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海南|淚目!這十個人背後的故事,讓無數人熱淚盈眶

一元復始,感動如期而至。1月16日晚上,由碧桂園海南區域獨家冠名支持的“感動海南”2018十大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海南省歌舞劇院舉行。

海南省委常委、秘書長鬍光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陸志遠,副省長苻彩香,省政協副主席蒙曉靈,碧桂園海南區域副總裁杜經緯出席頒獎典禮。

感動海南|淚目!這十個人背後的故事,讓無數人熱淚盈眶

“感動海南”十大年度人物評選活動自2012年舉辦至今,已經推出了200餘個在平凡生活中閃耀道德光芒的身邊典型,展示了海南省新時期公民道德建設的豐碩成果,成為海南省挖掘凡人善舉、表彰先進典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輿論宣傳平臺。

2018年,南國都市報再次為善行張帆,深入挖掘身邊典型、凡人善舉。“感動海南”2018十大年度人物評選活動自2018年1月啟動以來,先後推出了36位“感動海南”候選人(集體)。他們身上集合了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孝老敬親、愛崗敬業、忠於職守等優秀品質,他們用美德義行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和傳遞了磅礴的正能量。

感動海南|淚目!這十個人背後的故事,讓無數人熱淚盈眶

本屆評選活動依然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公眾投票,36個候選人物(集體)累計共收到投票71萬餘張。根據活動規則,最終評選結果公眾投票佔比40%,專家評委意見佔比60%。評選委員會嚴格根據投票規則及候選人物綜合事蹟,評選出了10個“感動海南”2018十大年度人物(集體)、1個年度特別緻敬群體以及8個提名獎獲得者。

感動海南|淚目!這十個人背後的故事,讓無數人熱淚盈眶

本屆評選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海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南國都市報承辦,碧桂園海南區域獨家冠名支持。頒獎典禮將人物訪談、視頻短片、頒獎儀式、節目演出等4個環節緊密結合,生動展現了獲獎人物(集體)蘊含的精神力量。

他們是誰

01

張莉萍

博愛賦生機

正在消逝的心跳,苦苦期待生機。為生命爭分奪秒,你奔赴一場場約定。若使眾人皆施救,能令身危化易事。你聚起無數雙手,護佑生命長河上的孤舟,只願傾一人所有,得眾人所生。

感動海南|淚目!這十個人背後的故事,讓無數人熱淚盈眶

張莉萍是海口美蘭國際機場飛行區管理部消防急救中心的一名全科醫生。在本職工作之外,她還肩負著一項使命:省紅十字會急救知識講師。15年來,她放棄了自己的業餘時間,義務培養了上千名學員,其中不乏海口、三亞等地應急救援隊的隊長和隊員。15年來,這份工作沒有工資報酬,她卻一直堅持在做,為了推動我省社會急救知識普及事業的發展,為了在危險到來時,能夠有更多人掌握應急救護知識,讓更多的生命有被留住的機會。

02

李成、邢月

和聲伴青春

青青百草園裡,亮起青春路上引航的明燈。給人溫暖,燃起夢想改變未來;予人力量,擁抱生活無所畏懼。三十年,你們絢爛了幾代人的青春,堅守中彌散的年華,凝成一道永不消逝的電波。

感動海南|淚目!這十個人背後的故事,讓無數人熱淚盈眶

李成和邢月是省廣播電臺的節目主持人。從1989年開始,《百草園》就陪伴著一代又一代海南青年成長,他們在節目中分享好文章,解答聽眾的困擾,展播優秀的聽眾來信,讓《百草園》成為一個屬於青年的溫馨家園。無數青年因這個節目獲得改變。29年的歲月裡,李成和邢月精心打理著《百草園》,他們用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以先進的文化激勵人,並身體力行地帶領聽眾積極開展公益活動,讓《百草園》的精神力量走入更多人的心中。

