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要大補,一天一隻雞?“月子”一味補補補,除了長肉還長啥?

熬過了懷孕之累、生產之痛,終於“卸貨”啦!但~~寶媽們仍不能就此鬆懈!

因為,這段時間裡,寶媽既要恢復身體,也要給寶寶準備口(乳)糧(汁)。

產後坐月子是女性最為特殊的一個階段,除了日常起居需要格外注意,飲食更是不能馬虎。

產後大補,成為大多數市民們根深蒂固的觀念,每天一隻雞、人參鹿茸一鍋燉、阿膠甲魚馬上吃起來……這些普遍的吃法科學嗎?

產後要大補,一天一隻雞?“月子”一味補補補,除了長肉還長啥?

產後要大補,一天一隻雞?


產婦產後第一週不要忙於進補。因為產婦在懷孕期的雌激素是生產前的多倍,新陳代謝旺盛,產後立即減緩,雌激素的驟降和分娩時體內大量失血減緩了胃腸的蠕動,在產後如果立即大吃大喝,對身體機能會形成負擔。

產後第一週如果掌握不好的話,會導致大量的代謝產物堆積在體內,延長惡露時間,影響產婦產後身心的恢復。

產後要大補,一天一隻雞?“月子”一味補補補,除了長肉還長啥?

哺乳期要忌口,不食綠葉青菜?


➤哺乳期不食綠葉青菜,嬰兒易缺維生素k。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只有出生體重不足、早產兒以及有產傷的嬰兒最容易患維生素K缺乏症,但現在許多證據顯示,即使身體完全健康的足月兒,也可能缺乏維生素K,甚至因此引起顱內出血。

➤很多地方存在這樣的錯誤觀念,認為產褥期吃蔬菜容易導致溼寒,所以很多家庭不給產褥期的媽媽食用綠葉蔬菜。

➤這在農村更為常見。尤其在冬天,產褥期媽媽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沒吃綠葉蔬菜,由此導致便秘引發痔瘡的案例屢見不鮮。

溫馨提醒:哺乳期媽媽在產褥期應堅持進食適量蔬菜和水果,避免因傳統觀念(如產褥期“戒口”)而不食用。要均衡飲食,魚、肉、蔬菜、水果等均需攝入。

產後要大補,一天一隻雞?“月子”一味補補補,除了長肉還長啥?

產後“風氣”重,甜酒來“驅風”?


很多地方存在這樣的錯誤觀念,認為產褥期喝雞酒、甜酒可以驅風、催奶。其實不然,產婦產後激素水平改變,酒精的作用容易讓產婦動肝火,而且新生兒各個器官功能不成熟,對酒精的代謝功能欠缺;這樣不正確的飲食有損母嬰二人遠期身體健康。

產後要大補,一天一隻雞?“月子”一味補補補,除了長肉還長啥?


產後立即減肥,快速恢復身材?


在坐月子期間,寶媽身體正處於虛弱狀態,這個時候不適合採用節食的方式來減肥,容易導致營養不平衡,身體機能受損,免疫功能下降,也不利於傷口的癒合和子宮的恢復。

產後要大補,一天一隻雞?“月子”一味補補補,除了長肉還長啥?

月子餐怎麼吃才科學?


➤寶媽月子期需要補充的營養因人而異,要根據寶媽情況進行“個性化進補”。

月子餐應分階段吃!

➤月子坐得好不好,從生產那一刻已經開始。

➤然而,大部分寶媽出在院回家後,月子餐主要由家人負責,特別是老一輩人,根據幾十年前坐月子的經驗烹飪出月子餐。

➤由於食材變化、對食材營養價值的重新認識、現代人的工作生活環境變化等,一些傳統的月子餐已經不符合現代人的體質和營養需求。

➤月子餐不僅僅是寶媽吃,也是間接給寶寶吃的,飲食特點要充分考慮母子的健康、生長髮育需求,也要綜合考慮寶媽產後的生理、心理變化,結合藥食同源知識,根據產後不同階段的特點,分階段開展有所側重的營養均衡供應。

產後要大補,一天一隻雞?“月子”一味補補補,除了長肉還長啥?


產後切勿馬上大補特補!


根據寶媽產後身體機能的恢復情況進行科學配餐。主要分三個階段進行:

產後要大補,一天一隻雞?“月子”一味補補補,除了長肉還長啥?

➤第一週月子餐主要是開胃,拒絕油膩,口味清淡;

產後要大補,一天一隻雞?“月子”一味補補補,除了長肉還長啥?

➤第二週月子餐以補血為主,多吃補血食物,並補充維生素;

產後要大補,一天一隻雞?“月子”一味補補補,除了長肉還長啥?

➤半個月是催奶好時機,如果發現奶水不夠,才進行催奶。

然而,這短短的三個階段,在實踐中卻有大誤區!

產後要大補,一天一隻雞?“月子”一味補補補,除了長肉還長啥?

生產後儘早開奶,寶寶的吸吮能幫助疏通寶媽的乳腺管。但不用急於大量的攝入高蛋白食物,加補雞湯、魚湯、豬腳湯等各種催奶湯。

寶寶出生後體內有儲存的糖原,且寶寶剛出生時胃容量也僅有5毫升,奶水不夠也不怕餓著寶寶,再加上寶寶肝功能、胃腸功能不成熟,進食過多反而對寶寶不利。

我們更應要尊重寶寶的意願,相信寶寶的能力,不要把我們成人意願強加於寶寶的身上,多讓寶寶吸吮,媽媽情緒保持穩定、開朗再加上科學均衡飲食奶水自然就會多起來的。

產後要大補,一天一隻雞?“月子”一味補補補,除了長肉還長啥?

科學催奶有訣竅


一定不要等到有奶水再喂,重點是在產後就開始培養寶寶正確的吸允方式。


1、要勤吸允,教寶寶學會正確吸允媽媽的乳頭和大部分的乳暈。產後第一個月,最好培養寶寶每天有12次的吸吮頻率,除了睡眠時間,保證大約一個小時一次。

2、不要著急餵奶粉,也不要隨便用奶瓶。媽媽產後其實就有乳汁了,只是量的多少而已。通常滿足寶寶的需求就夠了。培養寶寶科學的吸允能力,對於寶寶牙床、臉頰的整體發育都有非常好的幫助。

產後要大補,一天一隻雞?“月子”一味補補補,除了長肉還長啥?

3、此外,要按照寶寶的需求來,不是根據大人的意願進行餵奶。要學會從寶寶的哭聲裡去辨別寶寶的需求,避免一哭就餵奶,因為寶寶啼哭可能包括寶寶尿尿了、拉粑粑了、太熱了、太冷了、被驚嚇到了等多種原因。此外,建議晚上要多哺乳,晚上乳汁分泌是白天的三倍。

哺乳期的飲食和孕期的飲食,需要的營養素是一樣的,只是攝入量的差別。產後寶媽一定要科學進補,這樣才有利於產後恢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