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巨亏的纽瑞滋奶粉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被市场监管局处罚!

打开纽瑞滋官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纽瑞滋和中牧集团(全称‘中国牧工商集团有限公司’)”的标语,这家“华人创立”的奶粉企业,如今高举“中牧集团”的旗号。

陷入巨亏的纽瑞滋奶粉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被市场监管局处罚!

不知道作为纽瑞滋创始人的刘宁,到底是怎么想的?!

“纽瑞滋被公众熟悉,也是因其假洋鬼子的身份,刘宁还专门对此作过回应;不过,当年所谓的假洋鬼子有很多,如今有些则成功洗白了,还成为了国际企业;但是,纽瑞滋如今还要到处打着中牧集团旗号,为自己保驾护航,这就显得纽瑞滋管理层在能力上缺乏底气了。”一位乳企人士告诉《五谷财经》,与其他行业不同,奶粉销售是一个精细活,销售好坏与企业背靠谁没有直接关系,何必舍本逐末?!

实际上,如今央企入股奶粉企业的案例趋多,比如中信基金入股澳优乳业,长城国融与贝因美达成战略合作。

“这些奶粉企业也会借此进行宣传,但不会像纽瑞滋这样四处打着股东旗号进行营销,”上述乳企人士直言,澳优乳业在产品传播上,都在突出每个产品的品牌力,从不会借着中信的旗号,这才是真正优秀的奶粉企业,“难道你打着股东旗号宣传,渠道和门店就愿意多打款了?消费者就更愿意买单了?刘宁还是好好思考思考这个问题吧!”

尽管背靠中牧集团,但是,纽瑞滋并不能借此“躲在避难”,一旦触犯有关规定,依然还会遭到处罚。

日前,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对纽瑞滋(上海)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处罚,理由是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决定书文号:沪监管浦处字(2018)第152018012032号,最终罚款9万元。

陷入巨亏的纽瑞滋奶粉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被市场监管局处罚!

“你百度一下就会发现,不少关于纽瑞滋虚假宣传的旧闻仍在网络上,说明这家奶粉企业在虚假宣传上是有着历史传统的,”上述乳企人士告诉《五谷财经》,此次纽瑞滋被有关部门处罚,是一件好事儿,为纽瑞滋以及刘宁等管理人员敲醒了警钟,即背靠谁也没用;

同时,也提醒奶粉同行,在广告宣传上,务必恪守职业操守,并要合法合规,否则就会遭到“当头棒喝”。

据悉,纽瑞滋之所以青睐“中牧集团”这个股东,与其“出生背景”不无关系,当年,由于华人创立的纽瑞滋只针对中国市场销售,被批是“假洋鬼子”,更被人戏称为“中国特供奶粉”。

“纽瑞滋是华人创建的品牌,销售的是原装进口产品。”纽瑞滋CEO刘宁亲口说的这句话,至今在网上流传着。

基于此,被中牧集团“招致麾下”的纽瑞滋,似乎觉得自己“不一样了”,总喜欢打着“中牧集团”进行宣传。

“从出身和背景来说,三元奶粉和光明奶粉都很厉害,但是,从业绩上来看,三元奶粉和光明奶粉在行业里,根本排不上什么名次,这也再次说明卖奶粉拼的不是爹,纽瑞滋管理层似乎没有搞明白这个道理。”一位乳业资深媒体人士表示,最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个别奶粉企业喜欢结交乳业伪专家,并与乳业伪专家推荐的公关公司合作,找几家非主流媒体发稿,以为这样就能“万事大吉”,熟不知奶粉企业“花了钱还打了水漂”,这也说明个别奶粉企业眼界太窄,容易被忽悠。

数据最有说服力!

《五谷财经》获悉,2017年,纽瑞滋销售总额不过1.1824亿元,利润总额却为负数,约为-3892万元。

陷入巨亏的纽瑞滋奶粉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被市场监管局处罚!

有意思的是,这个事情此前曾被报道过,但是,报道出来之后,纽瑞滋就紧急将这个业绩数据从工商部门“撤下了”;不过,《五谷财经》早就截图备案了!

尽管处于巨亏之中,但纽瑞滋的野心可不小!

据报道,纽瑞滋计划全面布局乳业中高端市场,未来还将推出有机奶粉和羊奶粉系列,同时,力争在全国一批重点城市市场跻身主流品牌阵营。

不过,配方奶粉新政实施之后,市场份额开始向主流品牌集中,因此,像纽瑞滋这样“不上不下”的奶粉品牌,发展前景难言乐观。

在阿拉小优董事长李茂银看来,越是标准化的产品、越是知名品牌的销售越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乳业资深专家王丁棉则向《五谷财经》表示,目前前十名的企业已经占据80%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其他一百多个品牌在争夺有限的空间。

今年是奶粉配方制新政真正实施落地的第一年,因为有相当多产品名称以新面孔出现,经销商、婴童店及消费者都需要有个适应的阶段,加之新旧版奶粉在市场上的纷争,今年的奶粉市场会有扑朔迷离。

基于市场压力,会有更多的厂家推出高端产品且将成为一个趋势,从而拉高了奶粉的整体售价。

从某种意义上讲,配方制新政无法遏制奶粉价格,反而被拉高,消费者为此将支付更多的消费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