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通航企业应该如何控制航材成本?

随着通用航空政策不断完善和出台,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通用航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进入或新购飞机增加投资通用航空,使得通航企业也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竞争压力。面对尚未完全释放的通用航空市场,成本控制就成为了通航企业2019年竞争的关键优势,其中,航材由于涉及资金大和相对不可控,成为了通航企业的重点调控对象。北京伊德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伊德诺)根据超过10年的航材服务经验,及服务超过200家通航企业的总结归纳,为通航企业在航材成本控制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助力中国通航企业更好、更轻松的发展。

1、二手航材替代新件

如今通航企业对二手航材的态度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以尽可能使用二手航材的方式替代购买新OEM件已经成为通航企业控制航材成本的主要手段之一。伊德诺总经理衡芳介绍道,“二手航材的价格一般仅为全新航材的40-60%,这可以非常直接的为通航企业节约航材成本。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众多质量可靠的二手航材供应渠道,加之我们建议了专业的技术工程团队对二手航材的质量、适航等进行有效把控,已为十余家国内的通航企业及运输航空企业提供过二手航材服务”。

其中,发动机维修中二手航材使用较多,比例占所有航材采购量的10%,而伊德诺在发动机维修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伊德诺与世界几十家知名的发动机大修厂和部件维修公司签署了长期的维修代理协议,这些维修设施均同时拥有OEM、FAA、EASA和CAAC的授权许可,能够提供飞机、发动机及部件等的维修、翻新、拆解等服务,并确保维修工作及时正规有序地进行。

2、改善库存管理模式

航材库存管理是进行航材成本控制的必要手段。首先是对航材进行分类管理、库存状态监测。并且根据现有库存量、库存水平、计划库存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出补货时间和补货批量,以求在保证供货周期和航材保障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航材库存量,降低维护和管理成本。其次,目前伊德诺联合十余家通航企业成立的“通航蚂蚁联盟”建立了全面畅通的航材共享平台,既可以为部分通航企业的缺件提供帮助、减少成本,又可以为部分通航企业闲置航材去库存,减少资金积压。

另外,还应加强航材的证件管理。不仅包括适航批准标签,还包括合格证、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

2019年,通航企业应该如何控制航材成本?


3、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做好航材成本管理控制,从事航材工作的人员实则是重要一环。通航企业在招聘航材管理人员时要明确职权划分,注重专业知识理论和时间经验相结合。只有合格的职员配合高效的航材管理才能真正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4、选择靠谱的航材供应商

据了解,国内取得航材分销资格证书的航材分销商超过100家,另有众多未取得航材分销商资质的航材分销商,加之各类OEM/国内MRO/国外航材分销商,此外还有国内不少资本计划投资航材贸易领域,林林总总,由此可见,国内的航材供应商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水平参差不齐,作为通航企业应该如何判定一家可靠的航材供应商?主要有以下几点;航材供应商及销售人员的专业性、航材供应商的质量及价格管理能力、航材供应商的客户群体规模、以及航材供应商不断创新的服务模式等。其中,作为通航企业最为直观的判断是航材供应商的专业性及服务客户群体规模。服务客户群体越多说明其专业性、质量管理、价格管理等方面具备相对较好的优势,而专业性越高的航材供应商因其拥有航材采购及使用的数据基础,越能够给予通航企业在航材采购方面的积极建议,帮助通航企业节约航材成本。

此外,通航企业应该建立多层次的航材供应商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类;(1)主供应商:飞机,器材制造商,提供大部分重要部件;(2)辅助供应商:经认证的部件生产商,提供其他不重要部件;(3)维修商:周转部件维修服务商,提供周转部件维修服务。

5、建立完善科学的航材采购制度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通航企业应该逐步积累一套适合自身的航材采购制度,包括采购标准、采购方式、采购渠道、采购流程等一系列制度。同时,应该对航材进行有效的分类,包括建立针对航材消耗件、高价周转件、普通器材、低值易耗品、机上供应品等器材的不同采购制度。如此,通航企业可以在采购制度上对航材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航材成本控制是影响国内通航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航空企业和航材供应商孜孜不倦的从多个角度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行业经验进行航材成本控制,才会使我国通航产业更加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