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有的正身,有的辟邪,有的通灵,有的增运,最神秘的……

这个故事讲的是古镜。

故事是白公子讲的。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富不过三代”,说的就是创业容易守业难,不管再大的家业,只要连续出几个败家子,很快就败落了。

所以大家族都很讲究后人培养,家族每一代人,都有明确的定位,有人从商,有人入仕,有人做学问,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传承。

因为影视或者舆论的导向,好多人对于大族子弟,总有一些偏见,觉得他们坏且蠢。

我们客观分析一下,大家族拥有最好的教育、家事、传承、祖训,以及最严苛的家教,在这种长久的熏陶下,要变成一个坏且蠢的人,其实是很难的。

好多坏且蠢的二代,多是煤老板、第一批民营企业家的孩子,原本钱就不干净,父母也没啥文化,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出点儿问题也正常。

等到这批孩子长大了,有钱了,和大族联姻,用大族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后代,这个后代才能算大族子弟,这也是为啥三代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的由来。

行吧,又扯远了,我们继续说镜子的事情。

这大族除了常规的人才培养,还很看重风水。

好多人都说,越有钱,越注重风水,这是真的。

你去拜访一个企业家,问他如何白手起家的,他会给你讲一堆励志悲情的故事。

但是私下里,他喝多了,就会告诉你,屁的励志,全特么靠运气!

是的,运气,也是实力的一方面,在某些时候往往比实力还重要。

如何增运,那就要看风水了。

一个家族能否传承几百年,风水非常重要。

像白公子家,他父亲在南疆时就跟我说过,他们家的情况。

“他说,我姓白,是苏州人,祖籍在江东宜兴。

江东宜兴从明清两代开始,兴起了许多江南望族,像储、蒋、任、陈、吴、史、陆等大姓。我夫人家属于官林蒋氏,并不属于江东传统的望族,而是从徽州迁过来的。徽州人重科举,清代宜兴县城南门大人巷蒋萼家族,即徐悲鸿前妻蒋碧微女士(她家族为宜兴名门大族,始祖为汉代函亭侯),就是出自他们那一支。

中正(蒋介石)先生家,也是从宜兴迁移到奉化去,和我们算是一脉,一直都有走动。后来中正先生收复上海青红帮时,回乡筹款,也是我们家族主要支持。后来中正先生去台湾前,我们也先得到了消息,整个家族都迁到了南洋。

“我们家老宅,是苏州一座拥有好几百年历史的大宅院,据说在修建宅院的时候,有十八只仙鹤飞来,绕着宅院飞了三圈,所谓当时被称为白府花园。”

白先生当时很诚恳,如实说了家族情况,不过他还有一点没说。

那就是,当年修建宅院时的隐秘事情。

据白公子说,大家族修建祖宅,几乎是一个家族最重大的事情,可不仅仅是请分风水先生看看那么简单,要涉及到家族主要人的八字、运势、生意方向,以及时代走向等,都要综合考虑。

上好的风水宝地上建了祖宅,必有异相,像他们家的“十八仙鹤绕堂前”,就是古代著名的异相。

但是这个宅院修建完以后,还有一道很重要的工序:在宅院基石底下埋一枚古镜。

这一枚古镜,不光是镇宅的,关键是定风水的,要定住百年家族的“势”。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的就是这个“势”。

这个“势”怎么理解呢,中国人讲究“顺势而为”,说的就是这个往上走的趋势,这种运势,所谓大族都拼命想把家族勃勃的生机,旺盛的生命力,这种气运给留住。

这枚古镜,就是定势的。

所以古人,尤其是世家大族,对于古镜的追求之狂热,就可以理解了。

我问白公子:古镜最好的是那几面?

