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Salon|旅美华人陈韶康:用建筑致敬人文

人物Salon|旅美华人陈韶康:用建筑致敬人文

Chris Chen

陈韶康

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硕士

伯克利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学士

MWC韶康室内设计创始人

Chris拥有二十余年大型高端建筑、室内设计经验。曾于纽约、三藩市、加利福利亚等多家国际知名建筑事务所任职,后担任Yabu Pushelberg(雅布&普歇尔伯格)室内设计公司亚洲区项目经理。

人物Salon|旅美华人陈韶康:用建筑致敬人文

人物Salon|旅美华人陈韶康:用建筑致敬人文

他遵从三⼤设计原则:

设计融合⽣活⽂化原则;可持续性设计原则;

超出预期的体验原则。

缘起算命

谈起与建筑的结缘,Chris的妈妈曾经带他去算过命,算命先生说他将会在房地产领域大放异彩。所谓奇门八遁之术,信则灵,不信则无,但师傅的一番话,一直长存于Chris的脑海中。

读书的时候,他曾经尝试选修医生和律师课程,却发现自己怎么也吃不透那些难懂的病学、法理,让他深深迷恋的是钢筋水泥塑造的实体空间感。当时同学们都热衷于在书本随意涂鸦作消遣,而他记忆里的大部分时间都停驻在建筑练习与设计案例之间。好像宿命般,他考入了伯克利大学建筑系,建筑职业生涯就此开始。

袭承人文

成长于多元文化碰撞的美国,他掌握最先进的设计理念,知道世界的脉动与思考所在。在进行创作之前,Chris会理清自己的设计作品对待都市中人与环境的态度,这也决定了他后来的思考方向——从人性出发。

西方文化的教育并没有将Chris完全“同化”,成长于华人家庭中,中国传统文化依然植根入髓。Chris相信设计源自文化,但又不想受制于传统文化,每个作品都应该是推动文化滚轮转动的力量之一。因此,他希望能将传统的老旧东西,结合先进的西方处理手法,创作出具有现代特色又文化意浓的作品。

归根广州

海外摸爬滚打多年,华人身份让Chris重新思考了自己的定位,他决定回到中国。他选择了一片不曾居住过的“故土”落脚——广州,那是他外公外婆曾经生活的地方,也最能接触华侨文化的“根”。

第一次踏上广州的土地,他的目光便被爱群大厦吸引。爱群大厦曾以设计新颖、设备先进而闻名海外,刚落成之际,也正是广州经济最繁华、中外文化交融最深的时候。

人物Salon|旅美华人陈韶康:用建筑致敬人文

人物Salon|旅美华人陈韶康:用建筑致敬人文

无独有偶,Chris意外地发现广州东山口一排排的小红砖洋墅,均出自设计爱群大厦的建筑师之手。他决定在这里创立自己的工作室。

在历史遗迹中工作,保护广州建筑文化的使命感也油然而生。Chris也有着梦想与憧憬,希望能给广州的建筑历史添上美好的一笔,并一步一步的往自己的理想方向前行去。

发启灵感

最好构想与灵感的发启,来源于沟通,互相的信任能激发出许多新意。Chris认为设计者一定要有体贴的心,先为对方想,再是融合个人想法。

Chris很喜欢旅行,去看看不同国家的建筑,是怎么将文化、气候以及其他物理因素融合进一砖一瓦中。旅行过程中不断的自我思考,常常能给他带来新的感悟。而对生活的敏感观察,以及参与艺术展览,也都给他能提供灵感刺激与思考挑战。

他把每个项目都看成做陶艺,从和泥巴到烧制出炉,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才能把一件成熟的作品完整的呈现出来,并接受文化与社会的检验。

作品欣赏

<56 Leonard>

人物Salon|旅美华人陈韶康:用建筑致敬人文

人物Salon|旅美华人陈韶康:用建筑致敬人文

56 Leonard是我在纽约工作时候的项目,那时候是跟负责北京鸟巢设计的Herzog& DeMeuron一起负责的。可以说是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项目。

里面大概有140多个房间,客户要求所有的房子不能在一个平面上,于是我们一起设计出了这样的像积木一样的外形。这是特别困难的一个设计项目。但最后还是用“水滴石穿”的精神把它完成了。

人物Salon|旅美华人陈韶康:用建筑致敬人文

人物Salon|旅美华人陈韶康:用建筑致敬人文

人物Salon|旅美华人陈韶康:用建筑致敬人文

我在雅布就任的时候,有负责广州W酒店的设计。当时大部分酒店的设计风格受香港设计师的影响,或多或少会互相模仿。而W酒店非常现代化,当时没有多少人看过这种设计风格,它落成以后可以说打破了中国传统酒店的设计思路。

人物Salon|旅美华人陈韶康:用建筑致敬人文

人物Salon|旅美华人陈韶康:用建筑致敬人文

我的工作室就像我的孩子一样,跟我的团队在一起非常开心,他们像我的家人一样,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

*以上设计作品版权归MWC工作室所有

人物Salon|旅美华人陈韶康:用建筑致敬人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