我们在老外的电影里看过许多许多的火灾,但,那些都是发生在老外居住的环境里。

中国,有中国的特色:

一、「住宅的面积太小」: 所以,避难也要有特殊的避难方法。

二、「没有第二条逃生通道」: 老外的住宅通常有主楼梯,也有逃生梯。 所以,避难也要有特殊的,中国特色的避难方法。

三、「牢狱式的住宅」: 中国人的房子,都喜欢装铁窗, 像在台湾、香港,法令规定,铁窗一定要有逃生门, 但很多地方一概付之厥如,这个,也提醒我们,避难要有中国特色避难的方法。

这一部份,因情形太多太杂,不能一一详述, 只能提醒大家,掌握上面所说的重点,自已进行住家的改造。 装铁窗的,一定叫人开个逃生门,弄个锁锁上,一样防盗, 锁匙就挂在窗边,危难时,才不会逃生无门。 住宅没有第二条逃生通道的,至少买个好一点,全闭式的防盗铁门, 不但防盗,还能阻绝火源、浓烟进入。

住宅面积太小,比如说二居室的,或是一居室的, 至少把厕所弄得结实些,还有个避难之处。 或是自觉一点,反正家里没有值钱的东西,就不装防盗铁窗!

总之,这一部份,要靠大家自行研究,天晴防阴,下雨防晒。最后,要谈公共场所的防火知识。

一、 到达公共场所,一定先把环境了解清楚,厕所在哪,后门在哪。

细心如我者,到达公共场所,我都会把逃生路线摸拟地走一次。尤其是外地出差投宿陌生旅馆,这个动作尤其不可缺。

二、 不去过份老旧的公共场所消费。

不管是歌舞厅,还是电影院,甚或餐馆。

台湾史上最惨烈的火灾,叫「论情西餐厅大火」,

餐厅地点只在2楼,火灾发生前后不到一个小时,死亡人数超过四十名。 只因为一点,该火灾,大火起源是在吧台,吧台是在近门口处!

火灾发生时,原来只是服务生把烧咖啡的炉给烧出大火来, 餐厅内顾客竟当笑话看,坐着观赏,没人离开, 后来小火引发煮咖啡的小瓦斯筒,发生爆炸,瞬间大火一发不可收拾。

顾客们想逃生,这才发现餐厅没有后门,大火又将唯一的出入口封住。 餐厅的四周全是玻璃帷幕墙,没有可开的窗户,顾客们想把玻璃敲破,可砸坏了所有的桌椅凳子,也打不破一扇玻璃。

不到二十分钟,全部人已因为浓烟倒地。 又过了不到十分钟,消防队赶到,等将火扑灭,烟排出,只剩一地的尸体,无一悻还。 记住,这场大火只发生在二楼,却是台湾史上最令人悲叹的火灾!

还有一场大火,八零年代,台北市的「海霸王西餐厅大火」

火灾起因是商业纠纷,有人在楼梯间纵火。该店经理竟不准客人离开,说是没有收饭钱! 结果,这个该死的经理延误的避难逃生的时机,导致数十人伤亡。这种可恶的消费场所经营者,也是我辈消费者的大忌。

三、 搜集火灾逃生避难知识。

比如说前述的「论情西餐厅大火」,消费者打不开「玻璃帷幕墙」,其实,要打破玻璃帷幕并不难。

要打破它,只有用坚硬的物体,敲击玻璃的四个角落,只有攻击角落,玻璃帷幕才能击破。 打中间,使再大的劲也不行,因为帷幕玻璃有弹性。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在火车上, 还记得几年前,内地的火车大火吗?也是被窗所阻,逃生无门。其实,火车上的玻璃窗,和帷幕是一个道理,不过是加厚的玻璃,要将之打破,也得使用同样的「攻击角落」的方法。出门在外,住宿旅馆,一定看有没有「两条以上的逃生通道」,有两条以上的逃生通道,这一条,有烟,至少还有另一条可走。也一定要看公共走道有无设置「应急照明」。好事如我者,一定会去偷偷开它一开,看里头有电没有!

最好,沿公共走道靠下方,要有「疏散指示标志」,更好。因为火灾有烟,火灾发生时,都要跪地爬行,以避浓烟,若沿走道,靠墙下方,有「疏散指示标志」,才有逃的方向!

上述几点,都是先进国家对旅馆防火设施,最起码的基本要求。还有,住宿旅馆,也一定看房间内有没有防烟、防火侦检器。

你的自家住宅,也可以添购这类设备。其实这些东西并不贵,各地大型的卖场,如家乐福,如好又多,如家居世界,仔细寻找,多有出售。

一个不过上百人民币,却可以用上十年。我在大陆各地出差,多会随身携带一个,火车上我就把它拿出来,投宿旅馆时,也拿出来放在枕头上。

尤其是烟雾侦检器,有了它,我才能免除在睡梦中被熏死的恐惧感。

还有,为什么火灾不能乘坐电梯?

其一,是电力可能中断,电梯成了铁棺材。

其二,台北市曾发生过一惨案,「台北市狮子林百货大火」

十一楼发生火灾,三个消防队员携带器材上去救火,因偷懒,坐电梯上去。不料电梯故障,消防队员们按的九楼未停,电梯竟直上十一楼。十一楼的火场闷烧已久,早已缺乏空气,消防员乘坐的电梯上来,打开,正好送来一股新鲜的空气,霎时间空气中的微尘引爆,发生「闪燃现象」。

三位消防队员登时炸死,尸骨碎裂,死状极惨。

生活在现代的都市里,防火是基本的生存知识,

各位若为消费场所经营者,当自审经营场所的防火设备, 我这里说的不足,大型书店里,这方面的书不难找到, 当可自寻深入研究。

各位若为一般的消费者,更要有保护自已、保护家人的意识。

文中不足之处,尚请见谅,有识者,尚请不吝补充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