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思維,一道毛驢運蘿蔔趣味數學題

在談題目相關的趣味數學題前,先來看1999年鄭毓信編著的《數學方法論》中提到的一道數學題目。

書中試題是:“每輛卡車可以載36名士兵,現有1128名士兵需要用卡車運送到訓練營地,問需要用到多少輛卡車”,這是美國第三次教育進展評估的試題,今日看著是非常簡單的問題不過,美國學生給出的答案卻千差萬別。(有興趣的可以先口算一下需要多少輛卡車)

測試結果表明,有70%的學生正確完成了計算,即以36去除1128,商為31,餘數是12。(三年級可以完成)然而,就最終答案而言,卻有29%的學生回答“需要31餘12”,另外有18%的學生回答是“31”,只有23%的學生給出了正確答案“32”。

當然後續還有題目,1986年測試題,也就是今日可見的“一條船上有26頭綿羊,19頭山羊,問船長的年齡是多少”,測試的學生多數用26與19的和來求船長年齡。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不利於正確思維方式的培養,並有可能產生消極作用。這道題目與本篇文章關係不是很大,只是在同一章節之中,就多囉嗦兩句。

下面我們來看題目所說的趣味數學題。

題目是樣子的:“B地位於某沙漠一側與世隔絕位,那裡的物產豐富,唯獨缺少蘿蔔,並造成了蘿蔔價格非常昂貴。某一天一名商人偷偷的來到了沙漠另一側1000公里外的A地,打算買些蘿蔔到B地販賣。商人用所有的錢在A地買了3000根蘿蔔和一頭毛驢以及自身可攜帶的足量自用食物(假設商人自己不可以拿蘿蔔,即使是1根也不可以)。商人打算用毛驢將蘿蔔全部運回B地。毛驢生的嬌貴,每次最多隻能帶1000根蘿蔔,而且它每走1公里就要吃掉1根蘿蔔,請問商人到B地最多能賣多少根蘿蔔”。(應該有許多人已經看過這種題目)

假設毛驢吃蘿蔔的樣子如下,其中掛在前面的蘿蔔已算在1000個以內:

不同的思維,一道毛驢運蘿蔔趣味數學題

這題讓我改的快面目全非了(苦笑),下面讀者考慮一下該如何解題!


顯然,這道題目不能用常規思維來解,而是需要分段處理。所謂分段處理即是將蘿蔔分批次一段一段運輸,不妨先運1000根,運1公里,然後暫時卸掉後回到A市運其他2000根蘿蔔 。這樣就有隻要毛驢兩趟運輸不完,每公里必將消耗5根蘿蔔:

不同的思維,一道毛驢運蘿蔔趣味數學題

那麼當運輸了1000÷5=200公里時,蘿蔔還剩下2000根。再畫圖就有:

不同的思維,一道毛驢運蘿蔔趣味數學題

可知此時每公里只需消耗3根蘿蔔這樣1000÷3=333……1。有餘數我們假設毛驢將蘿蔔放置於離A地200+333=533公里的位置,離B地還有467公里。如果此時商人直接運輸1000根蘿蔔出發,那麼到達B市剩餘蘿蔔1000-467=533根。但此時還有蘿蔔1001根,多餘的這1根蘿蔔該如何處理?有沒有可能剩餘534根?

假設此時毛驢先運輸501根蘿蔔,運輸0.33公里(約合1/3公里),然後返回運輸剩餘的500根蘿蔔。那麼將近似看成在距離B市466.67公里的位置剩餘1000根蘿蔔。

此時到達B市需要消耗蘿蔔1000-466-0.67=533.33根。此時有人取進位534根,但我更傾向於取533根,在我看來,通常出售是按整個計算,既然是不足534,那麼理應取533根,這也是我開始舉例車運輸人的情況的原因(即使剩下1個人,也需要1輛車來運輸)。

說這道題有什麼用呢?娛樂一下,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