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設自貿試驗區如何吸引人才?省政協委員建言獻策

“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如何吸引人才?”成為海南省政協七屆二次會議期間委員們熱議的話題,薪資減稅、打造國際化教育平臺、營造宜居環境、放寬簽證限制……與會政協委員從多個方面為海南招才攬才建言獻策。

海南建设自贸试验区如何吸引人才?省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海南省政協委員、海南省僑聯副主席歐曼琛。記者韋茂金攝

海南省政協委員、海南省僑聯副主席歐曼琛認為,在海外的新一代華僑華人除自身具備科學技術外,還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吸引新一代華僑華人來海南創業就業除了有“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政策優勢,其次還可以從創建優質的教育資源吸引人才,引進國外資本和先進教育平臺,開辦國際性幼兒園、國際中小學,面向國內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招收生源,打造國際性基礎教育平臺。海南省政協委員、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符仁認為,海南應創造吸引人才的平臺,“築巢引鳳”才是人才工作的關鍵。

海南建设自贸试验区如何吸引人才?省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海南省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朱鼎健。記者韋茂金攝

海南省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朱鼎健建議,多措並舉吸引港澳臺人才參與海南自貿區建設,應該從推進財稅改革,減輕港澳臺人才在海南的稅負水平;做好住房、教育等配套保障,營造宜居環境;放寬工作條件限制、簽證限制等多個方面入手。

朱鼎健說,港澳臺人員普遍反映內地稅負太重,很大程度影響了港澳臺人員到海南的積極性。2019年1月初,廣東省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要減輕在粵工作的港澳人才薪金所得稅稅負,珠三角九市可按稅負差額給予補貼。朱鼎健建議,在海南自貿區探索採用財政手段,對符合條件的港澳臺高端人才,其繳納個稅超過15%的部分,由地方財政給予稅額補貼。

朱鼎健認為,目前,根據我國《外國人來華工作分類標準(試行)》的規定,旅遊、住宿、餐飲及商務服務等領域所需的外籍人員來華就業,必須具有學士及以上學位和2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才能獲得工作許可。他建議,放寬對外籍人員入瓊就業的條件限制,探索放寬對外籍人員的就業限制,讓本科或是大專院校畢業但專業對口的外籍人員,沒有工作經驗也可以到海南指定的相關行業就業。

目前,根據《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在中國就業的外國人需持Z字簽證入境,入境後取得《外國人就業證》和外國人居留證,才可以在中國境內就業。而持有其他簽證類別的外國人,包括在中國留學、實習的外國人都不可以直接在中國就業。對此,朱鼎健建議,海南通過放寬工作條件限制、簽證限制,向全球廣邀海南產業發展所需的外籍從業人員。並制定“海南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外籍實習生計劃”,放寬納入該計劃的外籍高校在校生入瓊限制,准予他們持F簽證在海南實習一年。實習期滿前,若他們和用人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可以直接將F籤申請換髮為Z籤。

朱鼎健表示,放寬簽證政策還可以增強海南對外籍人員的吸引力,為吸引更多優秀外籍人員來到海南、留在海南提供更便利的條件,還可以間接達到推廣海南、宣傳海南的效果,讓更多國際人士瞭解海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