03

邢福浩

家風濟世長

一間書屋,桑梓情濃;一世家風,恪行謹知。你的心中,放著最古樸的溫情。家風正,則國興。淺淺夕陽下,旖旎千年的春風,從小小庭院吹入綠野,溫馨而美好。

感動海南|淚目!這十個人背後的故事,讓無數人熱淚盈眶

2004年退休後的邢福浩,從海口搬回了文昌東閣鎮美柳村。彼時,常年無人居住的祖屋雜草已齊腰。誰也沒想到,他把祖屋改造成了一間書屋,供村裡的孩子讀書玩耍。為活躍鄉村文化氛圍,他甚至自掏腰包為村民修築活動場地、設立獎學金資助村裡讀書娃。沒有太多文化的邢福浩卻深知“讀書修德”的道理,他將尊重知識的好家風傳承給自己的子女和村莊,並獲得了“全國文明家庭”的稱號。

04

李鴻策

和聲伴青春

漂泊的童年,因你駐足時光;夢想的翅膀,有你奮力飛翔。此去言學不言商,寒門從此現歡顏。這是比金錢更珍貴的抉擇,這是一個人最樸素的良善,這是世道人心,最溫暖的力量。

感動海南|淚目!這十個人背後的故事,讓無數人熱淚盈眶

55歲的李鴻策是土生土長的海口長流人,做過許多生意,掙了不少錢。以前別人叫他“李老闆”,現在更多人叫他“李校長”。他對教育有一份執念,1993年,他就自費為母校長流墟小學修建圍牆。2007年更是立下承諾:“十年為學生捐款100萬元”。截止2018年,他已捐助152萬元。2016年,得知面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長流實驗學校因財務吃緊,即將關閉,李鴻策毅然接手,投入數百萬元,一度借債辦學。學校重新開辦,農民工子女有書讀,李鴻策覺得比掙多少錢都實在。

05

李少萍

芳華育苔花

離開,是曾經堅定的目標;歸來,是義無反顧的抉擇。那通往山外的路啊,綿綿繞繞,你牽著一雙雙小手,執著向前。山間飛逝的時光,歲月流轉的芳華,只為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傲然開。

感動海南|淚目!這十個人背後的故事,讓無數人熱淚盈眶

李少萍是瓊海市會山鎮加略小學的校長,算上她,全校只有5名教師,教著30位學生。李少萍從小就知道,只有讀書才能走出大山。可是在2000年,得知加略小學缺少教師的消息後,她卻放棄高考,選擇回村當一名代課老師。18年來,她的工資低廉,生活不易,連丈夫出車禍也沒錢治療,卻捨不得離開學校。她是老師,也是校長,還是保姆。看著孩子們一個接一個走出大山,擁有美好的人生,是她最大的成就感。

06

張育明

春暉潤人心

一聲爸爸,半世情緣。殘缺的蓓蕾,開出世間最美花朵;善良的種子,種在所有人心田。終有一天,歷經風雨的海燕,也能翱翔浪尖之上,穿越人世情愁,勇敢向未來。

感動海南|淚目!這十個人背後的故事,讓無數人熱淚盈眶

2009年,河北人張育明在東方市參與中國海油項目建設,前往東方市光榮院找房子租時,意外見到了只有一歲的小海燕。因右腿殘疾,小海燕出生幾天後,就被父母遺棄在醫院。得知小海燕的情況,張育明和母親心生憐憫,天天到光榮院照顧。最初只是出於善意和憐憫,可是當小海燕漸漸長大,哭著拽住張育明衣角。辦理領養手續,張育明和母親為小海燕四處尋醫,十年後,小海燕已經可以站起來,在她的心裡,沒有撫養義務卻一直照顧自己的張育明就是她的親爸爸。

07

肖愛國

一諾踐一世

一諾千金十八年。你是真漢子,道義重擔肩上扛;你是好男兒,柔情撫慰孤老心。言忠信,行篤敬。你守住信義之美善善從長,也守住我們心靈最後的陣地。

感動海南|淚目!這十個人背後的故事,讓無數人熱淚盈眶

2000年4月2日,在海口服役的武警戰士孫曉明出外購買給養食品,不幸遭遇車禍。孫曉明的父親孫學安、母親龍淑芳,從山東老家榮成趕來海口。面對獨子的離世,母親龍淑芳情緒崩潰,陷入絕望。那時,孫曉明的戰友肖愛國心裡萌生了個念頭:“戰友就是兄弟,兄弟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以後我來做他們的兒子。”18年來,他賣房帶戰友母親去看病,儘管家庭陷入困境負債累累,也不離不棄。他說:“人,還是得講情義,講良心。”

