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入市大鬆綁!銀保監會明確鼓勵險資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和債券,“馳援”資本市場有三舉措,險資偏愛這些股

險資參與化解股權質押風險、維護資本市場穩定有了更多實質舉措。可以說,險資在資本市場的受重視程度正在逐漸回升。

1月28日,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肖遠企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為更好發揮保險公司機構投資者作用,維護上市公司和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銀保監會鼓勵保險公司使用長久期賬戶資金,增持優質上市公司股票和債券,允許專項產品通過券商資產管理計劃和信託計劃,化解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

肖遠企短短三四百字的講話中,介紹了監管部門將鼓勵並允許險資在資本市場有更大作為,主要舉措有以下三方面:

1、銀保監會鼓勵保險公司使用長久期賬戶資金,增持優質上市公司股票和債券,拓寬專項產品投資範圍,加大專項產品落地力度。

2、支持保險公司開展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研究推進保險公司長期持有股票的資產負債管理監管評價機制。對於保險資金一般股票和重大股票投資等,依法合規加快有關備案、核准工作。

3、在已出臺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專項產品政策的基礎上,適當拓寬專項產品投資範圍,在依法合規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允許專項產品通過券商資產管理計劃和信託計劃,化解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更好地發揮相關機構的專業與項目資源優勢,加快專項產品落地進程,吸引更多保險資金以多種方式參與資本市場投資。

保險專項產品發力 可投上市公司股票且不受投資比例限制

▲▲▲

早在去年三季度,面對著彼時上市公司大股東股票質押接連爆倉的局面,市場就有傳聞稱,監管部門正在制定險資參與化解股權質押風險具體方案。2018年10月25日,銀保監會正式發佈《關於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對險資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提出相關安排,明確了專項產品的投資範圍,主要包括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公司及其股東公開發行的債券和非公開發行的可交換債券等,並明確該產品不納入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計算投資比例。

彼時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就表示,《通知》的發佈創造良好市場預期、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的重要舉措:

一是有利於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通過專項產品形式,保險資金可以為優質上市公司及其股東提供長期資金支持。

二是有利於有效支持優質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發展。專項產品按照市場化原則,向有前景、有市場、技術有優勢但暫時出現流動性困難的優質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穩定市場預期。

三是有利於發揮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優勢,做實體經濟的長期資金提供者,從而更好鞏固市場長期投資的基礎。

銀保監會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國壽資產等10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完成專項產品的設立前登記,目標規模合計1160億元。其中,5單專項產品已經落地,完成投資約22億元。

此次在原有險資專項產品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肖遠企表示,要拓寬專項產品投資範圍,允許專項產品通過券商資產管理計劃和信託計劃,化解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險資設立專項產品是為了幫助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但銀保監會方面強調,已落地的專項產品堅持市場化運作,由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根據其自身能力,進行風險和價值判斷,自主設計產品結構,選擇投資標的。專項產品採取分期發行方式,單獨管理、單獨建賬和單獨核算,實現風險的有效隔離。

鼓勵險資增持優質上市公司股票和債券

▲▲▲

從此次肖遠企的表態可以看出,銀保監會除了將保險專項產品作為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的“抓手”外,另一個重要舉措,就是鼓勵保險公司使用長久期賬戶資金,增持優質上市公司股票和債券,研究推進保險公司長期持有股票的資產負債管理監管評價機制。對於保險資金一般股票和重大股票投資等,依法合規加快有關備案、核准工作。

目前,保險公司參與投資上市公司股票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參與定增;二是直接從二級市場購買股票;三是通過大宗交易方式。

這三種方式各有利弊。定增流程相對繁瑣,耗時長,一般需要3個月-2年左右;大宗交易主要是大比例地持有上市公司股票,這種方式往往涉及大量資金動向;二級市場投資上市公司股票則是目前保險機構比較容易採取的方式,不過這種方式不能直接解決上市公司流動性問題,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振股票表現。

為了拓寬險資股權投資的範圍,2018年10月26日,銀保監會就《保險資金投資股權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本次修訂調整的主要內容是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股權投資的行業範圍限制,通過“負面清單+正面引導”機制提升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要求保險公司綜合考慮自身實際,自主審慎選擇行業和企業類型,並加強股權投資能力和風險管控能力建設。

東方金誠首席金融分析師徐承遠表示,監管層此時放開股權投資限制,一方面,在宏觀經濟增速回落、貿易環境惡化的情況下,實體企業融資難度增加、經營壓力上升,尤其是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生存壓力明顯。另一方面,在經歷2017年以來金融嚴監管之後,保險公司之前大面積舉牌上市公司的野蠻行動已經得到遏制,險資進行戰略性投資已經具備條件。因此,監管層選擇此時放開財務性股權投資和重大股權投資的行業範圍限制,主要是為提高險資服務實體經濟的積極性,加大險資長期資金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並提振市場信心。

險資偏愛投資這些行業

▲▲▲

實際上,自去年10月銀保監會密集發佈政策鼓勵險資投資上市公司股權以來,保險機構就在密集調研上市公司。

從公開數據統計看,險資投資股權的公司標的有較為明顯的集中性,醫藥、電子等行業最為偏愛。


險資入市大鬆綁!銀保監會明確鼓勵險資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和債券,“馳援”資本市場有三舉措,險資偏愛這些股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3季度末,險資共持有433家上市公司股份,其中持股數量最多者如下表所示:


險資入市大鬆綁!銀保監會明確鼓勵險資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和債券,“馳援”資本市場有三舉措,險資偏愛這些股


持股數量佔比最高的公司如下表所示:


險資入市大鬆綁!銀保監會明確鼓勵險資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和債券,“馳援”資本市場有三舉措,險資偏愛這些股


去年3季度險資增持比例最高的公司如下表所示:


險資入市大鬆綁!銀保監會明確鼓勵險資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和債券,“馳援”資本市場有三舉措,險資偏愛這些股


去年3季度險資減持比例最高的公司如下表所示:


險資入市大鬆綁!銀保監會明確鼓勵險資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和債券,“馳援”資本市場有三舉措,險資偏愛這些股


川財證券分析師楊歐雯稱,保險公司可能會先從市值較大,且其自身經營狀況相對良好的企業入手,依照銀保監會指示設立專項產品。市值、企業質地的考量主要是出於投資的風險可控考量,股權質押比例主要是從標的公司接受融資的意願程度考量,這些因素的綜合衡量可提高交易擬合效率。

“金融行業的投資回報相對穩健,而地產、醫療、汽車服務等行業與保險行業互補,選取業務上有協同的公司進行戰略性股權投資,也可以為保險機構本身的業務帶來附加增值效應。”北京一保險機構人士稱。

徐承遠曾預計,考慮到我國險資體量較大,按照2018年9月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15.87萬億元的規模計算,若險資在資金運用中,將權益類投資比重提高至20%,理論上亦能為資本市場帶來萬億的資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