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賽道就位,格力肩負創新賦能中國造新使命

眾望所歸,塵埃落定。1月16日,格力電器臨時股東大會和董事會先後在珠海總部舉行,董明珠順利連任,繼續擔任格力電器董事長並被董事會續聘為總裁,開啟了自2012年執掌格力以來的第三個任期。

新賽道就位,格力肩負創新賦能中國造新使命

在格力發展的關鍵節點,董明珠繼續高票連任,顯示了這家中國製造標杆企業持續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這也意味著,身為中國製造代言人的董明珠,正式在格力新時代發展的賽道上就位,繼續承擔起以創新賦能中國造的使命。

很長時期以來,董明珠是否能夠連任,一直廣受社會關注。人們對她充滿期待,當然也有人對她抱有懷疑。作為傳統制造企業,格力是否還能保持高速增長?董明珠帶領格力開啟的多元化發展之路,能否走得通順?在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大時代,格力能否還有新作為?伴隨著董明珠的連任,這些問題的答案將逐漸清晰。

今天的中國,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從世界工廠到全球市場,中國製造在深度調整中爬坡過坎。前不久,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中,“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被放在了首位,強調“要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

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如何闖關前行?格力無疑是一個堅定的探路者,而董明珠是其領路人。她的連任,是股東們對格力過往高質量發展的肯定,同時也寄託了大眾對格力未來高質量發展的期望。

自2012年董明珠擔任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之後,格力在營收、利潤、分紅、納稅等方面都實現了持續增長,相比2012年之前的總和呈倍數增長。格力的高速增長,依靠的不是投資併購形成的規模效應,更不是降價促銷衝業績,而是實實在在的自主創新,激發內生動力,提升發展質量。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這給中國的製造業提出了新的目標。當下,中國先進製造業提質升級衝刺“世界級”,製造業大而不強特徵依舊存在,核心痛點表面上是缺“芯”,本質上是“缺新”和“缺心”。

“缺新”,即“缺少創新”。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激活經濟內生動力的核心關鍵,自主創新是唯一破解之道。董明珠是堅定的創新者,“依靠引進不可能成為領軍者,創造才能改變世界”,這是她的信仰,也是格力自主創新的宣言。在董明珠帶領下,格力堅定走自主創新發展之路,依靠自主研發,格力從家用到商用全面掌握核心技術,兩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格力大力加強自主人才培養,全面實現製造數字化、產品數字化、服務數字化,不斷滿足全球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缺心”,即“缺少信心”。作為中國製造的代言人,董明珠的連任不但是格力實力的見證,更是其信心的表達。2015年,格力就自信地提出“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經過3年耕耘,格力核心科技水平持續提高,質量體系更加完善,產業結構不斷升級,目前已經成為一家多元化全球型工業集團。“我們不怕困難,同舟共濟,攜手同行。既然我們已經放飛了夢想,就要勇敢地去搏擊天空”。董明珠始終是這樣一個信心滿滿的人,她的自信自強,是格力前行的力量,更是中國製造崛起的底氣。

“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一個關鍵,製造業的核心就是創新,就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必須靠自力更生奮鬥,靠自主創新爭取,希望所有企業都朝著這個方向去奮鬥。”新時代,新徵程。面向未來,董明珠和格力都肩負以創新賦能中國造的新使命,選擇了繼續以一種捨我其誰的勇氣與擔當再次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