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性而活》:自作聪明的上司碰到一根筋的下属会发生什么?

《率性而活》:自作聪明的上司碰到一根筋的下属会发生什么?

自作聪明的上司碰到一根筋的下属会发生什么?

一部有品质的电影告诉你。

国庆期间看了一部韩国喜剧《率性而活》。2007年在韩国上映,罗喜灿执导、张镇编剧。豆瓣评分8.3。

影片说的是刑警郑度满在调查一桩受贿案中没找到证据,被降职去做交警。

他一根筋式的行事方式,让新来的李署长在打击抢劫银行的演习中焦头烂额,出尽百宝。

影片朴朴素素,场景不多:银行内、银行外和黑灯瞎火的三圃港。

音乐优美、结构精巧,水墨画般的清丽。

人物简单。老实本分的倒霉蛋郑度满(郑在泳饰),升迁有捷径的署长李承宇(孙秉浩饰)、慈爱忠厚的郑母和眼神干净的银行妹全多惠(李英恩饰)。

一个包袱接一个包袱的逗乐,一句废话没有,一个巴格也没有。

凝炼的对白,诙谐的台词,必不可少的微表情小动作,刷新韩国电影又新潮又土鳖的印象。

《率性而活》:自作聪明的上司碰到一根筋的下属会发生什么?

1.

三圃市新来的李承宇署长刚上任,车子还没开到警署,违规左拐,被交警郑度满开了一张罚单。

郑度满懂礼貌、有耐心、辛勤工作,就是做事一根筋不知进退。他跟署长叫板,受到队长和同事的嘲讽和埋怨。

三圃市银行抢劫案频发,市民很受困扰,警署破案却不力。

李署长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要搞一次惊险的、没有预案的打击抢劫银行的演习。

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一把火,要显示警署的治理能力,找回市民们的安全感。

第二把火,积累政绩,风风光光调回总署。李署长本意是只在这个小城过渡一下。

第三把火烧到郑度满头上。李署长说,郑度满长得像强盗,这一次演习扮演劫匪非他莫属。

郑度满呆板归呆板,但不傻。他意识到开的那张罚单,李署长跟他清账来了。

李署长仿佛已经看见了郑度满作为劫匪被按在地上,咔嚓戴上手铐,被押走的镜头出现在全市直播的荧屏上。

好好的,井水不犯河水。

可李署长死活要把他和下属郑度满拉在一块儿斗法,就为郑度满开了他一张罚单。猥琐。

不是冤家不聚头。

郑度满的服从下有逆反:李署长,你会后悔的。

但郑度满素质蛮好,他把做劫匪当成一件严肃的工作去完成,早早进行了准备。

他调阅以往抢劫档案,读推理小说,到银行踩点,观察地形,寻找隐蔽位置。

他把家里望远镜翻出来,头套、着装、口罩、靴子和包,样样齐备不漏。

包括提示银行柜员的小本子,上面的字一律从报章杂志剪下来粘贴。

一个演习而已,郑度满他做笔记,写流程,拟方案,可能还做了思维导图,把预案做得细密周全,滴水不漏。

演习那一天,全家一起吃早饭。

郑度满放下勺子,神色庄重地跟家人告别:今后无论发生什么,你们都是我最爱的家人,我也是你们最引以为傲的儿子。

过去当刑警时,郑度满去办案这种桥段太多,毫无新意,家人已经习惯。

一桌子人全不搭理,只有妈妈一如既往地心疼,嘱咐他快吃饭。

《率性而活》:自作聪明的上司碰到一根筋的下属会发生什么?

2.

李署长作为演习总指挥的大致想法是:劫匪进入银行劫持人质,警察救出人质,特警队出动擒住劫匪,圆满收官。

一切尽在掌握中。

李署长还要把阵势做大,他叫来三圃市的媒体,电视、广播和报社,要求做现场直播和采访。

演习开始。

演习嘛,谁都觉得差不多行了,可郑度满要来真格的。

郑度满先撂倒干涉他行动的警察便衣。然后,收走银行人员的手机和手表。

他用交换人质的办法,让一位摄影记者进入银行做起了全国直播。

他切断监视器,拉起百叶窗。外面看不到银行里的情况,李署长干着急。

郑度满进入劫匪状态,变被动为主动,

他把金库空气阀关闭了几分钟,从后门进入金库的特警队员被憋晕算牺牲。

李署长也只好跟着郑度满把演习当成实战。

眼看演习结束不了,李署长叫来张博士劝降,叫来郑度满的妈来劝降。

可郑度满也参考了劫匪路数就是死扛不投降。

郑度满随即治服了闹事的金姐,击毙了女警武术冠军,最后,还向李署长提出条件。

要李署长派出大巴,把人质运往三圃海港,自己逃到公海,演习才算结束。

切,一个劫匪命令总指挥,有没有搞错。李署长傲起不理。

那,郑度满就等待。

8个小时过去,死了2名警察,8名特警。演习完全超出预料。

这下惊动了中央警署,李署长情绪失控,电话里大骂郑度满,恨不得一枪崩了他。

这样的下属,确实很让上司崩溃。

晚上9点过,电视收视率已经达到30%。

郑度满继续作妖。

他又给了摄影记者一枪,砸了窗户,大叫再不派大巴,他十分钟杀一个人质。杀完他就赢了。

李署长恨得牙痒痒的,风头没出成,倒成了他丢丑的直播。

郑度满这边应有旁白:我就是喜欢你看不惯我又打不死我的样子。

李署长知道郑度满那句 “你会后悔的”是什么意思了。

他再也耗不下去了。愿赌服输。他给郑度满派来大巴。

但郑度满又耍宝,人质都上了车,警车跟着到了海港。而他和一名人质银行妹却留在了银行地下室。

无意中,郑度满打翻了一盒子资料,发现了市长受贿的证据。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是意外之惊喜啊。

《率性而活》:自作聪明的上司碰到一根筋的下属会发生什么?

