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伯被韓趙魏瓜分,都怪自己得意忘形,不聽勸阻,一意孤行

春秋後期,晉國國君實力大打折扣,四大家族分而治之,但是從實力上來看,總是有所差別,知伯作為四強老大,自然覬覦著別家。先是仗著實力強大,分別向韓、魏兩家割韭菜、薅羊毛,這兩家臣服於知伯的淫威之下,自然是大氣不敢喘,乖乖給地。按照知伯的理想路線,羊毛就得一家一家薅,人人有份,不要急不要搶。前面進行的順風順水,美滋滋的向趙國提出要地的要求,沒想到當頭喝棒,斷然拒絕。碰壁的滋味當然不好受,知伯的虛榮心沒有被滿足,不用說,肯定是咽不下這口氣,還反了你了,問你要地是給你看得起你,你還敢不給。不給是不是?那可別怪我揍你。

知伯被韓趙魏瓜分,都怪自己得意忘形,不聽勸阻,一意孤行

趙國趙襄子自知拒絕沒有好果子吃,也早已做好戰鬥準備,和家臣張孟談商量之後,決定在晉陽狙擊知伯。弓箭準備充足,糧食更加充足,這些讓趙襄子也有了一點底氣。知伯也是說到做到,不僅如此,還把韓國和魏國這兩個狗腿子也帶著,三國共同討伐趙國。按理說韓家和魏家和知伯是有仇的,當初問你要地,你害怕人家的勢力,沒有辦法把地獻了,當然現在也是臣服於知伯的淫威之下,一起來攻打趙襄子。敵軍來勢洶洶,趙襄子卻早已做好準備,就算是三家圍攻晉陽,三個月也沒有任何動靜,城池堅固,你就是打不下來。

知伯被韓趙魏瓜分,都怪自己得意忘形,不聽勸阻,一意孤行

知伯一看打了這麼久也沒有什麼效果,於是不打了,先讓三家軍隊把晉陽團團圍住。看著知伯囂張跋扈,其實也是有點真才實學,打仗嘛!自然不能盲目的打,要觀天時,看地利,還要有人和。目前天時、人和都在知伯這一邊,好像地利還差點意思。知伯就巡視晉陽周邊,發現晉陽城外有一條河晉水。看著看著,不覺心中有一條妙計,從河道修一個堤壩,把河水堵著,另外開一條渠,把晉河裡的水引到晉陽城,水淹晉陽。不得不說,這實在是一個好主意。做好這項工程之後,只聽一聲令下,開閘放水,波濤洶湧的水就直面撲向晉陽城。如果說白素貞和法海乾仗是水漫金山,那麼知伯這一招稱為水漫晉陽一點不為過。

知伯被韓趙魏瓜分,都怪自己得意忘形,不聽勸阻,一意孤行

水淹晉陽自然讓知伯喜出望外,人啊,但凡做出點成績,總是想裝逼讓人家知道,這不,知伯眼看著這一仗打的這麼漂亮,自然拉著自己的兩個小老弟炫耀炫耀成果。魏氏宗主魏宣子給知伯當司機駕著車,韓氏宗主韓康子給知伯當警衛員,可以說為了生存,韓氏和魏氏也只能忍一時之氣。知伯就向這兩個小弟炫耀成果,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大水可以滅亡一個國家,言語中充滿著嘚瑟,充滿著囂張。人一旦得意忘形,就不自覺的要胡言亂語:我發現不但晉水可以淹沒晉陽,汾水也可以淹沒安邑,絳水也能淹沒平陽。安邑和平陽那可分別是魏氏和韓氏的都城。你看看是不是得意忘形之後尾巴就開始往上翹,趙氏還沒有被滅,你就說出這樣的話。魏宣子和韓康子聽完這話之後自然是快要嚇尿了,但是同時這兩人心裡也知道,跟著知伯沒有什麼好下場,滅了趙氏以後,他兩也就是下一個被滅的對象。

