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力智慧城市升級,“城市智能體”時代到來

根據百度百科定義,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各種信息技術或創新意念,集成城市的組成系統和服務,以提升資源運用的效率,優化城市管理和服務,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質量。目前看來,人工智能的作用之一就是替代人類做一些重複的工作。

因此,兩者結合只是時間問題。前不久,日本NTT公司和中國的華為就分別開始了AI+智慧城市的嘗試。

AI助力智慧城市升級,“城市智能體”時代到來

日本NTT公司在12月7日宣佈,基於人工智能開發的公共安全系統將從明年春季起在美國西部城市拉斯維加斯投入商業運用。

這個系統可以通過收集數據迅速發現以及預測事件、事故,分析市區及活動會場的人流動向及交通狀況,幫助地方政府及警察在現場順利應對。

它的運行也需要硬件的支持。公司在街頭設置了攝像頭及傳感器,它們檢測出逆行車輛及槍聲等異常情況後,向相關部門報告地點及車牌號。

NTT社長澤田純在接受採訪時透露了公司的發展目標。公司力爭到2023年實現海外智慧城市相關業務銷售額達10億美元,以服務美國100座城市為目標,隨後推廣至日本及全世界城市。

AI助力智慧城市升級,“城市智能體”時代到來

華為幾乎在同一時間推出AI+智能城市的解決方案。在12月初舉辦的2018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華為發佈了“城市智能體”全新理念。

華為EBG中國區總裁蔡英華給出了定義:“‘城市智能體’是城市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相互映射、協同交互的融合系統。‘城市智能體’可以實現城市全要素數字化、城市運行實時狀態可視化、城市管理決策協同化和智能化,它是未來城市的新形態,是城市發展的必由之路。”

AI助力智慧城市升級,“城市智能體”時代到來

這樣的解釋可能還是比較宏觀和抽象,結合行業介紹也許更加直觀。華為將自己在AI方面的研究輸出成為了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與行業場景深度融合。

目前,華為與合作伙伴在統一的城市數據底座上已構建多個面向不同業務場景的城市智能體,包括:交通智能體、政務服務智能體、公共安全智能體、城市生命線智能體、工業製造智能體等。

在高交會期間,華為佈置了一個智慧城市展臺,參觀者可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得虛擬“市民卡”,憑此身份參觀者可以在各個展島進行業務體驗。

AI助力智慧城市升級,“城市智能體”時代到來

交通是智慧城市需要關注的重要領域。展島上的華為雲TrafficeGO交通智能體解決方案採用華為Atlas 人工智能服務器,每天可處理上億張圖片,是業界水平的30倍。它還能同時抓拍4車道車輛、200張人臉的AI攝像機,是業界水平的4倍。

在展會上,有人問到了智慧城市產業發展的難點時,華為企業業務中國區智慧城市總裁張延德指出:“智慧城市建設目前仍面臨著城市數據融合難、業務融合不暢,以及信息化建設資金的統籌管理與規劃等方面的問題。”

不過,令人慶幸的是,全球的企業已經將更多注意力放在了智慧城市上,有了嘗試在能明確問題的所在,解決就是時間問題。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望潮科技微信號(ID:tech_bea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