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經濟繼續下行,我們的錢怎麼辦?


如果經濟繼續下行,我們的錢怎麼辦?


2019年の第1篇

文字 | 小丫

來源 | 小丫投資筆記(XiaoyaNotes)

元旦假期看電視的時候,正好看到新聞在報道12月全國製造業的PMI指數——49.4。

可能大家平時在看新聞時,會忽略這些涉及專業名詞、指標的報道,因為看不懂。但PMI和我們普通人的關係也挺大的,因為它能反映出經濟的“景氣度”,給我們接下來的一些經濟活動提個醒。

PMI的全稱為Purchasing Managers'Index,採購經理指數。這是國際上通行的宏觀經濟監測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的採購(或供應)經理對企業採購及其相關業務活動情況的判斷,比如企業生產、訂貨、採購、價格、庫存、人員、供應商配送等情況,按月度發佈。

從這個指數所監測的一系列經濟活動,我們大致也能理解PMI之於宏觀經濟的重要性。那如何通過PMI指數,判斷出經濟景氣度呢?

也很簡單。PMI指數以“50”作為榮枯分水線:如果指數大於50,說明經濟活動處於擴張期;如果指數低於50,說明經濟活動處於萎縮期。

新公佈的12月製造業PMI指數為“49.4”——這是自2016年7月以來, 製造業PMI首次錄得“榮枯線”以下的數值,說明咱們國家目前的經濟下行壓力確實比較大。

如果經濟繼續下行,我們的錢怎麼辦?


製造業PMI指數近年走勢圖


再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更詳細數據:

新訂單指數為49.7%,環比下降0.7個百分點,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2.7%,環比回落1.5個百分點,均為年內低點。大型企業PMI為50.1%,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微高於臨界點;中、小型企業PMI為48.4%和48.6%,分別比上月下降0.7和0.6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分別為46.6%和45.9%,環比下降0.4和1.2個百分點,均持續位於臨界點以下。


這說明外需和內需目前都處於收縮狀態,從而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而且中小企業的情況要比大企業困難得多。

元旦假期統計局給國家“添完堵”之後,央媽呵護性的“貨幣政策”昨天就緊跟著出來了:


如果經濟繼續下行,我們的錢怎麼辦?



這次政策的調整,正是針對小微企業,預估會給市場帶來近7000億的流動性。這也說明央媽會盡量讓市場資金保持充裕狀態,並對已疲軟的經濟進行“託底”。

But,這些指標和政策和咱們普通老百姓有什麼關係呢?

自然是不無關係的,小丫不止一次說過:

個體命運要靠個人努力,也要看家庭背景,還要看國家大勢。

以最新公佈的12月PMI指數來說,整體反映的是經濟下行壓力,往細一些看,正是內外需求皆不足,導致企業生產的東西賣不出去,賺不到錢。企業賺不到錢,就會影響員工收入和就業,進而降低居民消費信心,消費需求又會直接影響企業生產......如果央媽不及時出手,任由其循環下去的話,經濟就會越來越惡化,失業、裁員、降薪等問題就會接踵而來。

無論是工薪族、生意人還是投資者,都會受影響。

而多關注一些經濟指標和政策,哪怕無法像經濟學家那樣常常“春江水暖鴨先知”,我們也能在風險面前“規避一二”。

比如:

通過關注所在行業的景氣指數(如建築業指數、銀行業活動指數等)和相關政策,工薪族可以輔助個人就業/擇業判斷;投資者可以瞭解所持股票、基金中短期內的走勢變化;創業者可以從中察覺風險或商機,並及時掌握融資鬆緊度。

剛過去不久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有許多關鍵信息值得我們留意:

加大製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等投資力度;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要把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重點解決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群體就業;要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推動更大規模減稅、更明顯降費,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5G、穩就業、房住不炒、減稅降費......有些投資者已經把目光放在了5G上,有些炒房者則下意識的繼續捂緊口袋,有些職場人則get到了“工作穩定(不失業)”的緊迫性。

除了“內部環境”,“外部環境”同樣值得我們關注。

比如中美MY戰和全球經濟下行危機,也是直接影響國內經濟的重大事件,我們無法迴避。

如果經濟持續下行,那我們的錢要怎麼辦?

(1)工作上,收入可能會減少,甚至面臨“失業”風險,我們應側重投資個人成長,注重能力提升,以維持穩定的工作和現金流,並且“謹慎創業”;

(2)生活上,應該注重“合理消費”,適當減少生活必需品以外的其他消費,並“謹慎借貸”;

(3)投資上,不要輕易觸碰高槓杆資產(炒房),減少配置高風險資產(虛擬幣、期貨、股票),轉而尋求低風險資產(基金定投、固收產品),併合理配置避險資產。

詳細點說,炒房、炒幣就別玩了,股票謹慎投,可以考慮在目前比較低點的位置建倉定投基金,並配置一些風險評級在R1-R3的銀行理財,活用的錢可以配置收益率相對好點的智能存款產品或寶寶類產品,純債類基金也可以適當關注。

這些提示,其實小丫在18年的年中就提到過:


如果經濟繼續下行,我們的錢怎麼辦?


因為內容涉及敏感,原文已經刪除......


時間從2018轉入2019,我們的財富走向,就是這樣順著經濟趨勢逐漸顯現出脈絡。

無論如何,經濟活動貫穿我們的一生,與其事情發生時“一臉懵逼”,不如保持對內外經濟形勢的適當關注,通過“未雨綢繆”來“從容應對”。

今天又聊了個新知識點——PMI,你get到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