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早期存在的四個邦國,存在於夏王朝之前,與古埃及文明媲美

“夏商周,堯舜禹。”在大多人心目中,中國第一個國家形態意義上的朝代應該是夏朝。而之前的一些華夏文明應該是部落形式。其實並非如此,中國古代國家經歷“邦國——方國——王國——帝國”四個階段。因此,在夏朝之前應該稱之為邦國林立的多元性,到最後才發展成為我們所知的一元。

而根據近些年考古發現,華夏早期國家,存在了四個比較重要同時也無比神秘的邦國。這四個邦國大大推動了中國歷史文明進程,由多元快速進入到了一元時代。與此同時,我們中國的“中”字,最初起源也是起源於邦國。

古代早期存在的四個邦國,存在於夏王朝之前,與古埃及文明媲美

一、石家河邦國。

石家河邦國處於青銅器時代,距今越有4600年,當時已經發展出了城邑和宮殿,大約可居住三四萬人。

石家河邦國有著濃重的文化特色,比如該邦國的陶器大部分都為黑色,以及少量紅色陶器。並且有著濃重的宗教色彩,這一點從湖北博物館存放的人首玉可以看出,石家河先民尊奉神和巫師。

直到四千年前,中原軍事集團南征,石家河邦國在血腥的邦國爭霸中,慘遭滅國,其文明成就匯入了多元化的中華文明歷史長河中。

古代早期存在的四個邦國,存在於夏王朝之前,與古埃及文明媲美

二、良渚邦國。

良渚邦國主要分佈在長江下游太湖流域,其形成的良渚文化代表了中國史前第二次玉文化頂峰。

毫不誇張的說,中國文明的曙光就是從良渚文化開始升起的,隨後達到了史前文化高峰。

而良渚邦國所形成的良渚文化可以與同時期的埃及和兩河文明相媲美,對中華文明的影響不可估量。

古代早期存在的四個邦國,存在於夏王朝之前,與古埃及文明媲美

三、石峁邦國。

石峁邦國據說是皇帝部落後人建立,是夏早期規模最大的邦國,很有可能是夏早期中國北方的中心,僅僅遺址就超過了四平方公里。而遺址的發現,代表探尋中華文化起源又多了一個窗口。

但是,並沒有在遺址中發現象徵王權的器物,很有可能屬於從屬地位邦國。

古代早期存在的四個邦國,存在於夏王朝之前,與古埃及文明媲美

四、陶寺邦國。

陶寺邦國在當時基本上可以用“國上之國”或者“萬邦之首”形容。在陶寺中期的王墓遺址中,放置著一根漆杆,最後研究表明,這是測日影立中的圭尺,這項發現,說明當時的政權更迭是以圭尺的“中”為象徵。而圭尺的“中”標誌著地中位置,能夠體現君權神授思想。這也是中國的“中”最初起源。

並且,陶寺邦國時期已經有了牙璋。《周禮·春宮·典瑞》中記載:“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如此還不明白,我們可以把牙璋理解為虎符,只不過牙璋算是虎符的前身。

古代早期存在的四個邦國,存在於夏王朝之前,與古埃及文明媲美

​後來因為天氣變冷,石峁邦國南下,攻下了陶寺的都邑,並且屠殺了陶寺的貴族,開始建立自己的統治,這也是夏王朝的早期建立。

由此開始,中國方是從邦國這種多元時代,進入到國家意識形態的一元時代。不過石峁邦國攻打陶寺邦國這些並沒有在史書上有明確記載,是根據遺址考證得出。

但不管怎麼樣,這些存在於華夏曆史中的輝煌邦國,作為一名國人,絕對不能忽視。也正是因為這些多元邦國文化,才最終促成了華夏文明的進步與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