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正義,劍有正心——中華漢劍!

漢代劍術已甚是精湛,鬥劍中顯示了武術造詣的深淺。

曹丕《典論·自敘》:「餘又學擊劍,閱師多矣。嘗與平虜將軍劉勳、奮威將軍鄧展等共飲,宿聞鄧展善有手臂,又稱其能空手入白刃,因求與餘對。時酒酣耳熱,方食芊蔗,便以為杖,下殿數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庋更為之。餘言吾法急屬,難相中面,故齊臂耳。展言願復一交,餘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偽深進,展果尋前,餘卻腳,正截其顙,坐中驚視。餘還坐,笑曰:『昔陽慶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術,今餘亦願鄧將軍捐棄故技,更受要道也。』一坐盡歡。」
人有正義,劍有正心——中華漢劍!

這段有聲有色的記載,反映了當時劍術的高超和鬥劍風的興盛。

雙手柄的劍保持劈砍的準確性,以雙手劍法練習最好。

起勢預備和並步抱劍

人有正義,劍有正心——中華漢劍!

劍的招式特點是剛柔相濟,吞吐自如,飄灑輕快,矯健優美,“劍似飛鳳”,由此可知其妙。

弓步點劍

人有正義,劍有正心——中華漢劍!

握法,劍鋒上下朝向,右手握在劍柄前方,左手則握於後。左手的虎口務必貼近右手的腕根部位,使手心朝向相反。大凡舞動劍器,無論擊、刺、格、洗,兩手均要臂勁宜剛,腕勁宜柔;剛柔相濟,則宛若生龍活虎,而身步均勻。

環步上挑

人有正義,劍有正心——中華漢劍!

注:上圖來自古武網古代雙手劍法教學圖解

中國劍歷來講究平直端正,漢劍劍身挺直,劍刃由兩度弧曲而伸,入鞘則樸實無華,出鞘則鋒芒畢露。漢劍可以說非常準確的代表了中國儒家文化的溫良謙恭和外圓內方的風格。而其中蘊涵的“藏”與“顯”都是這種精髓所在。

八面漢劍——乾罡漢劍

乾者,天也;罡者,正也;乾罡者,天之正氣也!

罡為四正

心有四正:道正,德正,法正,智正;

身有四正:體正,氣正,精正,神正;

言有四正:語正,聲正,韻正,音正;

行有四正:行正,立正,坐正,臥正。

人有正義,劍有正心——中華漢劍!

乾罡劍型制——原形漢劍劍身長而窄,分八面研磨,固有“八面漢劍”一說。乾罡漢劍同樣設計成八面劍制,百鍊花紋鋼,古法鍛造技藝,其本身設計就體現著秦漢時期大氣的風格,給人一種正氣和霸氣。

人有正義,劍有正心——中華漢劍!

紋理工藝——羽毛紋工藝,覆土燒刃,上等研磨工藝。

人有正義,劍有正心——中華漢劍!

劍身——自古名劍出龍泉,此劍劍身銘刻有“龍泉寶劍”四字;另一面刻有“張葉勝制”印章。

人有正義,劍有正心——中華漢劍!

裝具——漢劍在當時主要是用作權貴的象徵,故乾罡漢劍採用純銅鍍金裝具,龍形紋理設計,龍紋劍首,獸面紋劍格,雙龍紋鞘口,螭龍紋劍璏,龍紋劍珌。

人有正義,劍有正心——中華漢劍!


人有正義,劍有正心——中華漢劍!

劍鞘——依然保留了秦漢時期漢劍的主流配色,採用工藝黑檀木材質,溫潤厚重大氣,卓顯其高貴本質。

人有正義,劍有正心——中華漢劍!

這柄現代設計的乾罡漢劍,體現著秦漢時期漢劍風格,其威嚴大氣、溫潤高貴的設計理念,讓人覺得它並非兵器,而是一把非常有魅力的收藏鎮宅之物。

人有正義,劍有正心——中華漢劍!

對刀劍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