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三个“大器晚成”的故事:暂时赶不上别人,并不需要焦虑

年关将至,对很多人来说,最扎心的一个问题不外乎“你有钱过年吗”?年底或许是最多焦虑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自己努力了一年一事无成,对自己的现状很不满意。

现状并不能决定未来,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说道:

“不要以一个人的现状,去判断一个人的未来。 也许这个人现状很好,比如官二代富二代,很骄傲很神气,但是到最后往往无声无息了,这种情况非常多。也许这个‘歪瓜裂枣’的农村孩子,你根本看不上眼,但他未来却变成了某个领域的巨人,这个是有可能的”。

如果你对现在的自己不满意,请相信现状并不能代表什么。

1、两次复读,大学时倒数前五,却成了混得最好的

分享三个“大器晚成”的故事:暂时赶不上别人,并不需要焦虑

俞敏洪说的那段话,其实也代表了他自己的经历。

1962年,他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在他考上大学之前,他的“现状”,是一个高考失败两次的农村孩子。

1978年,俞敏洪参加高考落榜,第二年再考,再落榜。经过第三年的努力,成绩直线上升,才考入了北京大学西语系。他像“范进中举”一样,一会大哭,一会又大笑。

上了大学之后,他的“现状”是班里最没出息的一个。

他连普通话都不知道怎么说,因为老师从没用普通话上过课;每天学习的时间,比同学多两三个小时,却排在全班倒数前几名。

后来他创办了新东方,到2001年全班聚会的时候,同学们惊奇的发现,那个没出息的,却成了混得最好的。

他的现状曾是农民儿子,如今变成了知名企业家。多年后,俞敏洪得出一个结论:“人必须往前跑,不一定要跑得快,但是要跑得久”。

2、当了6年家庭煮夫,终成华人导演第一人

分享三个“大器晚成”的故事:暂时赶不上别人,并不需要焦虑

曾经“现状”很糟的不只是俞敏洪一个。著名导演李安,年轻时也曾经历过长达6年的黑暗时光。李安在他的自传《十年一觉电影梦》中,回忆了自己6年“吃软饭”的痛苦。

26岁时,李安不顾家人反对,来到纽约读戏剧导演专业。在他毕业的6年内,都没有找到工作。他只好每天呆在家中,靠妻子微薄的收入度日。

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李安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他每天在家里做饭、打扫、带孩子,跟孩子开玩笑说“等着妈妈带猎物(生活费)回来”。

李安描述道:“我想我如果有日本丈夫的气节的话,早该切腹自杀了”。这可是整整6年的时间啊,难以想象这样的生活,对于一个男人的自尊打击有多大。

他差点就放弃了电影梦,想偷偷去报名学计算机。但妻子告诉他:“要记得你心中的梦想”。

后来李安拍出了《饮食男女》《卧虎藏龙》《断背山》等多部经典电影,时间证明了一切。

现状不能代表什么。李安的“现状”曾是6年一事无成,靠妻子养活的男人。但回想起往事,李安很感谢36岁才“开张”,感谢自己当时的“幼稚期”。

3、沉寂了8年,李健说“我很幸运我成名得晚一些”

分享三个“大器晚成”的故事:暂时赶不上别人,并不需要焦虑

同样“跑得久”的还有李健。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但李健却说:“我觉得成名应该晚一点,尤其是做这行的人。因为一旦你成名之后,你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属于你的真正的积累也会很少。”

李健是中国内地男歌手,2002年从“水木年华”组合离开后,他沉寂了8年。李健呆在北京一个小四合院里,每天写歌,只有一把破吉他相伴,日子过得很清苦。

2010年,王菲翻唱了《传奇》之后,人们才渐渐想起李健的名字,原来《传奇》的原唱是李健。

在那8年间,李健一直在不停的创作。有人问李健,那段时间焦虑吗?他说并没有,因为一直在创作。他后来在《开讲啦》说道:

“三十而立是不正确的,三十很难立起来。所以年轻的朋友们不要太着急,不能像我当时老想这句话,我觉得四十(能立)就不错了,真是这样的。”

李健的经历也证明了,一时的默默无名不代表什么。经过8年的沉寂,仍然可以成名。而晚一些,也刚刚好。

正如奥巴马55岁就退休,但川普70岁才当总统。人是没有“固定格式”,有人买房了,有人暂时没有;有人结婚了,有人暂时没有;有人事业有成,有人暂时没有。但这些“现状”并不能代表未来,正如俞敏洪所说:“人必须往前跑,不一定要跑得快,但是要跑得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