知伯被韓趙魏瓜分,都怪自己得意忘形,不聽勸阻,一意孤行

當然趙氏還沒有被滅,韓康子和魏宣子還可以緩一口氣。不過趙襄子的處境那可是大大滴不利。晉水把晉陽城泡了整整三年,人都已經住到樹上了,做飯的鍋也只能吊起來做飯,趙襄子此時真的已經是舉步維艱。就在這個時候,趙襄子又去找他的家臣張孟談,問問有沒有改變現狀的辦法。張孟談說:這樣,你放我出城,我去找韓氏和魏氏的扛把子。張孟談就去見了韓康子和魏宣子就說:趙氏眼看著肯定就要滅亡了,大水泡了三年,沒得救了,但是你們想想,趙氏滅亡了,知伯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接下來肯定是要對付你們的,你們將來的命運也會像趙氏一樣被知伯滅掉。韓康子和魏宣子聽完之後也表示贊同,但是同時也說了他們的擔憂,那就是我知道我們也要面臨危險,但是我們害怕計劃還沒有執行,就被知伯給發現了,這樣死的更快,那就真的完蛋了。張孟談就說,今天的對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出你之嘴,入我之耳,沒有其他人知道。這樣韓康子和魏宣子是徹底下定決心和趙氏聯手,畢竟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還是懂的,趙氏一旦滅亡,他們就是下一個滅亡的對象。張孟談回去之後,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趙襄子,趙襄子當然非常高興了。

知伯被韓趙魏瓜分,都怪自己得意忘形,不聽勸阻,一意孤行

張孟談過了段時間又去找韓氏和魏氏商議,不巧的是被知伯的大夫知果給看見了。知果看見這個場景,立馬知道大事不妙,立馬跑去見知伯,說韓、魏、趙馬上就要叛變咱們了,說他看見張孟談一副得意、趾高氣昂的樣子,就知道他們三家要聯手了。可見這個張孟談也不咋穩重,和知伯一個樣,稍微有一點事情就開始嘚瑟了,可是事情還明明沒有做成呢。難道這三家的計劃真要胎死腹中?可是知伯此時已經被自己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完全不信。就這樣,知果的第一次勸諫泡湯了。可是剛出來就看見韓康子和魏宣子臉色也不對,於是又去勸諫知伯,說趕緊殺了他們。可是知伯還是不信,說晉陽都淹了三年了,馬上就要三分趙氏了,這個時候他兩怎麼會背叛我。可見得意忘形容易讓人喪失理智和基本的判斷力。可是第二次勸諫還是失敗了。

知伯被韓趙魏瓜分,都怪自己得意忘形,不聽勸阻,一意孤行

但是知果還是沒有放棄,第三次建議說,要不這樣,韓氏和魏氏各有一個家臣,說話極有分量,你把他兩籠絡籠絡,趙氏滅了之後,你給他兩一人封一個萬戶的縣,這樣他兩就不會叛變了,他們不叛變,韓氏和魏氏也就不會叛變了。這個時候的知伯真的是惱火了,趙氏眼看著打了三年,馬上就要消滅他們了,辛辛苦苦打了三年,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本來就是三家評分,你可倒好,現在打下來還要分給他們兩人一個一個萬戶的縣。可憐的知果啊,勸諫了三次知伯都沒有聽他的話,他自己也知道這三家要聯手了,知伯肯定要失敗了,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就去找太史把自己的姓給改了,不然將來知伯打敗,知氏被滅族,自己肯定也要被殺。

知伯被韓趙魏瓜分,都怪自己得意忘形,不聽勸阻,一意孤行

張孟談此時發現了這個事情,就給趙襄子建議說趕緊進攻,說自己碰見了知果,而且改了姓,這明顯是發現我們三家已經聯手了,而且知果還見了知伯,再不下手就晚了,弄不好這個聯手的計劃就胎死腹中了。趙襄子立刻拍板決定,立馬進攻。半夜趁著知伯還在睡覺,三家帶著軍隊出發了。趙襄子也是現學現賣,你用水淹我,我也用水淹你,就把水道給改了,直接改到知伯的大營。這下子波濤洶湧的大水就撲向知伯了。知伯的軍營被滔滔的大水一衝,亂作一團,韓氏和魏氏的軍隊從兩翼包抄,就這樣知伯就被抓了,趙襄子也把知伯給殺了。這樣四家中實力最強的知氏就被徹底滅亡了。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三家分晉”。

這一年是公元前453年,二十年以後,晉幽公繼位以後,由於害怕,竟然去朝拜韓、魏、趙三個卿大夫。五十年之後,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冊封這三家為諸侯,歷史也從春秋走向了戰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