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值得探討的幾個問題

1。有人試圖打破30而立的古訓,從歷史長河中找出幾個30以後才立的事例來安慰那些年過30而碌碌無為的人。25歲以前是一個充滿激情與冒險精神的時期,這為將來的成功打下重要的基礎。如果找準了方向,在30而立幾乎就沒有懸念了。

當然,如果過了30歲對自己還不滿意的當然不需要放棄,也不需要澆滅心頭的火花,人生一直是一個永不停息的過程。但是如果你還沒有過30歲的話,你就需要加倍的努力了。需要能感覺到生命的短暫,時間的緊迫,為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的成就奮鬥。

30歲以前,千萬不要被那些所謂大器晚成的謊言所鬆懈你的神經。30歲以後,隨便你用什麼神話安慰你自己吧,重要的是你依然在努力。

人生值得探討的幾個問題

2。所謂自我控制,這是成就事業的重要精神與品格之一。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常說的人最難戰勝的是自己。如果你能戰勝自己,自然你就能控制一些需要控制的事情。例如玩物喪志。沉迷一些與自己的人生目標並無助益的事情,並在上面花費了太多的時間與精力。

不知什麼時候,人創造出了所謂的減壓,這讓那些本來就控制力不強的人找到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動不動就去旅遊,實際上是走馬觀花,要麼就是所謂的驢友,所謂在客觀的磨難中建立主觀的堅強。

其實這本來是從一些生意利益出發所製造出來的一個謊言。見過破草房壓死的人,沒見過所謂生活壓力壓死的人。

生活壓力本來就不存在的,狗有生活嗎?有!他們有生活壓力嗎?我們不知道?我猜是沒有的,即使有,它也有它自己的化解方式,但是真的沒有聽說被生活壓力壓死的狗。

最基本的自我控制需要能夠讓自己集中注意力,花費更多的時間在自己的目標上,並多做些與之相關的事情。

3。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句話被廣泛用於在改革初期的工廠管理理念上。但是一個喊慣了口號的國度,恐怕並沒有參透這句進口話。如果把你的收入換算成每分鐘收入的話,一揮手之間,你會賺多少錢。記住,一揮手的最低價值0.1元人民幣。這時間足夠撿起一個廢棄的礦泉水瓶子,那個值0.1元。如果你的每分鐘收入低於這個價,你就要花從新思考你的方向。

一生中你的時間是有限的,但是,你的生命卻是可以變化的,那就是效率。吃喝拉撒,坐立行走,待人接物,行為處事。在你的生活中,哪些應該更有效率一點。你確實需要花點時間分析一下。同樣的一件事,有的人只要15分鐘,有的人需要3天。如果你的三天只等於別人的15分鐘的話,你的生命何其短暫。

人生值得探討的幾個問題

4。世故與境界。我們基本上沒有怎麼分清楚世故與成熟的界限。所謂少年老成就是混淆這個概念的元兇之一。成熟本來是一個帶有某種喜悅意味的,至少不會是一個貶義詞。而世故更多的時候根在圓滑後面,就不那麼像是一個褒義詞。

世故-成熟-境界 ,如果把這三個詞作為描敘一個人的心態品質的三種不同類型的話。我們需要注意,我們是把哪一個詞作為自己的追求原則。

所謂世故,大概就是通曉人情事理,並能熟練運用的人。

所謂成熟,大概是指言行符合大眾行為,常規狀態,並能客觀理智的看待事情。

所謂境界,大概是上升到了道德,典範的高度,比世故少,比成熟多。

抽象的概念是很難描敘,舉個例子,扶一個老太太過馬路,世故的人是因為這個老太太住在局長的隔壁。成熟的人是因為這個老太太行動不便。境界的人則是因為這個老太太是個老的太太。

如果既不世故,也不成熟,更沒有境界,例如我,那就需要去交一個老和尚做朋友。

5。忍。有段時期,這個字非常的流行,有的人就把這個字刺青在手腕上。意味提醒自己要忍。可是,往往這樣明顯推崇這個字的人是最不能忍耐的人。在手腕上刺著這個字,大概跟在肩膀上刺條龍或者老鷹的人並無多大差別。

現在刺青又捲土重來,但是穿上了時尚與藝術的破袍子。結果卻變成了鑑別一張照片是否真實的依據之一。

大概很多人對忍都是理解成一種消極的狀態,如果是消極的忍,不如釋放一下來得痛快。沒有價值的忍耐實際上是對自己的虐待。忍耐應該是一種積極的狀態。應該是你走過碎石路時,忍一下紮腳的疼痛,而不是你鑽地道時,對於黴味與黑暗的承受。

如果你在忍。得再檢查一下,你在忍什麼?你因為什麼而忍

人生值得探討的幾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