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別字”現象,何時能引起國人關注?

“錯別字”現象,何時能引起國人關注?

最近李詠的去世讓很多網友沉浸在悲痛中,很多網友和明星都紛紛發文悼念這位帶給觀眾歡聲笑語的前央視主持人,這其中就包括馮小剛,細心的網友在眾多的祭文中,發現了馮小剛的祭文居然有錯別字,“去逝”中的“逝”應該是“世”,馮導因一字之錯又被推上風口浪尖,一度被網友認為沒文化。今天小編不談馮導到底有沒有文化的問題,要談的而是中國網絡中出現的“錯別字”現象。

“錯別字”現象,何時能引起國人關注?

“......最愛說的話呀永遠是中國話,字正腔圓落地有聲說話最算話,最愛寫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橫平豎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每當小編聽到這首有解曉東演唱的《中國娃》時,心中總是充滿了對祖國的崇敬和熱愛,以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但是不知何時國人對漢字文化沒有以往那麼高的關注度了,大量的錯別字充斥在網絡文章中。

“錯別字”現象,何時能引起國人關注?

“錯別字”現象,何時能引起國人關注?

這只是小編隨手翻閱看到的一些文章中出現的白字,其實在一些公眾場所甚至國家級場所也出現了錯別字,有一些專家給出的答案就是名人所寫,更甚者還編出了一些靈異事件。

“錯別字”現象,何時能引起國人關注?

“錯別字”現象,何時能引起國人關注?

可能有些網友認為小編有些太較真,但是小編認為作為一名中國人對於自己的母語,是不是要保持一顆尊重和敬畏之心。最起碼要認真對待,怎可敷衍了事?不知道各位看官如何看待“錯別字”現象,歡迎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