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考試,只需要掌握三個解題技巧,語句排序題一分不丟!

語句排序題在公務員行測考試中所佔分值並不高,但是好在複習它也不用花多少時間,只要你看完這篇文章,語句排序題的2~3分就能全部拿下啦!

公務員行測考試,只需要掌握三個解題技巧,語句排序題一分不丟!

語句排序題一般會給出6個句子,要求考生根據其中的邏輯關係進行重新排列,雖然難度不高,但是解題技巧還是要掌握的。

公務員行測考試,只需要掌握三個解題技巧,語句排序題一分不丟!

結合選項判斷首句

在給句子排序時,很多時候,給出的四個選項可以帶給我們一些提示信息,尤其是在判斷哪一句為文段首句時。

比如,當四個選項的首句只出現了兩個序號,像①①②②這種形式,即A、B項將①作為首句,C、D項將②作為首句,那麼我們就可以知道,文段首句一定在①和②之間。

這時候,我們可以讀一下這兩句話,判斷哪一句更適合作為文段首句。有些句子是確定不能作為段首的,那麼就可以將這個選項排除。

通過判斷首句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難度,排除干擾項適合作為文段首句的形式:

①背景鋪墊(時間、地點狀語;隨著…的變化/發展等);

②觀點援引(正如xxx所說;xxx曾說過等);

③設問句。

不能作為文段首句的形式:

①結論性表述(因此、所以、於是、可見等);

②搭配使用的關聯詞中的後半個分句(“不但……而且……”中“而且”引導的句子;“既……又中“又”引導的句子等);

③代詞(這、此、他、它等);

④反面論證(否則、不然等)。

公務員行測考試,只需要掌握三個解題技巧,語句排序題一分不丟!

學生考試用的答題卡

尋找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

在結合選項判斷首句的同時,還需要從給出的幾個句子中找到一些信息來判斷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得出最優化的排序。考生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人手:

①關聯詞搭配——如果幾個句子中都有關聯詞出現,將搭配使用的關聯詞排列在一起,確保關聯詞使用正確且與句子邏輯關係相符。

②時間空間順序——如果幾個句子中有年份、日期、時間狀語等,將時間按順序排列;如果幾個句子中有空間、方位等,按照事物正常發展順序進行排序。

③重複詞語——若發現某兩個或多個句子中有相同的詞語重複出現,那麼證明這幾個句子在討論同一話題,緊密度較高,為了保持主體話題的連貫一致,應排列在一起。

上述三種屬於比較明顯的排序標誌,如果在題目中出現,優先使用可以有效降低題目難度。還有些難度較大的題目,可能從這幾個角度都沒有辦法入手,那麼大家只能從正常的思維和表達方式、話題連貫性和緊密度上進行排序了。

公務員行測考試,只需要掌握三個解題技巧,語句排序題一分不丟!

不同的大腦兩側概念

語句排序規則

①根據事理邏輯排序。按照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或自然規律排序,比如先落葉後凍冰,先開花後結果;

②根據句式一致排序。兩個句子分別由同一個詞語引導,可以構成相同句式,那麼這兩個句子應該緊密銜接;

③根據話題推進排序。一個句子由開頭的舊話題引出末尾的一個新話題,下一句話往往會接著這個新話題闡述,再引出下一個新話題,以此類推,以實現表達上的銜接和連貫。因此一句話末尾的話題如果和另一句開頭的話題相同,那麼這兩句話往往緊密銜接(如果是複句,可能會出現多個話題,需要注意話題銜接的先後順序);

④根據代詞指代順序。代詞在句中起復指作用。當某句中出現代詞時,要根據語義找準它所指代的對象,那麼這個對象所在的句子與代詞所在的句子一般是緊密相承的;

⑤根據認知順序排序。按照人的一般認知順序排序,比如由概括到具體,由整體到局部,由主要到次要,由現象到本質,由原因到結果,由特點到用途,由背景到概念,由概念到其他屬性等;

⑥根據時空順序排序。如果給定的語句中有表示時間或地點的詞語,可以根據時間推移或者空間轉換的順序排序;

⑦根據行文脈絡排序。有些題目還可以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觀點—論證觀點—重申觀點”“正向授引提出觀點—反面論證”等行文思路排序。

想看更多公考乾貨,請持續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