白公子一脸向往:那当然是上古十二面宝镜。

他说,上古时期,黄帝和西王母在昆仑山进行过一次密谈,这次密谈具体谈的什么,古籍上没有记载。

但是据《黄帝内传》记载,在会议结束后,黄帝铸造了十二面宝镜。第一镜宽一尺五寸,以后每镜递减一寸,第十二镜只有三寸。

这十二面古镜是做什么的,没有人知道,不过黄帝非常重视这十二面古镜,经常亲自在湖边磨镜。

有人说,这十二面古镜隐藏了黄帝和西王母的秘密协定,也有人说,这十二面古镜里藏着人类最大的秘密,还有人说,这十二面古镜隐藏着成仙之秘,那就没有人知道了。

这十二面镜子后面就遗失了,只有几面后世曾经出现过。

第一面古镜出现在周朝,周灵王有一个专门放置宝贝的宫殿,叫做“昆阳台”。

其中最闪耀的宝贝,是“渠胥国”进贡来的,有五尺的玉骆驼,六尺的琥珀凤凰,还有一枚“火齐镜”。

这面古镜高一尺五寸,持镜在黑夜看东西,亮如白昼,更神秘的是,你对着镜子说话,竟然能得到应答,据说是神灵口谕,被奉为可以通神的宝物。

周灵王末年,宝镜被盗,然后西周也迅速亡国了。

后人后来按照这把镜子的尺寸推算,应该是十二古镜中的第一镜,也是最大的一面镜子。至于这面古镜如何被“渠胥国”得到,那个神灵口谕又是什么,那就不知道了。

第二面古镜,为秦始皇的珍爱之物。

这面镜子对准人,能在镜中看到人的五脏六腑,有点儿现代医学X光的意思。

当年秦始皇召见大臣时,一面询问,一面用这面镜子照人,要是看见这人胆战心跳,就知道这人心里有鬼,当时就推出去杀掉了。

所以你看,心理素质不好的,还真不适合在秦朝做官。

后来秦朝亡国后,这面镜子就不知所终,项羽和刘邦都找过,不过没有找到。

不过在唐朝时,这面镜子又出现过一次。

当时有渔民在秦淮河上下网捕鱼,捞起古铜镜一枚,直径一尺长,这面镜子在水下反射光华,镜光与水波涌动,十分神奇。

那渔人捧镜子观看,却从里面看到了自己的五脏六腑,他吓了一跳,以为遇到了鬼,又把它扔到了河里。

后来上报给朝廷,才知道这面上古宝镜面世,皇帝立刻召集上千民众,千方百计打捞,却始终没有打捞上来。

据说它现在还沉在秦淮河低,这面古镜邪气太重,能吞万鬼,在秦淮河底积累了冲天阴气,后来金陵城才多出邪事,镇都镇不住。

第三把宝镜,是一面青金镜,出现在汉朝。

汉武帝专门为它修建了一座望蝉阁,高十二丈,上面就放了这面镜子。这镜子是辟邪的,凡有魑魅魍魉经过,被此镜一照,顿时露出原形,旋即死去,这是降妖的。

第四把宝镜出现在隋朝,被当时的御史王度收藏了。

这面古镜宽八寸,镜鼻为一只蹲伏的麒麟,环镜鼻分为龟、龙、凤、虎四个方位,四方外布有八卦,八卦外布有十二时辰,其外又有二十四字,绕镜一周,古朴大气。

按照尺寸推算,这是十二面上古古镜中的第八面。

这把古镜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王度说,这面古镜放在不透光的暗室里,立刻璀璨光明,可与日月争辉。

他有一个朋友,叫薛侠,拥有一把传说中的宝剑,左边纹理如火焰,右边纹理似水波,在阳光下,闪闪生辉,非常耀眼。

他听说王度的宝镜后,有些不服气,要用自己的宝剑和他比试。

他们各持异宝,进入一间密不透光的房间,王度拿出宝镜,镜面吐露光华,火光烈烈,而宝剑则黯然无光。

不过这宝镜有一个特点,不能见日月光芒,只要见了日月光辉,就会光芒全无。

这把古镜是做什么的呢?

据高人分析,这是镇压地下的邪灵鬼怪的,有些山体裂缝、天坑鬼洞有妖魅作怪,就带这把古镜下去,立时镇压。

所以一直以来,这把古镜都是盗墓者最渴求的,渴求不得,后世做了许多仿品,这也是好多盗墓贼背一面铜镜入古墓的由来。

白公子说完,就感慨了一下,说关于十二面古镜的故事,有史料记载,真实可信的,就只有这四把。

我问:那其他古镜都是做什么的呢?

