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兩癌篩查進入智能時代

基層取材,AI+雲診斷,手機收報告

1月20日上午,由湖北省婦聯湖北省衛健委主辦的2019·中國人工智能宮頸癌篩查新技術研討會在武漢光谷生物園召開,中國婦幼保健協會會長陳資全,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於小千,湖北省婦聯副主席王保舉,湖北省衛健委副主任姚雲,湖北省衛健委婦幼處處長張全紅等各級相關領導相繼陳述彙報,圍繞到2020年實現貧困婦女兩癌,宮頸癌,乳腺癌的人工智能篩查目標,展開學術研討,重點探討湖北省宮頸癌篩查扶貧項目的成功經驗和湖北模式的可行性及推廣工作。

湖北的模式主要由蘭丁高科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替代人來完成初篩的技術為廣大農村婦女貧困婦女服務。基層採集的樣本細胞診斷由大數據雲平臺自動完成,細胞病理醫生只需要在雲平臺上進行少量複查工作,受檢者便可用手機在家接收診斷報告……這種由蘭丁高科開創的婦女兩癌篩查新技術,在2018年惠及80萬湖北農村婦女。這預示著湖北兩癌篩查智能時代的開啟,也將世界人工智能介入防癌篩查代入新的紀元。

將人工智能運用到宮頸癌篩查,核心在於:在政府的統一監管下,基層取材,AI+雲診斷,手機收報告。鄉鎮衛生院用“身份證讀取儀”完成受檢人信息錄入,採集宮頸標本後,與專業物流人員交接標本,再送至蘭丁人工智能中心實驗室。專家可不受地域限制直接到蘭丁雲平臺上做質控,人工智能診斷報告通過手機達到受檢婦女手中,篩查項目管理部門也可在手機上動態監測篩查進程和隨時解決問題。

湖北兩癌篩查進入智能時代

(湖北省婦聯、衛健委領導介紹經驗)

湖北省人工智能宮頸癌篩查,融合智能化、信息化、數據化、網絡化等多種現代化技術,不僅解決了我國農村因缺乏技術專家而無法有效開展宮頸癌篩查這一難題,顛覆了世界延續至今的人工癌細胞診斷方法,還讓各級管理部門也可以通過雲平臺提供的篩查管理軟件時刻監控篩查的流程及結果,提高基層宮頸癌篩查的質量控制水平。2019年伊始,國家央級媒體《中國人口報》頭版頭條發出了“湖北:‘兩癌’篩查智能化”的時代強音。報道了2018年湖北省婦聯和衛健委敢為人先,為湖北貧困婦女大膽創新,採用人工智能技術為80萬湖北農村婦女進行宮頸癌篩查的事蹟。

據瞭解,由湖北省政府於2018年啟動的80萬貧困婦女宮頸癌篩查項目,由湖北省婦聯和衛健委通力合作,採用政府採購招標手段,大膽選用人工智能技術,融合了政府與社會的優勢資源,明確了各自的分工。

湖北兩癌篩查進入智能時代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領導發言)

該項目覆蓋82個縣,600個鄉鎮衛生院,通過智能篩查客觀精準的得出以下篩查數據:宮頸細胞學陽性檢出率為4.93%;宮頸陰道鏡/活檢覆檢率80%超過;宮頸癌前病變檢出率309/10萬;宮頸浸潤癌檢出率為24/10萬。這一系列數據引起了國家相關領導的重視,時任國家婦聯主席宋秀巖,國家衛健委婦幼司秦耕司長和宋莉副司長分別專程蒞臨蘭丁考察調研。

目前,蘭丁“AI+雲診斷技術”已獲得中國、美國、歐盟的臨床應用許可證,並已進入海外臨床市場。2019年,在中國銀行股東的支持下,蘭丁公司將投資1億元人民幣,與各級婦聯、衛健委通力合作,在全國建立十個省級人工智能宮頸癌篩查中心實驗室。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於小千高度肯定了湖北模式的積極效果,並提出在專家層面做進一步的研究,在條件成熟的省先行,並與衛健委婦幼司,全國婦聯的相關機構緊密聯繫,從國家層面推動兩癌篩查工作的具體落實,為全國婦女的健康做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