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弗洛伊德提出“窺視癖”,麥茨說電影觀眾是“窺視癖者”?

麥茨為精神分析電影理論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裡面有幾點ennnn,我總是無法苟同,所以特地談談我的想法,作為記錄和探討。

先談談精神分析電影理論,也就是第二符號學。第二符號學是:結構主義符號學與精神分析學的結合,以麥茨的《想象的能指》為基礎,核心範疇是“夢”和“鏡像階段”,分別來自弗洛伊德和拉康。

當弗洛伊德提出“窺視癖”,麥茨說電影觀眾是“窺視癖者”?

下面選取我不太認同的幾點探討:

一“夢”

麥茨認為:

觀眾觀看電影是一種“單向看”,單向看是一種真正的窺視,是在被看著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觀眾觀看電影,表演者袒露自己供人觀看,卻佯裝不知被人窺視,在這種情況下,觀眾實現了他們對錶演者的窺視而獲得了一種心理滿足,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影觀眾是這樣的“窺視癖者”。

這裡的窺視滿足的是弗洛伊德所說的“本我”裡的原始慾望,一種原始衝動的、本能的慾望,特別是性的慾望。

我認為:

電影滿足的不僅是觀眾的“本我”慾望,還有對觀眾“超我”想象和情感的補充、實現,並突顯了銀幕表演者的想象和情感。觀影不僅僅是對窺視癖好和裸露癖好的滿足,觀影還是在觀眾有想象的基礎上進行的有選擇的觀看,而不是被動的觀看獲得想象,而“窺視”也是窺視的觀影主體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價值情感,而非單純的對他者的窺視。

當弗洛伊德提出“窺視癖”,麥茨說電影觀眾是“窺視癖者”?

二“鏡”

麥茨認為:

觀眾坐在黑暗的電影院裡觀看銀幕獲得一種心理滿足。在這個過程中要經歷兩次同化。一次同化是“我”與作為一個觀影者的認同,這個過程和拉康鏡像階段理論裡的嬰兒被母親抱到鏡子前面,通過與母親這一他者的對比而形成了“我”的觀念相同,從而觀眾成為了一個觀看者的角色,而進入銀幕世界,意識也退回了潛意識狀態。

我:

8―16個月的嬰兒的意識還是處於“空窗”期,他們對世界和周圍環境並沒有特定的概念,一切都是他們看到的事物原來的樣子,所以對一個嬰兒來說,無論你給他什麼,他都會去接受,在這個接受過程中,他是完全被動的接受。而觀眾進入電影院觀看電影,無論觀影主體如何進入屏幕的夢幻世界,他都不可能因為進入這個虛幻的空間而與外部環境完全隔絕,因為當銀幕上一旦出現不合理的情節事物時,觀眾就會回到現實,並且除了高超完美的電影外,很少能有電影能使得觀眾完全沉入電影的世界,所以,在觀影過程中,觀眾是帶有自我意識、自我感情色彩和價值批判的。這種觀看同嬰兒的鏡像階段不同,這是一種有意識的觀看,是一種帶有主動選擇的觀看,觀眾選擇的是自己想看的,而不是統統接受電影呈現的。嬰兒是“無知者”,觀眾是“有知者”,兩者的相比不能完全等同,至少在這一點上是不能完全等同的。

當弗洛伊德提出“窺視癖”,麥茨說電影觀眾是“窺視癖者”?

麥茨還認為:

在第二次同化裡攝影機是觀眾眼睛的延伸,控制和操控著銀幕上的人,並操控和引導著觀眾的觀影心理,但是這一次的同化具有含混性,即觀眾可以和電影裡的不同人物進行認同。

我:攝影機確實將人的眼睛限制於銀幕裡,並且限制了可以呈現在銀幕上的事物,但是對於觀眾對一個畫面場面調度裡的所有人物和景物的選擇,攝影機則不能限制,也就是說觀眾可以選擇看一個人的服裝,也可以選擇看一個物品的擺放,也可以選擇看周圍環境,這和麥茨所說的含混性相似,但不同的是,觀眾的這種選擇,不是因為攝影機的控制,也不是對於電影里人物的認同,而是觀眾限於銀幕的主觀、主動選擇,對電影的認同實質也是對觀眾自我的認同,自我的態度、想象、情感、價值取向等的認同,是因為銀幕主體的人設符合觀眾的取向而產生的認同。

當弗洛伊德提出“窺視癖”,麥茨說電影觀眾是“窺視癖者”?

總之,電影滿足的不僅有“本我慾望”,還有“超我”情感,當一部電影符合觀眾的“超我”和“本我”時,這部電影會獲得讚美,否者就會招致或多或少的批判。觀眾觀影,並非一種無理性的、完全沉浸式的、本能慾望滿足式的觀影,而是既有理性又有感性的選擇式觀看。

所以,電影觀眾不是處於窺視狀態,而是處於一種窺視和分析的狀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