白公子说,虽然其他八把古镜没有定论,但是大家猜测,每一把古镜都有不同的用处,有的照妖,有的杀鬼,有的通神,有的辨人,其他古镜应该也是这种,估计有的可以增运,有的可以寻宝,有的可以杀人吧。

我忍不住问:第一面镜子可以通神,是不是最厉害的?

白公子摇摇头:古人的思维啊,和现代人不一样,并不是越大越好,反而是越小越好。你没看过葫芦娃啊,最厉害的是七娃。

我问他:那十二娃古镜又是什么样的呢?

白公子没有回答,反而用一种怪异的眼色看了我一眼,说:你见过我父亲吧?

我点点头:见过啊!

他说:你不觉得,我父亲对你有点儿太好了吗?

想想也是,我一个浪荡汉子,年少轻狂,在南疆见了他,他不仅对我客客气气,用几亿的茶杯请我喝茶,坦诚交代家族底细,也跟我平辈相交,这确实有点儿过了。

我用眼神问他,莫非这里面还有什么隐情?

白公子叹了一口气:你也太小看我们大族了,我父亲这种人,从小受家族熏陶,怎么可能随便被一个狐女勾引,就远赴南疆?即便他自己愿意放弃一切,祖宗家法也饶他不得,按照我们祖训,离经叛道是要被活活打死在祠堂里的!

我忍不住问:那是为什么?莫非令尊觉得我未来必成大器,以后可以提携提携你!

白公子忍不住喷出一口茶水:这无耻之徒啊,我平时也见得多了,像你这样坦然受之的,我还真是第一次见。

我哈哈大笑。

白公子却又说回了古镜,他说最后那面镜子,他还真看过,因为镜子就在苏州一座千年道观里,秘密保存了几百年。他们家作为苏州的世家大族,也是很偶然才知道的这个秘密。

不过首任观主说过,这是别人的东西,他们道观只是代为保管,日后自会有人取,根本不让任何人看。

我大吃一惊:这种东西,还能有人提前几百年预定?

白公子点点头:这面镜子福缘太大,涉及到一缕天机,凡人别说持有,就是看一眼,都会折寿。所以即便在道观,也都是最大的秘密,只有每一任观主离去时,才会告诉下一任观主。

我忍不住说:还没想到这家道观还有这等宝物,事不宜迟,我们赶紧去赏玩一番,说不准这东西就在等我呢!

白公子忍不住笑了:你知道这面镜子是什么样的?

我问:什么样的?再厉害也不过是一面铜镜罢了!

白公子说:那还真不是铜镜,是一枚三寸长晶莹如玉的一块宝玉,据说是天尊的额骨研磨而成。

我忍不住问:那他们如何判断谁才是来取镜的真正主人呢?

白公子说:那是天尊的额骨,自然只有天尊才能取得。这等神物自己就会认主,而且它几年前刚被人取走了。

我大吃一惊:难道天尊降世了?

白公子点点头:这个人,你我都见过。

我更加吃惊了,难道他说的是马道长?

可是马道长只是最有可能成仙的人,这即便成仙了,也跟天尊差了十万八千里吧。

白公子说:我有没有跟你说过,三年前,在观前街,我见过一个姑娘,她让我给你带一句吗?

我神色有些黯然,点点头:于生一。

白公子:她当时说,去道观取一件留在这里几百年的东西。

我:……

白公子感慨:我父亲去南疆,也是因为她。我们家的事情,你也清楚,先祖自黄河大鼎里救了一个半鬼半仙的异人,后来在南洋发迹后,才和我母亲那一支联姻,成为真正的世家。

那个异人当时说,之所以指点我们,是因为他推算到我们家后人会有一点仙缘。

这点仙缘,可能要上千年才会出现一次,到时候所有隐世的高人、老怪物、半仙、恶鬼都会现世,他当然也会出现。他指点我祖上,也是结一个善缘,成仙路上,也许还有求助我们的时候。

那个异人最后留下了一句话,说那一点仙缘,都在这句话里了。

我赶紧问:什么话?

他说:天生仙胎,手持仙镜,镇白玉京,开成仙路,昆仑鬼窟开,万佛朝圣来,一缕仙尘,鸡犬升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