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鰭條發紅、充血?這是什麼原因?對於鰭發紅、充血如何處理好?

在魚的養殖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魚的鰭條出現發紅或充血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後有時您不用藥,過幾天它也會慢慢的消掉,但有時會越來越嚴重,甚至出現鰭條從末端開始慢慢地爛掉的情況,特別嚴重的會導致魚死亡。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在養魚的過程中該如何來預防和處理呢?首先我們得明白有哪些原因可導致魚的鰭條出現發紅或充血,踏火總結了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魚鰭條發紅、充血?這是什麼原因?對於鰭發紅、充血如何處理好?

1、感染了外寄生蟲,魚在養殖的過程中感染了外寄生蟲後,蟲寄生在鰭條上從而致其發紅、充血,如果嚴重時可能全身都會出現這種現象(如嚴重的小瓜蟲病),感染寄生蟲之魚,其發紅、充血的鰭條紅的很明顯,這與感染細菌的紅有稍稍的差別。

2、細菌感染,魚感染某些細菌性疾病後有時也會出現鰭條發紅、充血,嚴重情況身體也有(如打印病出現的紅斑),通常如果只是單純細菌性感染,通常發紅處有一點濛濛的感覺,沒有像感染寄生蟲那樣紅的明顯。細菌性感染這類情況大多是魚先有寄生蟲在寄生處咬傷了魚後繼發細菌性感染,或是水質不良誘導所致。

魚鰭條發紅、充血?這是什麼原因?對於鰭發紅、充血如何處理好?

3、日常操作過程中不慎擦傷,這種情況在養殖場比較常見,如拉網、撈魚、運輸過程中等等都有可能發生,對於玩家來說這種情況在新買回來的魚比較常見。

4、凍傷,在低溫季節如沒注意防寒保暖,當水溫低於5度時,魚很有可能出現凍傷,而致鰭條發紅、充血。

5、水質不良導致,這裡有兩個方面的因素,如果是水中的氨、硫化物超標,魚出現抵抗力下降而感染其它疾病後而出現鰭條發紅、充血,另一種原因是水體中的某些氣體過飽和,使魚出現了氣泡病之後發紅、充血。

找到了原因,那麼處理起來就會容易很多了,比如:

1、平時做好魚病防治,定期的殺蟲、殺菌,同時保持水質清爽。如果是寄生蟲或菌菌所引起的發紅、充血可將魚撈出來用高錳酸鉀或粗鹽泡一下,如果是小瓜蟲所引起的,建議水中加鹽、升溫處理見效快。

魚鰭條發紅、充血?這是什麼原因?對於鰭發紅、充血如何處理好?

2、日常操作中做到儘量小心操作,不要弄傷魚,如有傷到魚可用黃粉泡一下或全池用也行。

3、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儘量不要使魚受凍。

以上僅為踏火個人經驗,如您認可歡迎收藏、轉發,更多水產、水族類的經驗分享敬請繼續觀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