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喝酒而死的禮部侍郎,成功的外交也沒能改變北漢的命運

唐朝之後的五代十國,中國北方的契丹族強大起來,後建立遼朝。

當時的遼朝相當於中原的爸爸,對當時中原局勢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

後晉石敬瑭、後漢以及北漢幾乎是在契丹扶持下建立的傀儡政權,因此,這幾個政權在位時都想方設法地討好契丹統治者。

因為喝酒而死的禮部侍郎,成功的外交也沒能改變北漢的命運

根據《資治通鑑》卷二百九十記載,公元951年,後漢滅亡,節度使劉崇在晉陽建立了北漢政權,為了能與後周抗衡,他開始向遼國靠攏,不斷地向契丹派出使者請求結盟、庇護。

契丹統治者選擇兩邊都不得罪,一邊他接受了北漢的結盟請求,一邊還與後周“暗送秋波”,甚至派人去祝賀郭威成功即位大周皇帝。

因為喝酒而死的禮部侍郎,成功的外交也沒能改變北漢的命運

對於契丹首鼠兩端的做法,後周與北漢都知道,但是誰也沒辦法,誰叫它實力強呢,這從後來的北宋小朝廷與遼國之間的戰爭就能看出,遼國的強大。

後周廣順元年(951年)四月,遼穆宗派人告訴劉崇說,大周的皇帝郭威派特使來契丹訪問,答應只要遼國同意和周朝建交,此後每年周朝贈送契丹十萬緡的鉅款。

劉崇一聽就明白了,這分明是契丹想要他多出錢。

因為喝酒而死的禮部侍郎,成功的外交也沒能改變北漢的命運

十萬緡不是一筆小數目,至於後周是否也賣國了,這點劉崇不知道,但他不能忤逆契丹的意思。

於是,“北漢主使鄭珙以厚賂謝契丹,自稱‘姪皇帝致書於叔天授皇帝’,請行冊禮”。

“特使”鄭珙是什麼人?他是北漢皇帝的心腹大臣,職務是禮部侍郎、同平章事,相當於宰相,您想北漢皇帝都稱契丹皇帝為“叔皇帝”了,絕不可能派個一般官員出使契丹擔負重大使命的。但是,鄭大人怎麼也沒想到,這趟差事竟使他客死異鄉。

正史如此記載:“辛未,北漢禮部侍郎、同平章事鄭珙卒於契丹。”實際情況是,鄭珙暴斃身亡,死時肚腸腐爛。堂堂宰相出訪,卻暴死在鄰國,這是多大的外交事件啊!——鄭珙到底是怎麼死的?是病死?還是被毒藥暗害?

鄭珙是喝酒醉死的。

因為喝酒而死的禮部侍郎,成功的外交也沒能改變北漢的命運

契丹人原來也是遊牧民族,喜歡喝酒,喝酒如牛飲,每次都是接近黎明時才允許散場,什麼政務也不管,只顧呼呼大睡,常常是一睡睡到中午,而且上行下效,契丹國上上下下都“以能喝酒為榮,以不善飲為恥”,酒文化相當濃厚。

契丹人好酒,以酒池肉林為時髦。當時的契丹君主耶律璟,不管寒冬還是盛夏,只要高興,便去遊獵,遊獵之時必須喝酒,每次遊獵、喝酒都要玩七晝夜才肯罷休。

鄭珙到了契丹,又是送鉅款又是表達無限敬仰之意,契丹皇帝特高興,接待的規格很高。

所謂接待的規格高,那就是擺上一大桌的酒,讓鄭珙喝。

鄭珙當然知道契丹習俗,不喝酒就是不給人家面子,他們肯定能當場翻臉,所以契丹人的酒一定得喝,而且,最好是“能喝八兩喝一斤”。

更何況,自己是帶著使命前來的,過來稱臣的,如果不喝酒,惹惱了契丹,回去自己也不好交待。

鄭珙身材魁梧,在北漢也算酒名赫赫,但是契丹人來勢太猛了。契丹大臣們爭相邀請聚會喝酒,鄭珙一個也得罪不起,照單全喝。

因為喝酒而死的禮部侍郎,成功的外交也沒能改變北漢的命運

於是,他喝了這位喝nawei喝得迷迷糊糊也往胃裡灌....終於,他醉倒了。然而第二天,鄭珙消化不太好,肚腸腐爛而死,“輿尸而覆命”——這的確是“因公殉職”了!

契丹皇帝感覺這也太對不起劉崇了,於是沒過多久契丹果然派軍隊協助北漢進攻後周,但是,這並沒有改變歷史走勢,北漢即使有著強大的契丹軍事援助也沒有蹦躂多久,最終於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被宋太宗趙光義滅掉了。

可憐鄭珙成為了史上第一個喝酒喝死的外交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