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再現古冀城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展示新甘谷砥礪前行的時代華章


紀錄片《甘谷印跡》

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導讀:

再現古冀城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展示新甘谷砥礪前行的時代華章。甘谷建縣2700多年以來第一部反映甘谷歷史文化的紀錄片《甘谷印跡》首映式,2019年1月24日在尚都百匯M﹠M國際影城舉行。首映儀式的成功舉行,標誌著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甘谷升空而起。

在歡慶《甘谷印跡》首映的同時,作為直接參與拍攝者,藉助《圖說甘谷》這個平臺,發表甘谷詩人蔣冰亭、鞏曉榮、王文婧的三首詩歌,同時向您展示部分艱辛的拍攝過程。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慶元,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鄭建子,縣政協副主席馬清平出席首映式並與社會各界人士一起觀看了紀錄片。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慶元致辭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張慶元代表縣四大組織對《甘谷印跡》的成功首映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劇組主創及全體工作人員表示親切的慰問,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甘谷宣傳文化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說,舉行紀錄片《甘谷印跡》首映式,這是全縣宣傳文化事業發展中的一件大事。該片通過講述小故事、彰顯大主題,通過聚焦小視角、關照大時代,充分展示了甘谷獨特的文化傳承、歷史遺蹟、人文風情,生動反映了改革開放40年以來甘谷的發展變化,是一部接地氣、有溫度、有情懷的好作品,必將對展示甘谷、宣傳甘谷、推介甘谷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張慶元強調,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是文化建設和文化創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縣委、縣政府將一如既往地關心文化事業、支持文藝創作,不斷加強文化資源輸出,全方位對外宣傳甘谷取得的新成就、展現的新面貌、發生的新變化,講好甘谷故事,展示甘谷形象,推動甘谷文化事業繁榮發展,進一步提升甘谷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甘谷印跡》導演田野介紹拍攝情況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紀錄片《甘谷印跡》由甘谷籍愛心人士企業家張金虎先生出資100多萬元、甘谷籍愛心人士蘭州輝業視頻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建輝先生提供影視拍攝製作設備和技術人員,2017年5月開始啟動,2018年11月完成了前期拍攝和後期製作。該片共分為《秦風》《文脈》《鄉韻》三個部分,充分展示了甘谷縣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積澱,梳理了甘谷的先秦文化、石窟文化、兩漢文化、絲路文化、三國文化、渭河文化所構成的人文發展主線和獨有的文化傳承,以獨特的視角和科學嚴謹的態度發掘、佐證了一處處塵封的歷史變遷,詳實紀錄了甘谷人延續祖輩遺留的千年技藝和崇文尚武的精神風貌。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紀錄片《甘谷印跡》第一集《秦風》主要講述的是秦人先祖在甘谷的歷史足跡、甘谷“華夏第一縣”的歷史由來。第二集《文脈》主要表達了甘谷深厚的文化底蘊。人面鯢魚瓶的出土、甘谷漢簡的出土,涼州的變遷,證實了甘谷久遠的歷史。最主要的甘谷的崇文尚武的傳承,在本集中得到了很好的詮釋。第三集《鄉韻》則是立足當代,反映了當下甘谷豐富的特產、小吃和傳統手工藝,並展示了當代甘谷人的精神風貌。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甘谷印跡》出品人張金虎介紹製作情況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甘谷印跡》由省內資深紀錄片導演田野擔任總導演,執行導演由喻保和擔任,總撰稿由郭蔚負責。開拍之初,創作團隊採訪了省內相關權威專家,並與甘谷當地學者展開座談,蒐集了大量文獻資料,明確了紀錄片的創作思路。《甘谷印跡》從2017年5月份啟動,深入甘谷各鄉鎮採訪拍攝,歷時近兩年,最終圓滿完成了該紀錄片的攝製工作。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我是一名土生土長的甘谷人,現在雖然在外地發展,但我卻時刻都在關注著家鄉的發展變化,我出資拍攝《甘谷印跡》,就是想為咱甘谷的社會文化事業發展獻出一份綿薄之力。”該紀錄片出品人張金虎向記者介紹道。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據悉《甘谷印跡》還將於近期在甘肅省電視臺播出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2017年9月20日開機儀式

 

《甘谷印跡》

是誰肆意變焦虛化了我生活的背景

難道

你能透過鏡頭下我的眼睛

洞悉我的靈魂

那麼

也請你順便錄下我的歌聲

送給那幾千年前海子溝在水一方的伊人

告訴她

我是古冀的先民

我心中的深情和惆悵

盡在那一句蒹葭蒼蒼

請調節拍攝的角度

攝下我追隨夫子的腳印

也攝下我回鄉時摓衣之下的滿腹經倫

當大像山清晨的鐘聲響起

你一定聽得到迴盪在遠山近谷中朗朗的讀書聲

那陣子石鼓山的石鼓不擊自鳴

我一身戎裝

踏破三國風雲

把尚武的精神

深深地烙入後人的靈魂

卻又是誰用扇鼓搶鏡

雜亂的鼓點滿是悲傷與喟嘆

長長的道情筒子

娓娓唱出古冀風情

我從絲綢之路上走來

經過西北聞名的茶馬古道

看見楊文廣掛在安遠古城上的宮燈

也看見長袍馬褂的鞏建豐

在起脊臥獸的祠堂裡拜祭祖宗

我是秦人

我是那沉醉於唐詩宋詞的浪子

你用一個傾國傾城的回眸

俘虜了我多情的心

從此

你的鏡頭就是我的眼睛

你的詩篇就是我的歷史與傳承

甘谷印跡

你是我古老的文化我的根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七絕.《甘谷印跡》

鞏曉榮

恢宏史話大秦風,

尚武崇文古冀情。

天地人和精氣永,

再開勝境百秋功。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甘谷印跡

文 / 王文婧

雲垂大野漫天秋,

交錯觥籌笑語稠。

古冀人文開勝境,

翔鷗飛過畫樓頭!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圖說甘谷 用圖說話

重在圖說 韻在文化

攝影者:

李春,甘谷攝影協會會員,長期從事攝影攝像工作。

專業攝影 製作光盤

手機:13993845496(微信同步)

QQ: 383381386(郵箱同步)

紀錄片《甘谷印跡》從華夏第一縣升空而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