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近的人


別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近的人


多數人應該都有類似這樣的體驗:

對不熟的人,即使完全不同意對方的觀點也會有禮貌且婉轉地表示意見,卻會直接懟好朋友:“你懂個毛線!”

其他人一個錯誤犯了 N 次,我們還能和言細語地第 N+1 次跟對方解釋;男朋友忘記了自己愛用的護膚品牌,立馬氣到炸裂:“你到底有沒有認真聽我說話!”

好像一對上自己親近的人,我們的耐心值就“唰”地一下就減半了,儘管發完脾氣心裡也會愧疚,可下一次還是摟不住火兒。

尤其是對待我們的父母。

別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近的人


認識的一位朋友,平時的時候他對身邊所有人都很友好,可總有那麼些時候,接電話時好似變了一個人,態度極其惡劣,語氣橫橫的。不知道的以為對方欠了他五百萬沒還,時間長了才發現,原來每當這種時候,其實都是他父母的來電。

我很納悶,他明明對其他人都很好,卻唯獨只是對父母態度這般差。可是回頭想想,我們自己其實又何嘗不是把最差的脾氣留給了最親近的人。

很多人和父母通話的時候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和朋友聊得熱火朝天,轉身一接起爸媽的電話,立馬變成冷臉:“嗯”“啊”“知道了”“沒事兒我掛了啊”,一句話蹦不出幾個字。


別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近的人



小時候,父母是我們心中的超級英雄,他們說什麼都相信,而現在我們總是說“你不知道”、“說了你也不懂”。

小時候,我們總是試圖引起父母的注意,每天給他們講自己認為最新奇的事,而現在我們很少和他們說今天都有什麼趣事,他們和我們說,我們還會覺得很煩“跟我有什麼關係,我又不認識”、“我忙著呢,明天再說吧”。

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到家裡就滿臉寫著不高興;親人有一丁點不合我們的意,就來了情緒;和親人之間鬧點小矛盾,就可以冷戰好幾天。

我們總是扮演著好領導,扮演著好同事,扮演著好下屬,扮演著好朋友,卻把最壞的脾氣給了最愛我們的人,在最愛我們的人身邊肆無忌憚。

因為在旁人面前,我們往往不敢任性,我們無法預料、也無法承擔未知的後果。而在愛我們的人身邊,往往可以不用顧忌太多。於是我們把那些最差的情緒,最不講道理的字眼,最難聽的話,最不好看的臉,最壞的自己,通通丟給了最親近的人。


別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近的人



想想看,你為什麼在外人面前能保持風度翩翩、和和氣氣,到了親人面前就如此地歇斯底里、嬌慣放縱。

說到底,是在親人面前發脾氣成本最小、代價最低,無論你多麼不可理喻,親人因為愛你,都會忍著、讓著,也不會離開你,即使你變成了一頭刺蝟,刺得他們遍體鱗傷,他們也捂住傷口,微笑著面對你。

我們深深地傷害著他們,卻從不自知,還過得心安理得,覺得一切都是應該的。我們習慣了擁有,就覺得理所當然,有恃無恐。而“理所當然”和“有恃無恐”往往最可怕,因為我們不再感動、不再珍惜,甚至尖酸刻薄、無所顧慮地傷害我們最在乎的人,直至最終失去,才追悔莫及。


別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近的人



這個世界上哪有那麼多應該的事,那些在乎你的人,他們不過是讓著你罷了。有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想對親友真實的表達出自己的態度也無可厚非。

但我們必須時時提醒自己,沒有人天生就應該是別人惡劣情緒的垃圾桶,親近的關係並不能成為我們肆意發火的理由。假如仗著對方的包容一味地宣洩自己的負面情感,儘管對方可能不會離開你,但他也會受傷。

正是因為是最親近的人,所以才更應該珍惜呀!不要總把耐心和寬容都給了陌生人,卻把最壞的脾氣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給了最親近、最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