08

張黑弟

孤境守初心

一道長長的石壩,護著幸福;一枚小小的徽章,刻著信念。寂寞深深,隻身望斷三江灣;白浪滔滔,身阻險情於無形。四十年無聲歲月靜趟,我們卻於無聲處,聽見一名共產黨員壯闊的誓言。

感動海南|淚目!這十個人背後的故事,讓無數人熱淚盈眶

在海口市三江灣大壩,63歲的張黑弟已經在壩上守了整整40年。壩上是孤單又危險的人生,壩下是400多戶居民的家園。2014年7月18日,颱風“威馬遜”席捲瓊島,多地水位告急,三江灣大壩隨時有潰堤的危險。張黑弟及時發出警情,壩下400多戶居民順利轉移,而他還在大壩上。大壩搖搖欲墜,他卻要守到最後一刻,以便能夠及時放水平衡上下游水位,“我是黨員,就算死在壩上,壩也不能垮!”

09

李波

深潛淨碧波

潛,再下潛。週而復始,樂此不疲。告別空氣,你看見大海的五彩斑斕;舍下世故,你沉入海底將美麗昇華。微弱的一己之力,是那多彩的海洋世界裡,你對大自然最深情的告白。

感動海南|淚目!這十個人背後的故事,讓無數人熱淚盈眶

三亞市民李波在經營一家戶外運動俱樂部,常常穿著潛水服下海。有時帶著遊客,有時則是孤身一人,潛入大海拾撿海洋垃圾。李波做了18年的義務海洋清潔工,每個月有一半的時間在海里撿垃圾,最多時3天撿了40公斤。孤身入大海,是危險的,他曾經被漁網纏到缺氧,也曾被捕魚設備割傷;為海換新顏,是值得的,看著一處處曾被汙染的珊瑚礁發出新芽,李波的努力有了回報。

10

鄭學勤

耄耋存志遠

每棵高聳的枝幹,都是你挺立的歲月,每片清晰的葉脈,都記錄你的深情。乳色的膠水,匯成大國足跡;多彩的果實,收穫大地希望。學之大者,為國為民。不老人生,寫就不老的傳奇。

感動海南|淚目!這十個人背後的故事,讓無數人熱淚盈眶

89歲的鄭學勤,還繼續奮戰在熱帶農業產業研究的一線。66年前,他來到海南,立志為祖國摘下“無膠國”的帽子。奉獻半生,中國一躍成為世界五大產膠國。可鄭學勤的使命卻沒有結束。他培育無核荔枝、尋找諾麗果、研究辣木,耄耋之年的老專家還在研究熱帶作物的路上,為了給農戶帶去新的致富途徑。

三沙海龜保護團隊

(年度特別緻敬團隊)

綠島護家園

碧波盪漾,南海情深。家在小島,國是中國。家國是祖輩浪尖耕海的艱險,家國是你們日夜巡護的足跡。大海隔不斷深情,酷日熾不融初心。銀灘點點,似是故人來;家園復美,笑看萬物回。

感動海南|淚目!這十個人背後的故事,讓無數人熱淚盈眶

三沙市七連嶼的沙灘上,上岸產卵的海龜曾經隨處可見。可是在缺乏保護的年代裡,海龜數量越來越少。2012年三沙設市後,一支由漁民組成的海龜保護隊成立。他們在艱苦的海島上守護海龜,忍受著孤獨和寂寞。他們救助受傷海龜,餵養剛出生的小海龜,精心保護每一窩海龜蛋。2014年54窩、2015年96窩,2016年152窩,2017年172窩,在三沙產卵的海龜數量漸漸增加。在他們眼中,大海是他們的家,也是海龜的家。保護海龜,就是在在保護這個共同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