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博物館系列之洛陽民俗博物館

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中下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洛陽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曾為十三朝古都,先後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

「聽見」:博物館系列之洛陽民俗博物館

以洛陽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據說中國古代洛神就居住於此,數千年的文化孕育了古老的河洛文明。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一座以弘揚河洛文化、展示洛陽民俗風情為主的專題性博物館——洛陽民俗博物館。

洛陽民俗博物館東依瀍河,南臨洛河,風景優美,交通便利,佔地面積15249平方米,建築面積2949平方米,是洛陽市區內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該館建築雄偉,雕琢精良,整個建築為青瓦覆蓋,琉璃瓦剪邊,琉璃龍鳳花脊飾頂,方磚鋪地,青石鑲邊。

「聽見」:博物館系列之洛陽民俗博物館

「聽見」:博物館系列之洛陽民俗博物館

現存前殿(背為舞樓)、後殿,沿中軸佈局,兩側為鐘鼓樓、東西穿房、東西廊房、東西配殿等。原有的麒麟望月照壁、奎星樓、文昌閣及部分石刻毀於文革中。

「聽見」:博物館系列之洛陽民俗博物館

洛陽民俗博物館是一座以弘揚河洛文化、展示民俗風情為主的專題性博物館,該館是在古建築群潞澤會館的基礎上組建成的。潞澤會館始建於清代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系山西潞安府(今長治)、澤州府(今晉城)兩地商人集資所建,主要用於同鄉商人傳遞信息和物資集散,是晉商文化的產物。整個古代建築群層次分明,結構嚴謹,在建築設計和營造法式上集清代河南地方建築技術之大成,是中原地區清代地方古代建築傑出的典範,其建築裝飾藝術十分考究,木雕和石雕作品非常精美,堪稱中原地區雕刻藝術寶庫中一束光彩奪目的奇葩!1986年公佈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河洛民俗文化不僅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而且是主要的旅遊資源。洛陽民俗博物館正是展示民俗風情為主的專題性博物館,該館除有刺繡廳、婚俗廳、壽俗廳、民間工藝廳、匾額廳等基本陳列外,還有皮影表演、婚俗表演、民俗服飾表演等演示活動,信俗廳,展示的是洛陽一帶民間信仰較為普遍的六十位神,其中“三世佛”為復原型陳列,其餘諸神以卷軸的形式展出。

「聽見」:博物館系列之洛陽民俗博物館

「聽見」:博物館系列之洛陽民俗博物館

民俗博物館

婚俗廳為清末拜堂、洞房復原陳列,彩塑婚俗人物21個,嗩吶樂隊身著行業服裝,新娘、新郎在親朋的簇擁下,共行拜堂之大禮。洞房內古色古香,陳設高雅,生動地再現了當時洛陽書香門第的婚俗場面。壽俗廳,以封建社會末期洛陽中等家庭壽堂為模式,復原陳列,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壽俗的情景。

民間工藝廳內, 陳列著不同形狀、不同花色的雲肩、霞帔、荷包、扇袋、繡衣、年畫、剪紙、皮影、社火、唐三彩、麵塑、木雕等,藝術品種繁多、工藝精巧。服飾從銀光閃閃的鳳冠、造型別致的狗頭帽,到繡工講究的三寸繡鞋、虎視眈眈的虎頭鞋。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從主衣到配飾,從雍榮華貴的宮廷用品到民間村姑漁翁遮風避體的土布衣,無所不有,令人眼界大開。這些繡品不僅美化了人們的生活,而且表達了人們的美好願望,像常見的石榴圖案寓意多子多福、魚戲蓮喻連年有餘等,在這些藝術品中比比皆是。

「聽見」:博物館系列之洛陽民俗博物館

「聽見」:博物館系列之洛陽民俗博物館

該館現有各類藏品3053件,其中三級以上文物1246件,以竹木類、錢幣類、骨類、書畫類、金銀器類、刺繡類為主。

這些陳列和活動,不僅具有濃郁的中原地方特色,還處處洋溢著強烈的時代氣息。特別是一年一度在這裡成功舉辦的洛陽民俗文化廟會為弘揚河洛文化、展示民俗風情,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發揮著重要作用,深受中外遊客青睞。

洛陽

「聽見」:博物館系列之洛陽民俗博物館

「聽見」:博物館系列之洛陽民俗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