3.

演习中状况频出。一个状况过去,新的状况又出现。一个状况推着一个状况进行。

所以,很考心态。

到最后,就成了李署长和郑度满二人的心态较量。

二人各自赢的机会一直都有。机会没出现,郑度满会等,可李署长等不起。

机会出现了,郑度满能破釜沉舟,可李署长只能被郑度满牵着鼻子走。

因为,李署长心有挂碍。

他演习的目的是围绕着作秀,积累政绩,报复郑度满进行,打击抢劫只是借口说辞。

李署长要媒体报道亮点、重点,结果曝光的尽是糟点。

李署长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套路系列:专家喊话,亲属劝降,特警包抄,狙击偷袭。没有结合现场具体状况的新招。

双方僵持,李署长陷入被动。

他气急败坏,又束手无策。只想着尽快把演习结束止损。

所以,心态决定办法,办法决定输赢。

《率性而活》:自作聪明的上司碰到一根筋的下属会发生什么?

虽然郑度满不愿做劫匪,作为下级也只能服从。

他不怨天尤人,接受他所不能控制的,顺着演习进程改变他能改变的。

刚开始,银行员工不配合,但后来被郑度满圈粉,银行妹也对郑度满产生好感,是因为他们看见了郑度满一板一眼的实际操作。

都不认为郑度满是劫匪,而是一个人在战斗。

倒地的警察便衣说自己穿了防弹衣,抢了郑度满的枪,那位初中学生站出来证明弹着点在头上,银行妹附议她也看见了。

为了确定中枪的位置,大家还一起观看监控录像。

李署长前呼后拥却黔驴技穷,是因为他周围的人都不把演习当真。

张博士劝降不在状态光咳嗽;市长跑来说风凉话,讽刺李署长尝到苦头了。

弄得李署长信心全失,悔不该搞这样一场得不偿失的演习。

很明显,郑度满的着力点在过程,而李署长的着力点浮在表面。

所以,首先要端正态度,专心去对待要解决的问题,而不存太多杂念,才会定下心,守住神,把事情做好,赢就尾随而来。

其次,不排除旧有的方式方法,但谁能在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矛盾,谁就能把握主动。因为办法就在过程中,办法就在具体的矛盾里。

《率性而活》:自作聪明的上司碰到一根筋的下属会发生什么?

4.

如果认为郑度满这个人完美无缺,而李署长一无是处,也不科学。

李署长格局是小,三观也不太正。但他知晓媒体的作用,调度各方关注很在行。造势也是一把好手。

他爱出风头、走捷径,但他也知进退,懂转圜,不固执己见。

一场演习,他从反面受教许多,起码懂得了不再藐视能把劫匪都做到极致的一个普通警员的智商。

对李署长来说,多来几次接地气的下放蹲点,多遇到几个像郑度满这样的一根筋,他的认知会步步升级,提高也会很快。

《率性而活》:自作聪明的上司碰到一根筋的下属会发生什么?

郑度满的问题是在拼固执迫使对手就范,不知道解决矛盾除了非黑即白的原则之外,还有非黑非白的灰色原则。

罚单非开不可吗?可开可不开。

三圃市郊外机耕大道,寒风瑟瑟,鬼都没一个,李署长的解释合情合理,但郑度满就是拒绝,一本正经地炫他很有原则。

郑度满小学一定熟读了《列宁与士兵》课文,斯莫尔尼宫卫兵洛班诺夫要列宁出示通行证,被列宁表扬了。

可惜李署长离列宁同志的境界太远,郑度满不会得到表扬,只会为自己找到大麻烦。

再试想,若李署长也是郑度满式的固执,一场演习要对峙多久呢?

郑度满也会道歉,说明还不算执迷不悟。但这样的道歉能补救什么?

过于较真到不懂变通,处处碰壁,无形中给周围的人带来压迫感。家人为他担心,上司和同事要分担他的挫折和失败。

他自己也感到做了很多,但总是很倒霉,被人忽视。

所以,郑度满该如何做事顺畅而又不至于让周围的人不受困扰?该如何坚持原则而又不至于毁了自己?

从这两个问题来说,郑度满检省、反思和精进的空间还是很大很大的。

《率性而活》:自作聪明的上司碰到一根筋的下属会发生什么?

5.

后来,郑度满给了李署长一个大礼包。

他把市长受贿的200万汇票寄给了李署长,让李署长立了大功,攒足了调回总署的资本。

也因此,郑度满调回侦察科继续做刑警。

郑度满是在和李署长交换好处吗?是也不是。

不是的原因,是交警去查受贿案不在职责范围之内。他妈也告诉过李署长,我儿子很善良。说明郑度满根子正,不会去做牺牲原则的事情。

但即使是,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孔老先生认可。

记得“子路受牛”的典故,子路救起一个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他一头牛,子路收了。孔子说:这下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这是说做了好事应该受到褒奖。

当然,相互好处交换一定不能突破法律底线。

郑度满如果怨恨李署长,他可以把汇票交给其他相关人员去办理,他把汇票交给李署长,是他对自己的行事方式有所认识和改进。

再进一步说,郑度满李署长二人在合作中碰撞,在碰撞中合作,各自都有领悟。

他俩是互补的关系,不打不相识。若再次联手,定会开启打击劫匪的新局面。

这是可以预料的。

《率性而活》:自作聪明的上司碰到一根筋的下属会发生什么?

End

图片源自网络,谢谢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