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威集團的X個疑點,多家賣方被打臉,78歲神祕股東持股近7億

12月23日午間,一則有關信威集團 “隱匿鉅額債務,神秘人套現離場”的報道,令交易中的信威集團股價快速跌停,低至14.6元,而後也受到上交所問詢。雖然信威集團稱報道與實際情況不符,但作為一家大市值股票,信威集團遭遇“此事”,還是殃及了不少機構。

今年以來,東吳證券、海通證券、興業證券、國泰君安證券等主流券商的研報都在大力推薦信威集團,紛紛給出“買入”、“增持”評級,並不乏在研報標題中使用“人中龍鳳”、“軍工通信第一股”、“價值低估”、“潛力巨大”等字眼。不僅有賣方機構唱多,買方機構也有不少持股。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全國社保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前海開源基金等一眾知名專業機構位列信威集團股東榜。

信威集團25日晚間公告回覆證監會問詢函並且已經送出律師函應對此次危機,信威集團的股票和公司債券也於12月26日全天停牌。

如果此次消息屬實,那麼不僅是對這些機構的打臉,更是對市場的警醒。

信威集團的X個疑點,多家賣方被打臉,78歲神秘股東持股近7億

新聞報道的焦點在於隱匿鉅額債務,並藉此向整個集團展開。牛熊交易室(niuxiong2016)先為大家捋一捋報道提及的五大疑點。

海外鉅額收入存疑

柬埔寨信威在境內僅運營8個CooTel營業廳,卻使得信威集團獲得近3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收入。其中2011、2012兩年,柬埔寨信威貢獻的銷售收入,更是分別佔到當期總體營收的84.7%和90.47%。但是根據報道,CooTel在柬埔寨的運營狀況不佳,2012-2015年累計虧損超10億元人民幣。

更為奇怪的是,信威集團與柬埔寨信威的合作模式,隨後作為樣本被推廣到烏克蘭、俄羅斯等國家。公司在這些國家開展的海外公網業務帶來的銷售收入,佔到年總營收的90%以上。

這種不算成功的合作模式是如何帶來收入的?又是如何能被加以推廣呢?

信威集團的X個疑點,多家賣方被打臉,78歲神秘股東持股近7億

名為合作伙伴實為子公司?

早在2010年9月,信威集團子公司重慶信威通信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出資在柬埔寨設立柬埔寨信威,根據信威集團實際控制人王靖對外公佈,該筆出資約為30億元。

2011年8月2日,柬埔寨信威宣佈獲得柬埔寨4G全業務牌照。但當年10月,柬埔寨信威的全部股權便被重慶信威悉數轉讓。到了11月,剛剛與信威集團“脫離關係”的柬埔寨信威,一躍成為信威集團舉足輕重的客戶,雙方當月簽署價值約30億元的合同。

對於柬埔寨信威,信威集團一直聲稱“為公司海外項目的客戶,與公司不存在關聯關係”。但是柬埔寨當地媒體卻一直報道稱柬埔寨信威為信威集團柬埔寨分公司。

如果柬埔寨信威真的是信威集團的子公司,那麼集團合併報表上就不應該出現那筆30億元的交易——那是信威集團當年扭虧為盈的關鍵所在。

柬埔寨信威身負鉅額負債

截至2016年9月30日,只有8個營業廳的柬埔寨信威,負債高達19.57億元。同期合併資產負債表顯示,信威集團負債總額為90.28億元。

如果柬埔寨信威實為子公司,那麼19.57億元就應該出現在集團的合併報表之中。

而這筆債務之所以會產生,又是因為柬埔寨信威向信威集團採購了基站和設備,而信威集團又以“買方信貸”的形式為這筆業務提供了擔保。需要指出的是,在買方信貸模式下,信威集團無論如何要為“經營不佳”的柬埔寨信威等海外公司承擔鉅額債務的風險。

也就是說,如果柬埔寨信威是信威集團子公司,那麼信威不僅要承擔柬埔寨信威的負債,還有承擔鉅額債務擔保的風險。

神秘的自然人股東

2016年10月21日,胡潤研究院發佈《2016胡潤套現富豪榜》上,信威集團的楊全玉套現41億元,位列第二。據報道,這位股東只是居住在上海的一位68歲老太太。再比如一名叫“汪安琳”的投資者,現年78歲。持有估算市值為6.7億元左右。又如一名叫“蔡常富”的投資者,現年81歲,持有股份市值為2.9億元。

這樣的神秘自然人股東數量眾多,分佈天南海北,但都與一家名叫“博納德投資”的公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這家公司與落馬高官有著聯繫。

這些報道全都指向了信威集團成立的背後,是為利還是為權,還是為了什麼?

低調的“實際控制人

信威集團造就的諸多神秘富豪中,實際控制人王靖大概是最為人所熟知的。

自2013年,宣佈開挖“尼加拉瓜運河”,300億借殼中創信測後,聲名鵲起的神秘商人王靖又涉足到衛星通信領域。但是維基百科上王靖的個人經歷卻顯示來源不可考,他所做的投資也受到了質疑。

“這個項目(尼加拉瓜運河)極其不透明”,華盛頓政策研究機構美洲國家對華組織(Inter-American Dialogue)的中國與拉美項目總監瑪格麗特·邁爾斯(Margaret Myers)說。她表示,她相信這個項目大概已經因為缺少資金而取消了,但像大多數專家一樣,她並不完全肯定。報道聲稱已經有不少信威集團的現員工、前員工對王靖的身份及其投資狀況心生疑慮,看來並非空穴來風。

這位實際投資人的背景究竟如何暫且不論,但是他對信威集團的影響力不言而喻。背景的披露對整個集團的影響也尚未可知。

信威集團的X個疑點,多家賣方被打臉,78歲神秘股東持股近7億

信威集團26日晚上發佈公告了:“有媒體報道的實控人王靖質押4億股跌破平倉線不屬實,王靖會提前做好資金籌措和安排,確保質押股份權屬的穩定。公司股票自12月27日起繼續停牌。”關於報道中質疑的鉅額隱匿債務卻隻字未提。

上市公司及時披露相關信息的義務不僅在披露,更在“及時”。安撫股東,安撫市場也是一個上市公司的責任。無論報道內容是否屬實,牛熊交易室(niuxiong2016)都希望信威集團能向大眾做出更加清楚相關的交代。

想了解更多的財經信息和投資策略,可添加牛熊君(ID:niuxiongjun)好友,加入投資理財交流群,與眾多經驗豐富的群友在線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