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国家越来越有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也似乎有钱了起来,奢侈品渐渐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不能够缺少的东西,不管走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 ”买买买“ 都能成为旅行的主题。到了巴黎,可以不去奥赛,但是一定要去老佛爷,一定要去爱马仕总店。只要常在这些地方走动,就能明显感觉到,每一个奢侈品牌都在专注于服务中国客人。对于一名合格的销售,不管是哪国人,基本的中文素养几乎是一种必备技能。而国人对于奢侈品的崇拜和沉迷也是空前绝后,如果不买名牌的包包,似乎就没办法在办公室混下去。小年轻、小白领是这样,在广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大妈们也是这样,拿着保温杯戴着串珠的油腻老男人更加是这样。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 蒋琼耳的“上下”,倡导着中国传统价值,拿着爱马仕的钱。算是一个中国的奢侈品牌?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些人开始思考了,我们做为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奢侈品品牌。所以无数的老板们,一边买着鸵鸟皮的铂金包,一边在想着利用自己位于长三角某地级市的服装加工厂,自己创造一个品牌。这个品牌要中国,也要世界;要奢侈品的格调,也要快时尚的销量,这个品牌一定能赚钱,先在全国开个一百家店。殊不知抱这样心态的大老板常常失败,才尝试了两年之后只能摇头,“哎,投进几百万,两年时间,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于是在几次失败之后,反应过来,所谓品牌的建立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脑经一转,那不如到国外去,买一个现成的品牌做一做。再到欧洲一看,原来那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品牌,也没有很贵嘛。这样,中国人从在奢侈品店里买买买,发展到了直接买买买奢侈品品牌本身。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得罪中国消费者,真的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上海之禾时尚集团

2018年10月 收购

Carven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ICICLE PARIS MODE,上海之禾时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997年成立于上海)法国子公司,被巴黎商业法庭确认为巴黎CARVEN时装屋的收购者。这条消息公布于2018年的10月份,在Carven申请破产后的第五个月。随后,当时担任Carven创意总监的Serge Ruffieux,在自己的INS上宣布离职Carven。之禾买下了独独缺少创意总监的Carven,具体花了多少钱各种报道都有,有说4800万的,也有说根本没公布的。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Carven,诞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巴黎,是一个拥有纯正法国血统的品牌。2012年才正式进入中国大陆,知名度并不是很高。创始人Carmen Marie-Louise,因为不喜欢自己的名字Carmen,在品牌创立之初就果断地改掉了其中一个字母,于是就成了今天的Carven。身材矮小的她,只有1米55,穿起自己设计的面料昂贵的上下身两件套,让她显得优雅的同时又高了不少。成功几乎是立竿见影的,而她的顾客群也很快确定在那些身材不高的娇小女性。解放后的法国,婚礼数量激增,对于礼服的需求也极速增长,1948年,Carven生产了18000件定制服装,相当于今天一家高级成衣品牌的销量。在当时,Carven根本不需要什么投资。而创始人Carven夫人本尊,活了107岁,很是长寿。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 Carmen Marie-Louise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 上个世纪40年代,正在工作的设计师,从来不缺钱

今非昔比,2018年5月,这样历史上不差钱的公司在几度易手之后宣告破产。之禾集团成为了那勇敢的接盘侠。当然中国人不只是人傻钱多,相信之禾能做到今天的成绩,也一定不傻,精得很。可是这笔买卖,如今看起来,似乎真的没有什么亮点。不管从知名度还是品牌的DNA,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表现。接下来,这出戏要怎么演,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 Carven向前冲啊!

复星集团

2018年2月 收购

Lanvin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2018年2月22日,复星国际及其子公司宣布收购法国历史最悠久且现存的高级时装品牌Lanvin。复星将成为Lanvin控股股东,同时现有股东保留公司少数股权。尽管没有公布具体数额,但业内猜测,在1亿欧元左右(折合7.8亿人民币)。之所以看好Lanvin, 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表示:“并非所有品牌都能像Lanvin这样,历经百年发展,依然光采照人,备受关注。我们很荣幸能够成为其新的合作伙伴,并相信如此拥有全球美誉度与深厚历史底蕴的品牌将在全球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 王效兰和设计师Alber Elbaz

复星之前,Lanvin的大股东是中国台湾人士,王效兰。即使复星现在成了大股东,王效兰女士手上依然有品牌接近20%的股份。设计师Alber Elbaz在2001年的时候加入Lanvin,从2008年开始,Lanvin一度非常风光。Alber Elbaz手下,各种女性化的裙装非常打动人心。之后与H&M的合作,更是在知名度上将Lanvin推上另一个高度,Alber Elbaz本人也从此晋升为世界一线设计师。直到2015年Alber Elbaz离开,Lanvin似乎进入了某种休眠期,似乎没有了声音。看到很多商业报告写,Lanvin是一个非常小众的高级定制时装品牌,即使在法国也依然小众。首先,跟Carven比起来,Lanvin要大众得多吧。其次,Lanvin只能算是一个高级成衣品牌,并不是什么高级定制。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 Lanvin的Logo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 Logo是照着这张照片画的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 Jeanne Lanvin在工作中

创始人Jeanne Lanvin当初是因为生了个女儿,发现市面上没有好看的童装,才开始自己做为设计师/裁缝的职业生涯。所以Lanvin的标志,即使到了今天依然是一个妈妈领着一个小女孩。一战之后,Lanvin做为一个服装商业品牌,在前赴后继前往欧洲的美国客人中,成为最受欢迎的品牌之一。那个时候的美国人,就想要一些最能标志“法国品味”的“手工艺品”,Lanvin成为首选。在经过了五年奢侈与创意被剥夺的岁月,一战之后的Lanvin客来如潮。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 1930年代Lanvin的橱窗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 Jeanne Lanvin的经典设计

复星的收购到底会不会让Lanvin重见天日,这真的也不好说,单纯从一个看热闹的角度分析。这个投资或者收购,应该来的要比Carven那一单靠谱一些。毕竟复星也不是全无经验,另外Lanvin还是有某种东西已经深入人心了。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 没有Alber Elbaz的Lanvin真的很难说

如意集团

2018年2月 收购

Bally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2018年2月9日,山东如意投资控股、JAB Holding Co.及位于瑞士的鞋业及鞋类配件公司Bally的管理团队宣布签署山东如意集团收购Bally控股股权的最终协议。这是山东如意在拿下Sandor、Maja所在的集团SMCP之后,又一大动作,这次的目标是瑞士皮具品牌Bally。传说,如意出了7亿美金,高出复星和赫美,拿下这单。跟之前两单收购不太一样的地方是,Bally没有破产,甚至没有停滞发展。而且几乎可以说,Bally正在一个上升期,所以如意的如意算盘是不是打得要比上两家好一点呢?不过纯粹商业谁也说不准,还是那句话,没有人是傻子,都精得很,吃瓜群众搬好小板凳看戏就好。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 Bally产品线

2018年,没办法创造自己的“奢侈品牌”,那就将它们买下来

▲ 唐嫣为Bally拍摄的广告

Bally没什么好多说的,没有什么悠久的故事可以多说,只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皮具公司而已。这两年在设计上颇有进步,整个视觉上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这次如意的出手,从大面上分析赢面挺大。如意集团,在2017年的一份全世界奢侈品集团的排名中,已经闯进前20,力压了Burberry一头。如意这些年的做法,是不是典型的“如果没办法创造,就买下来”模式。这其实也没什么不好,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从来都不是问题。

text:卢笛

graphic:Doreen

produced by Chicology

未经允许请勿擅转至他处,如需转载/合作请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