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行為學》|你真的夠理性嗎?

《怪誕行為學》|你真的夠理性嗎?

關於作者

丹·艾瑞里,美國認知心理學和商業管理雙料博士,年僅31歲就成為了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著有經典作品《怪誕行為學》,《紐約時報》的暢銷書,得到了多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讚賞和強烈推薦。

關於本書

很多人在生活中,可能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本來你今年拿了10萬年終獎,心裡還挺高興,結果聽說其他人都拿了11萬,瞬間就覺得很委屈;比如為什麼沒人問津的黑珍珠,和其他價格昂貴的珠寶放在一起的時候,身價就能夠一下子上漲數十倍?還有,為什麼人們會為了不值一提的贈品,排長隊?

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其實都蘊含著經濟學、心理學甚至社會行為學道理。這也是今天這本《怪誕行為學》要和你說的事。這裡的“行為學”指的就是“行為經濟學”,也是經濟學中的一個分支,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人的經濟行為。傳統的經濟學假定人們都是理性的,而行為經濟學卻恰恰指出了人“非理性”的一面。行為經濟學這門學問,其實已經存在了好幾十年,但一直不受重視,直到2002年,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和經濟學家弗農·史密斯,憑藉行為經濟學,拿下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這才讓行為經濟學真正走進公眾視野。人們才開始正視:原來人在很多時候,是非理性的。

《怪誕行為學》|你真的夠理性嗎?

人在什麼時候會產生非理性行為?最常見的情形,就是當人們以為自己在佔便宜的時候。比如說很多商家經常推出“第二瓶半價”的活動,一看到這幾個字,很多人本來只需要買一瓶飲料或者一罐薯片,往往就會把手伸向第二瓶。有便宜不佔,豈不是虧了?但冷靜下來,你會發現:原來要的只是一瓶,結果卻花了一瓶半的錢。

為了說明“非理性”的傾向有多可怕,作者特別告訴我們一件事:1993年,美國聯邦證券委員會第一次強制要求,上市公司必須公佈高管薪酬。本來是想通過這個舉措,讓公眾監督,然後把高管工資打壓下去。要知道,當時高管們的平均薪酬已經是普通工人的131倍了,這樣很容易引發社會矛盾。但沒想到,這個舉措適得其反。各位高管們,原來不知道同級別的薪酬,這一公佈就有了比較,開始攀比,這是一種非理性的攀比。結果反而導致了高管整體薪酬水平的上升。目前為止,他們的平均收入已經是普通工人的369倍,是公開前的3倍還多了。

還有一種常見的“非理性行為”是:人很容易被第一印象影響。怎麼理解呢?舉個動物界的有趣現象,那就是:小鵝在破殼出來的一瞬間,會把出生第一眼看到的生物當做親媽,一直跟在屁股後邊搖搖擺擺。想想看,你身上是不是也有這種情況?是不是有時候,也會把第一印象當做比對尺,來給之後遇到的同類產品定價。

在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就是:第一次接觸到的東西的價錢,往往會影響到你對同類產品價格的接受度。比如說,如果你第一次接觸到的咖啡僅僅是5塊錢一杯,要是再看到15塊一杯的咖啡,就很難接受。但如果你根本不知道咖啡多少錢,也不會在意這件事。因為沒有這個比對尺,你也就不會渴望與過去的經驗保持一致。就像你習慣了15塊錢的咖啡,再遇到同樣價錢的咖啡,在掏錢的時候也就不心痛了。

作者就此指出,人的選擇未必是真正偏好或者需求大小的反映,也未必能準確反映這些產品的使用價值。換句話說:決定行為的,很多時候是人對某種“標尺”的記憶,而不是真正偏好。

《怪誕行為學》|你真的夠理性嗎?

怎樣避免“非理性”對生活產生的負面影響,做個明智的人?在這裡,作者提到了一個詞,叫做“預先干預機制”。什麼叫“預先干預機制”呢?其實就是給自己畫一個底線,設定一個獎懲機制。比如不論是上班還是上學,作業和工作任務都會有一個截止時間。這就是一種“預先干預機制”。可就算這樣,由於自我控制困難的存在,很多人還是會一再拖延。那怎麼辦?那就退一步,選擇一種模式幫助你實現這種“預先干預機制”。比如說,當你決定把每月工資一部分存起來,避免月光,但可能控制不住剁手。那就選擇某一種理財計劃,在發工資的時候直接從賬戶里扣除,存入理財計劃。

當然,僅僅有“預先干預機制”還是不夠的,那麼在無所不在的商品社會中,遇到具體的交易,該如何避免“非理性“呢?作者在這裡特別提出一個建議,那就是:時刻警惕“價格安慰劑效應”。什麼叫“價格安慰劑效應”呢?作者和他的同事,就做了一個特別的試驗:他們找了一批志願者,來測試某種所謂“新型止痛藥”,其實這種止痛藥不過是VC膠囊。實驗人員告訴第一批志願者,這種藥一片就要2.5美元,讓志願者先接受電擊,然後再吃藥後被電擊,幾乎所有人都說:吃了藥就沒那麼痛了。輪到第二批志願者時,作者把宣稱的價格降到了10美分,也就是幾乎是免費的程度。試驗結果很有意思:這時候,只有一半的人覺得止痛藥有效。

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價格確實對人起到了“安慰劑“作用,至少對於參與試驗的志願者,其實無論是2.5美元,還是10美分,那種“新型止痛藥”其實都沒有發揮任何藥理作用,但恰恰是它們的價格,就像“安慰劑”一樣,影響了人的感官。人們的“非理性”判斷認為:價格貴的一定會療效好。

除了以上這些預防“非理性”的對策,還有一條非常重要的建議,那就是:防微杜漸,對自己誠實。你可能會說了,對自己誠實,這不是一個道德要求嗎,怎麼和“非理性”扯上關係了?對此,行為經濟學家研究證實:人幾乎很少能在任何時候都絕對誠實,而這些導致不誠實的誘因,很多時候是“非理性”的。也就是說:人會在下意識裡,對自己的不誠實行為,視而不見。

比如公司發下午茶,有人看到多訂了兩份,就索性多拿一盒吃了。再比如家裡訂書機沒有訂書釘了,下班時就順手從辦公室拿一盒回家。至於某些大企業就更不必說了:比如為了保持高利潤的假象,安然公司坦然在財務賬面上作假;三鹿昧著良心說自己的牛奶沒問題。這些事情都是開始於微小的“非理性”“下意識”行為,然後程度越來越強,逐漸演化成了主動的、有意識的行為,最終導致了非常嚴重的後果。

《怪誕行為學》|你真的夠理性嗎?

總結

傳統的經濟學假定人們都是理性的,而行為經濟學卻恰恰指出了人“非理性”的一面。對於如何避免“非理性”對生活產生的負面作用。作者提出:第一,設立“預先干預機制”,給自己畫一個底線,設定一個獎懲機制。第二,在無所不在的商品社會中,遇到具體的交易時,時刻警惕“價格安慰劑效應”。第三,“防微杜漸,對自己誠實”這不僅僅是道德要求,還會讓人在生活中受益。

-END-

歡迎關注我們的頭條號,更多文學、歷史、心理、經濟、哲學書籍下次和你見面,我們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