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心動更動人的是心安”


“比心動更動人的是心安”


你可能遇到很多讓你心動的人,卻難以讓你遇到一直心安的人


昨天,《心動的信號》大結局了,身為節目的死忠粉,我第一時間就把節目追完了。

節目中向天歌的感情線一直是比較受網友熱議的,也是我最關注的。

在剛進入信號小屋時候,奧斯卡穿著白襯衣乾淨帥氣的樣子一下子就俘獲了向天歌的心,在前幾期的心動選擇中她都選擇了奧斯卡。

奧斯卡是讓她心動的,在和朋友的談話中也瞭解到奧斯卡讓她更舒服,更有戀愛的感覺,跟他在一起少女心就砰砰砰。

他長相完全就是個小奶狗,對於向天歌來說,這是無法抵擋的吸引力。

而向天歌的另一個追求者劉澤煊是隱藏的寶藏男孩,眾人面前一直是一副小幽默不太正經的樣子,到了真正喜歡的向天歌面前才展示出自己的內涵和實力。

他在性格,內涵,經歷,經濟方面都完全碾壓奧斯卡,他懂向天歌,不會給她壓力,在向天歌不懂得領域也能及時給予到幫助。

他說只獨寵向天歌一人,每天繞幾個小時送她上下班,教她彈吉他,帶她去賽車場玩。

但向天歌對奧斯卡是一直偏心的,這種偏心是沒有道理的,即使在最後表白做選擇時她還是在奧斯卡和劉澤煊糾結。

“比心動更動人的是心安”


好在,最後她終於明白了只有讓自己心安的人才能走得長遠。

“比心動更動人的是心安”


節目的嘉賓“心動偵探們”提出了一個議題“你是選擇讓你心動的,還是心安的”。

這句話給我很大的感受,在速食愛情的年代,我們很容易心動,可能是因為帥,因為美;因為那天對方穿了你喜歡的白襯衫,或者你們雙眼相遇的那剎那就心動了。

但,心安,卻不是每個心動的人都能夠給予的。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這個議題同樣值得去思考。

在開始一段感情之前,到底是心動重要,還是心安重要?

節目嘉賓楊超越和官鴻都斬釘截鐵地選擇了心動,我想這也是大多數年少人的想法吧,年輕時篤定地認為,好的愛情,必須要有心動的感覺。

我們近乎執拗地把“怦然心動”當作戀愛的標準。

堅信有心動做基礎的愛情,才能有更純粹的愉悅感。

和心動的人待在一起,即使什麼都不做,內心也會覺得歡喜。

隨著時間和閱歷的增長,我們會發現心動的標準是會改變的,就像朱亞文說的,在愛情經驗豐富之後,心動的標準會有所提升。

年輕時候遇不到的怦然心動,到了該結婚的年齡段時,似乎也沒那麼重要了。

這是一種大多數人都會經歷的成長,只是,心安大於心動,並不意味著就完全可以只為了心安而忽略掉心動。

張雨綺有個觀點我非常認可:

心動首先是要遵循的,這個是所有愛情開始的信號,但是一定要準備好自己所有的實力。這個實力是包括,你自己的經濟,面對這個感情所出現的所有狀況時候的能力。但是如果說,你還沒有這個實力,並且可能很難去具備這種能力的話,還是選擇一個心安的人去在一起。

在對什麼都不管不顧的年紀裡,似乎“經濟條件”與“解決感情問題的能力”不太會被考慮到。只知道熱情似火地心動,只知道一往無前地去愛,不會考慮太多。

但到了一定閱歷之後,才會慢慢發現,原來

心動也是講實力的。很多因心動產生的愛情,之所以無法維持太久,往往就是因為它像是“飄在空中”的,缺乏足夠踏實的基礎。

01

三毛說:“愛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飯、睡覺、數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會長久的。真正的愛情,就是不緊張,就是可以在他面前肆無忌憚地打嗝、放屁、挖耳朵、流鼻涕。真正愛你的人,是你可以不洗臉、不梳頭、不化妝去見的那個人。”

