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什麼時間來大姨媽是正常的?在此期間要注意這一點

說起“大姨媽”,

咱們女生是又愛又恨,

百般滋味在心頭:

初潮時的興奮害怕,

痛經時的撕心裂肺,

驟停時的緊張不安

...

她來時,巴不得她趕緊消失,

她遲遲不來,我們就該心慌慌的找醫生啦~

直到確定了肚子裡住了個寶貝,再經過懷胎十月寶貝平安降臨,分開這麼長時間沒見的大姨媽,產後第一次來拜訪了,你做好迎接的準備了嗎?

產後什麼時間來大姨媽是正常的?在此期間要注意這一點

產後多久來大姨媽是正常的?

產後大姨媽恢復的早晚並沒有好壞之分,這和麻麻生寶寶時順產、剖宮產和是否完全母乳餵養、哺乳時間的長短以及麻麻的年齡等方面有關。根據子宮內膜的組織形態來推測,早在產後33~42天,卵巢就可排卵了。此外,在產後6周,也可觀察到排卵後的黃體存在。

(1)順產麻麻12周左右。對於順產的麻麻,一般12周後大姨媽就會如期而至啦。但是有的麻麻恢復得早,在寶寶滿月時,就會來大姨媽了;有的麻麻恢復得慢,要到半年甚至一年才會再次大姨媽初潮。

(2)剖腹產麻麻8-24周。大姨媽和是否剖宮生產並沒有必要的聯繫,大姨媽的恢復實為一種人體自然規律,通常剖腹產的麻麻會在娩後8-24周來大姨媽。

(3)哺乳麻麻12-18周。大多數哺乳麻麻在分娩後18周才會完全恢復排卵功能,但是在產後12周就恢復排卵與大姨媽的麻麻也大約佔到了25%。有時很難在臨床上確定產後第一次大姨媽的確切時間,而且少數麻麻會在分娩後馬上開始有少到中量的間歇性出血情況,這屬於正常現象,麻麻們不要太擔心。

(4)非哺乳麻麻6-8周。沒有哺乳的麻麻一般在產後6周就恢復排卵的佔到了40%;到了產後8-12周,還沒有恢復排卵及大姨媽的麻麻大約只佔35%。

產後什麼時間來大姨媽是正常的?在此期間要注意這一點

產後大姨媽有何不同?

由於生產後卵巢功能的恢復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對於前幾次例假,不論在時間週期或者量上一般會和生產前有所不同~

[ 時間週期:]

大姨媽也有自己的情緒變化,會選擇最合適的狀態出現,所以對於產後第一次例假到來的時間,媽媽們不用嚴格與產前一致,或早或晚都可以噠。即使復潮後,頑皮的大姨媽也可能選擇在中間消失個把月,不過在兩三個例假週期後基本就會恢復到和孕前一致的情況,媽媽們且耐心等待一下喲。

[ 量的多少:]

關於例假量多量少的問題,媽媽們也會非常關注,因為量多少直接關乎大姨媽停留的時間,而時間長短也是直接關乎生活節奏的安排~

量多:大多數新媽媽的產後第一次例假量會比平時的稍多,出血時間稍長,且伴有小腹隱隱作痛的感覺,這都屬於正常現象。不過若是出血量持續增多且出血時間過長,還是要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才行。

量少:帶寶寶本就十分辛苦,有的新媽媽因為身體虛弱和勞累倦怠,產後第一次例假量很少,甚至打個照面就溜了。對於此種情況,小白建議媽媽們可以適當休息和調理,同時結合後幾次例假情況來觀察與判斷。

產後大姨媽如何調理

生產後,大多數麻麻前幾次的大姨媽都會有極為不穩定的情況,若這種不穩定比較反覆,需要通過調理身體來恢復,以下幾個方法可以幫助麻麻們儘快恢復哦:

[(1)生活調理]

保持好心情。麻麻們心情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大姨媽的進程,鬱鬱寡歡會讓大姨媽提前來臨,且量多哦。

多運動。產後身體需要時間恢復,但麻麻們也要給自己安排點運動,從而促進內分泌和生殖系統的恢復。不過要注意運動的時間和強度,不宜過於疲累。

創造舒適的環境。經常和丈夫,爸媽,朋友談談心,溝通感情,創造舒適的居家氛圍,這將有利於大姨媽的恢復。

產後什麼時間來大姨媽是正常的?在此期間要注意這一點

[(2)藥物調理]

如果大姨媽問題讓麻麻們感到困惱不已,那麼就有必要向醫生求助。醫生會針對媽媽的恢復情況,給予藥物、保健品等來進行調理,切勿盲目用藥,否則會影響奶水質量,對寶寶不利。

[(3)飲食調理]

拒絕辛辣。麻麻要與重口味食物說“不”,過辣過鹹的食物一律不可進食,否則對身體刺激太大,影響大姨媽。

絲瓜要多吃。麻麻要多多攝入絲瓜,絲瓜口味清爽,可以通經排血,幫助大姨媽恢復正常。

食療不是主體。飲食調理不是主要的調理方式,因此各位依然要以藥物調理為主,以食療來協助,不可本末倒置。

科普一下:姨媽來了還可以繼續哺乳嗎? 婆婆說奶汁沒營養了,是真的嗎?

噢,NO!這種說法不科學。正常情況下,產後11天至4個月母乳質量槓槓滴。月經來潮後,乳汁比平日濃縮,所含脂肪減少,蛋白質增多,這種乳汁對寶寶並無害處。為了避免乳汁濃縮和成分改變,你在月經期要多喝點開水,多吃些魚類、牛奶、禽肉和菜湯之類的。產後4個月月經來潮也沒必要斷奶,奶量不夠,可給寶貝添加牛奶和米糊等輔食。如至產後8個月月經來潮,則可給寶寶斷奶,逐日減少吃奶次數,增加輔食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