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法之名》葛晴被殺案,是鄒桐還是曙光,被情感左右了理智?曙光是第二個葛大傑?

樓蘭娛姐


怎麼說呢,都有點。而且,這個狗尾續貂的劇情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難不成僅僅是因為塑造葛大傑已經學會了反思?不知其用意到底為何。這也是很多人棄劇的原因之一。按理來說,劇情寫到許志逸的冤案得到了糾正就已經很完美了,可是,偏偏在許子蒙的身上又發生了一起一模一樣的故事,這是在拿著觀眾的智商玩呢?

現如今許子蒙也因為被懷疑是殺妻之人被逮入獄,而且劇情和許志逸的一模一樣。

更好笑的是這個時候的仇曙光和當年的葛大傑一樣的固執和堅定,反倒是此時的葛大傑清醒了許多。這個劇情設定的很沒有道理,難不成仇曙光就必須要走一條錯誤的路子才能夠成長起來?

所以,這個時候的仇曙光是被感情左右了理智的。辦案不能放過任何一條線索,這個可是仇曙光一直在堅持的,可現如今呢?完全被編劇寫成了一個有勇無謀的匹夫形象,這個比較尬。

再來說一下李小冉飾演的鄒桐。鄒桐此時扮演的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

但是,如果劇情沒有翻轉的話,那麼鄒桐此時的表現和被感情矇蔽了理智是差不多的。此時的鄒桐關心許子蒙更甚於自己嘴裡面愛著的陳碩。

觀眾也不禁要問鄒桐真的愛陳碩嗎?

但願吧,畢竟,這些人中最出彩的就是陳碩了。


蜜桔娛樂


在葛晴被殺這件事情上,曙光的表現讓我大跌眼鏡。

1、一個優秀的刑警隊長,屢屢立功,居然這麼不成熟,我覺得不僅僅是被情感所影響,而是水平太差,證據鏈明顯存在斷裂,卻反覆強調犯罪嫌疑人只有許小蒙一個,真的沒有刑警隊長的水平,和偵破許志逸案時是完全判若兩人。

2、鄒桐經歷了父親車禍去世後變得冷靜了許多,在許志逸申訴案上表現出了檢察官應有的素質,在葛晴被殺案上,雖也有情感影響,卻更加理性,和陳碩一起尋找證據,為許小蒙辯護。

3、倒是葛大傑異常冷靜,總結經驗教訓,一直在叮囑曙光要注重證據,抓住真兇,不能犯父輩們的錯誤,不要重蹈覆轍,不要冤枉好人,讓真兇逍遙法外,表現出了公安局長的專業素養。

當然,對這部劇有太多的不理解,許子蒙母親被殺,許志逸被冤,十七年的錯案冤案,真兇卻是一個毫不相干的好色電工,有點虎頭蛇尾,不合情理,而且是在一個小姑娘的幫助下才找到了真兇畢四新,真的無語。

最後在想,編劇啊,為什麼要把葛晴寫死,難道非要造一個一模一樣的殺人場景,通過每個人的心理轉變和心理成熟,最終成功破案,才能彰顯司法公正和司法進步嗎?





慧心茶童


太不現實了,要不是有李小冉我早就棄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