很多攜手走過銀婚、金婚的夫妻,內心可能都沒有什麼心動的感覺,但兩個人一起就是能讓自己的心沉下來。

心動其實是一種很虛無的感覺,讓你的心忽上忽下,像坐雲霄飛車一樣,很刺激,但是沒有安全感。

向天歌在最後奧斯卡給她打電話時候說:“我們錯過太多了。”

一開始的她,是對奧斯卡先心動的,戀愛經驗頗少的她面對奧斯卡時,會像個小女孩,會緊張到不知所措。

但,在她好幾次對奧斯卡表明心意的時候,奧斯卡都是不主動,不拒絕,不承認,這讓向天歌很沒有安全感。

所以她選擇了後來居上的劉澤煊,因為他懂她,他說她是有潛力變得更優秀的,他可以帶她成長得更好,跟劉澤煊在一起會有心安的感覺。

“比心動更動人的是心安”


想起昨天剛剛結婚的唐嫣,在她沒有遇到羅晉之前,也是一個在愛情裡受盡委屈的女孩。

她跟邱澤的戀情從未被正式承認,卻眾所周知。

邱澤是讓她心動的那個人,為了他,唐嫣可以從不做任何家務到去他家把馬桶刷得乾乾淨淨。

但,最終,心動褪去,唐嫣和可以給她帶來心安的羅晉在一起了。

拍在地上戲羅晉用腿給唐嫣墊著,為了不讓唐嫣撞到頭,他小心翼翼用手護著。

室外戲時,羅晉怕凍著她,導演一喊“卡”,他就立馬給唐嫣披上自己的外套。

年輕時我們會遇到很多第一眼就喜歡的人,卻很難遇到一個讓自己安心停靠的港灣,簡單的陪伴最心安。

02

想起前段時間,和閨蜜相聚時,她跟我講的話:“原來真正的愛情並不是心動,而是那個人讓你感到心安。”

閨蜜和她男朋友都是我熟識的朋友,兩個人從16歲情竇初開的年紀走在一起,在一起四年,我們身邊的朋友都羨慕這樣的愛情。

那時的她們,都相信這段愛情能夠從校服走向婚紗,甚至連旁人都這樣覺得。

後來的她們,並沒有在一起。

“比心動更動人的是心安”


閨蜜高三畢業後去了另一個城市讀大學,而男孩留在家鄉復讀,兩個人只能靠著電話維持著這段戀情。

一到節假日,閨蜜都會坐火車趕回來,陪男孩,哪怕只是靜靜地坐一天,在那個時候對他們來說是很美好很奢侈的事情。

閨蜜說,等他一年就好,這一年過去了,她們又可以像以前那樣子一起了。

一年過去了,男孩高考完了,她們分手了。

悄無聲息地分手,兩個人在那個暑假都銷聲匿跡了一樣,誰都聯繫不到。

再後來,我去閨蜜上學的城市看她的時候,介紹了現在的老公給我認識。

看到她老公的那瞬間,我彷彿明白了她說那句話的意義。

她的老公沒有當年的男孩帥氣,但就是能給人一種安穩的感覺。

我們出去玩時,他會給閨蜜拿好圍巾,裝好水杯,所有東西都放好在書包裡,書包也一定是他背。

閨蜜說,她們騎電動車時,他會幫她先圍好圍巾,有一點不嚴實都不可以。

吵架時,即使再生氣,也會忍住自己的情緒,先哄閨蜜。

閨蜜疑心重,他就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第一時間通知閨蜜,處處考慮她的感受。

這可能就是每個女人在愛情中所需要的心安吧。

“比心動更動人的是心安”

一輩子那麼長,心動一次就夠了,到最後還是要選擇一個讓自己心安的人。

當然,親愛的姑娘們,餘生那麼長,還請多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

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有更多的選擇方向。

願點讚的你們,遇到的都是既讓你心動也讓你心安的那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