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批“料理包”快餐,國人的食品安全該何去何從

今天在網上有一則新聞盡收國人眼球,令人噁心嘔吐,唏噓不已。每日生產四十萬份的“料理包”快餐,這些快餐無論都是以什麼樣的銷售方式,都銷去了哪裡,最終矛頭都指向了老百姓。也就是每天就有四十萬的人吃著今人作嘔的垃圾食品。

痛批“料理包”快餐,國人的食品安全該何去何從

視頻中是合肥一家快餐料理包的生產廠家。叫做“槓崗香”,小編在五六年前就打聽過這種快餐模式,也與此廠家的銷售經理有過一些對話,當時就大致瞭解了這種“料理包”的生產原理。他們集中採集大量的不合格肉類,主要以牛肉、豬肉和小龍蝦為主,這樣成本就會很低,這些肉類全都是冷凍食品,經過廠家的“微加工”(當時那個經理給我講的是引進國外一流的真空技術,食品生產鏈。),加工好的料理包又會回到凍庫保存,最後以包裝袋的模式批發給代理商,大多數代理商都是餐館的老闆,對於這些老闆來說,這種餐飲模式簡直就是福音,低成本進貨再售出去便可以賺取可觀的差價,不需要任何的技術含量,只需要將料理包連同包裝袋一起放入開水中,五分鐘便化凍可食。隨著外賣行業的發展,大部分這種商家都不會在臨街門面經營,只需要找一個偏僻的地方便可以在外賣平臺上經營,省去了高額的房租費和裝修費。

痛批“料理包”快餐,國人的食品安全該何去何從

這背後引發的問題令人深思,這難道就只是生產商的問題嗎?從凍貨批發商開始,然後是生產商,再到餐飲店,甚至到外賣小哥(這個就有點無辜了,畢竟只是打工的),誰不知道這些東西到底有多骯髒,這些食品不僅是不合格肉類、冷凍食品、還是大量的防腐劑食品。這一層一層都是怎麼來的?這些銷售鏈個個昧著良心賺著黑心錢,只有無辜的老百姓被矇在鼓裡。視屏中,一位孕婦在外賣訂單上備註“孕婦吃的,少給辣。”,即便是這樣,那個商家心裡無動於衷,依然將這種垃圾食品送到客戶手裡,他們的心裡會有一絲隱隱作痛嗎?不會!!!

痛批“料理包”快餐,國人的食品安全該何去何從

那麼為什麼這種垃圾食品會盛行在這個時代。隨著人類的生活步伐越來越快,很多上班族,家庭主婦都圖方便,不願意將時間花費在吃飯這件小事上。我問過很多外賣小哥,為什麼這種食品銷量這麼好。他們的回答是:

“很多傳統餐館炒菜太慢,客人等的時間長了,久而久之就不會點傳統炒菜了”

“我們最喜歡送的就是這種外賣,出餐快,我們送的也快,客人也喜歡”

“我們每天看著商家操作,知道是冷凍食品,都不願意吃,可是客人不知道啊。”

痛批“料理包”快餐,國人的食品安全該何去何從

這就是傳統餐館漸漸沒落,“料理包”快餐盛行的原因。醒醒吧國人,不要被雜亂無章的生活矇蔽了雙眼,那麼多年輕人死於各種疾病、胃癌,難道真的只是加班、方便麵導致的嗎?難道還不夠發人深思、引以為戒嗎?您的身體就那麼不值錢嗎?

痛批“料理包”快餐,國人的食品安全該何去何從

很多人開始沉思了,自己做飯沒時間,通常都是點外賣,只要不太難吃、價格又挺公道就行。那麼怎麼辨認你點的外賣是不是“料理包”快餐呢?這裡提供一點經驗供大家參考。

痛批“料理包”快餐,國人的食品安全該何去何從

一、凡是什麼小龍蝦快餐,都屬於料理包,小龍蝦的產量並不高,而且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特別是你點的小龍蝦全是肉,這不合理,小龍蝦本身就不適合經常吃,如果實在想吃,就在龍蝦季節來臨的時候邀上三五好友去大排檔燒一份油燜大蝦配上扎啤吃個幾次就好。

痛批“料理包”快餐,國人的食品安全該何去何從

二、凡是你點的快餐裡面,肉類裡沒有絲毫綠色蔬菜的,基本都屬於料理包。料理包也是有原理的,經常只會用單調的肉類燒製而成,青色蔬菜不能冷凍,一旦放時間長了就會變色。所以大多數“料理包”快餐的模式就是“純肉+配菜+鹹菜”。

痛批“料理包”快餐,國人的食品安全該何去何從

三、主菜分量特別少的,所有的料理包都是3到5兩,因為是批量燒製而成,裡面肉不會太多,大多都是伴有大量的湯汁(所以特別下飯),這些湯汁油多顏色深,經常吃對身體有害無益。

痛批“料理包”快餐,國人的食品安全該何去何從

這些建議不能以偏概全,但是為了您的身體著想,還是少吃為妙。雖然現在快餐行業五花八門,別具心裁,但是我相信未來餐飲行業一定屬於那些具有“匠心”精神的手藝人。最後希望那些無良商家能夠良心發現,連自己都不願意吃的東西就不要再殘害千千萬萬的同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