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分高考作文,因材施教的思考,破格录取是否正确?

每年的6月7日到8日,就是我们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考的成绩理想就可以被好的大学录取,毕业了找一份好的工作;考试失利,就只能选择复读和选择低等院校,可以说是每一个莘莘学子人生蜕变的关键一战。

零分高考作文,因材施教的思考,破格录取是否正确?

高考有三大主要学科,语文、数学、英语,数学英语都是死性评分标准,而语文的活性评分标准作文,就成了每一个学子奋力一搏的内容。但就是这样一场重要的考试内容,出了许许多多的零分作文,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博取关注,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一篇甲骨文的零分作文。

零分高考作文,因材施教的思考,破格录取是否正确?

黄蛉,四川人,是一名普通的绵阳南山中学学生,而就是这位不起眼的学生,竟然在语文试卷上写了一篇甲骨文的作文。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高考作文严禁使用古文,但是黄蛉为博取关注吸引注意决定忽视这一明文规定就写甲骨文,他这招可属兵行险招。

果然2009年,考高成绩宣布,黄蛉语文作文得了0分,高考总分只有428分,与他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但是甲骨文却取得了媒体的关注,在报道中愈演愈烈。也引起了四川大学的关注,并破格录取了他。

四川大学破格录取并非偶然,而是经过专门的考核。校方决定因材施教,专门培养黄蛉在甲骨文上的才能,并聘请当时已经退休的何崝教授教导他。、

让人没想到的是,两年之后,何崝教授竟然宣布辞职,他觉得黄蛉此人学习成绩不好,甲骨文也没有造诣,只懂得吹捧自己不懂谦虚,老一辈学者自有其风骨,所以提出辞职。

零分高考作文,因材施教的思考,破格录取是否正确?

对于黄蛉的事件,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因材施教的典型,可培育出专业的人才,应给予支持。而另一部分人认为,这是破格录取是对于其他考生的不公平。试想一下,双方都没有错,因材施教确实可以培育人才,但是如果人人都像黄蛉那样剑走偏锋,那高考的意义何在?我们曾经为学习付出的努力又何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