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的黃家駒!

回顧華語音樂史,真正做到“紅得發紫”的樂隊,只有兩個:一個是臺灣的五月天,一個是香港的BEYOND。

因為黃家駒,BEYOND更具有傳奇性。相比流行度更高,音樂更甜膩的五月天,BEYOND顯得很是硬核。黃家駒與陳信宏,一個是貧民窟的打工小弟,一個是黑道家族的公子,本質上也並非一路人。在很多歌迷的心中,黃家駒是可以封神的。

20歲的黃家駒!

BEYOND的歌曲,跨度很大。既有《喜歡你》這樣的情歌,也有《光輝歲月》這般致敬曼德拉的恢弘之作。他們用《阿拉伯跳舞女郎》展示了自己寬廣的音樂邊界,也用《金屬狂人》、《我是憤怒》這樣的金屬樂,強調著他們的屬性。

在很多吉他初學者心目中,BEYOND的歌曲是入門。在搖滾樂迷群體裡,BEYOND或許不會被當作純粹的搖滾樂,但它一定也不是那些令人嗤之以鼻的靡靡之音。BEYOND介於商業偶像和文化偶像之間,它把平衡性做得很穩。

20歲的黃家駒!

很多人談論黃家駒,其實都是在藉助他,聊BEYOND,很少有人真正關心BEYOND之外的黃家駒。這樣一個生長在香港三十平米屋邨內的少年,中學畢業後便進入社會,在玩樂隊之前,他要為自己所在的七口之家賺飯錢,每天都在香港鬧市區遊蕩,不停的找事做,以便補貼家用。

那時的黃家駒,雖然一直很喜歡音樂,拿大衛·鮑伊和平克·佛洛依德當偶像,但苦於生計,他沒有把太多精力留給自己的興趣。在香港快節奏的城市生活裡,黃家駒只是個螻蟻。白天在鋼筋水泥間穿梭,賣報紙、做推銷,晚上隨便吃點路邊攤,還要在九龍夜市裡打打零工。

20歲的黃家駒!

這段人生經歷,讓黃家駒日後的音樂創作,幾乎都圍繞著“理想”這個詞打轉。他從17歲開始,左右奔波的忙到20出頭,音樂理想還是戳在心裡。已經再難把持自己的黃家駒,開始硬擠出時間,拿著自己從鄰居搬家時撿到的一把舊吉他,想找幾個地下樂隊加入,看看能不能憑藉演出餬口。

但因為吉他技術一般,沒人要他。黃家駒就一邊練吉他,一邊想要自己組個樂隊,不再看別人臉色。

20歲的黃家駒!

人在苦悶時,一般只有兩種選擇。一是憋著,等時間慢慢消化苦悶;二是因苦悶而激起更強烈的好勝心。從小因家貧而頗為自立的黃家駒,選擇了後者。

art rock玩不通,那就玩點別的。黃家駒有時間,就去琴行看別人彈琴,想要吸取點新東西。在琴行,他認識了葉世榮,得知他在和人組團玩重金屬,樂隊還沒有名字。黃家駒和葉世榮相談甚歡,聊得入港,黃還給葉的樂隊想了個“高速啤機”的響亮名號。

20歲的黃家駒!

就這樣胡混了一年。第二年,因為看到吉他雜誌上有樂隊大賽,獎金不多,但足夠支撐一個打工仔半年的樂隊夢,黃家駒那練琴練出老繭的手,有些躍躍欲試。他又去琴行等來葉世榮,拉著他和“高速啤機”延伸出來的朋友圈,找了幾個人,組成了BEYOND,想要衝擊頭獎。

為了比賽,黃家駒和葉世榮編了一首純音樂,取名叫《腦部侵襲》。黃家駒覺得這首歌“已經超越了香港市面上出現過的所有音樂概念”。難得他信心滿滿。

正是這首歌,最後得了第一,BEYOND的神話,就此開始!我們似乎錯過了黃家駒的年代,卻在之後的歲月中始終繞不開他,僅以此文懷念永遠的黃家駒!


每一條八卦,都不是空穴來風。小編立志給大家寫一些嚴肅有態度的娛樂文章,看完記得點贊關注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