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钢铁命名的县城,坐拥铁矿8亿吨,荣登“2018中国幸福百县榜”

2018年,我国钢铁行业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亮点如下:

以钢铁命名的县城,坐拥铁矿8亿吨,荣登“2018中国幸福百县榜”


1、降本增效方面

宝武、鞍钢、河钢、太钢、马钢、华菱、方大、三钢、陕钢、柳钢、津西等许多企业刷新了经营业绩新高度。

宝武在超额完成既定三年降低成本186亿元的基础上,又制定了新的三年降低成本100亿元,争取130亿元的计划。

鞍钢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将降本工作上升到战略高度,做好自身降本、协同降本和科技降本工作,深入挖掘降本空间,成效凸显。

河钢加强资金集中管控和统一运作,打造三流合一、高效协同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建立联通上下游企业的产业生态圈,实现降本增效30亿元以上。

三钢坚持灵活经营,提升运行质量,强化统筹协调,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则组织生产,吨钢效益名列前茅。

首钢立足“三个跑赢”,坚持对标找差、量化评价、不断改进,加大内部降本增效工作力度,取得很好效果。

沙钢采取“低点增量采购、高点控制采购”举措,通过波段采购,仅煤炭一项就实现采购降本8000万元。

建龙持续深入推进降本增效,1-10月份,降本增效工作实现创效24.52亿元。

方大钢铁建立全面对标体系,推动企业降本,促使指标不断提升。

陕钢以“抓基层、打基础、强基本”为目的,以“行业先进对标、区域先进对标、省内先进对标”为载体,展开“三基三对标”工作,对标指标和效益明显改善。

昆钢全面加强各环节运营管控,层层压实责任,运营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泰山钢铁把市场化作为统领各项工作的“总抓手”,激发全体员工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成本持续下降。

2、改革方面

马钢在完成去产能目标任务的同时去杠杆工作取得实效,资产负债率下降6.1个百分点,还大刀阔斧推进机构改革,机关员工数量精简超过三分之二,并稳妥推进3家“僵尸企业”的清理整合工作。

河钢大力培育以钢铁产业链为基础、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服务业,构建钢铁材料、工业服务、产业金融、海外事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华菱大力推动降负债,10月末资产负债率较年初下降7.89个百分点。

凌钢抢抓市场机遇,提升运营质量,减少资金占用,加大偿还贷款和商业负债力度,资产负债率下降5.16个百分点。

柳钢创新资金运营机制、降低资金成本、调整银行债务结构等措施,进一步控制负债规模,资产负债率较年初下降6.82个百分点。

新余钢铁创新融资思路,采取适应性措施降低财务风险,资产负债率在2017年下降8.7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2018年又大幅下降,目前降至60%以下。

鞍钢2018年被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国企改革综合改革试点企业,以“双百行动”为突破口全面实施契约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主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1.50%。

首钢大力推动企业退出,制定企业退出三年规划,全年退出企业72家。

中钢加大处僵治困、压级减户工作力度,2018年“处僵治困”28家企业,压级减户38家企业。

山钢以落实省政府“国企十条”为抓手,细化分解31项任务,制定63项工作措施,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处置16户“僵尸企业”,实现处置价值最大化。

安钢在大力精简机构的同时推行去行政化管理试点,探索推行大部室制、大车间制,按职能和业务板块整合。

包钢加大“处僵治困”工作力度,完成24家企业压减,处置80余项低效无效资产和4家僵尸企业。

本钢强力推进第二阶段“四定”工作,有序推进全员竞聘上岗和末位淘汰,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同时积极稳妥推进集团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杭钢结合“四轮驱动、创新高地”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钢铁制造与金属贸易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经济产业、技术创新与服务产业架构,呈现出产能压缩、结构优化、效率倍增、平稳转型的良好态势。

3、创新驱动方面

宝武坚持技术创新,形成了以汽车用钢、核电用钢、硅钢、百米重轨、航空航天特种材料等为代表的高端精品家族,其中汽车板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具备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先进高强钢供货能力。

河钢与海内外科研院所、战略用户建立了24个开放共享的全球协同创新平台,建成了世界上首条亚熔盐法高效清洁提钒生产线,2Gpa热成型钢填补国内薄板坯连铸生产超高强钢的空白,百米重轨获得欧盟和CRCC双认证,成为我国唯一通过欧标认证的企业。

鞍钢持续提升创新能力水平,推进科研机构“公司制”改革,构建“一厂一所”协同研发模式,核电安注箱基板用钢板(18MND5)、耐候耐极寒钢(Q420qFNH)、双球头船用球扁钢实现全球首发。

首钢取向硅钢通过“双百万”大容量特高压变压器应用鉴定,进入全球在建规模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变压器供应商序列,广泛用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项目。

马钢高速车轮通过德铁审核和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TSI)认证、具备德铁全系列车轮供货资质,重载车轮实现了向必和必拓全谱系供货。

中信特钢青岛特钢开发出离线盐浴(QWTP)技术,使超高强度桥梁缆索盘条(1960MPa级、2000MPa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成功开发了国际首例超高强度帘线用钢(C97D2-E)。

包钢积极推进稀土钢发展战略,打造稀土钢新材料产业基地,产品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南钢打造的智能制造新模式(“JIT+C2M”)荣获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

太钢超级双相不锈钢冷卷(S32760)实现国内首发首用,开发的世界最宽的手撕不锈钢出口欧洲,研发出新一代环保型笔头用不锈钢材料,实现笔头用钢的迭代升级。

中冶“清洁高效炼焦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成果成为国内外清洁高效炼焦技术的主导技术和装备,已在海内外47个工程中实现系列化应用,大型焦炉市场占有率国内达96%、国外达60%。

中国钢研、北京科技大学创新提出了新的材料组织性能调控理论,解决了钢铁材料强度与塑韧性倒置的难题,有效指导了汽车、建筑、管线、桥梁等领域用钢低成本高性能化生产,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4、绿色发展方面

河钢进一步深化绿色发展成果,累计投资19亿元、实施了50余项环保项目,以烧结脱硫脱硝为重点的超低排放技术在业内实现重大突破。

宝武与上海、南京、武汉、盐城、福州等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在“废气超低排、废水零排放、固废不出厂”等方面取得突破,全年投资38亿元,支撑“绿色城市钢厂建设”。

太钢制定《超低排放实施方案》,实施了低参数余热利用改造、燃气锅炉高效改造等一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项目,计划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达到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要求。

安钢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绿色发展,瞄准“4A”级景区的目标打造“固、水、气”立体化治理的新格局。

三钢着力实施“生态旅游新三钢”建设,累计投入2.4亿元实施现场管理提升改造,已成为国家级“3A级旅游景区”。

南钢、德龙、中天等30多家会员企业在绿色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率先探索与进取,经协会和地方推荐评审入选工信部发布的绿色工厂名单。

包钢、安钢、宝钢湛江、河钢邯钢和青岛特钢经过层层评审,被评为2018年度中国钢铁工业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

国际化经营方面

河钢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形成了以“四钢两矿一平台”为主的全产业链海外发展格局,海外资产突破9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超过120亿美元,成为我国跨国指数最高的钢铁企业。

宝武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完成重点国家和地区市场调研和项目寻源、梳理整合现有海外资源投资项目、加强营销体系和增值服务能力建设,国际化经营稳健推进。

太钢着力优化不锈钢产业的全球布局,积极筹划推进印尼、南非等地的国际产能合作项目。

广西盛隆冶金和北部湾港务集团共同投资的马来西亚关丹联合钢铁(大马)350万吨综合钢厂如期建成,成为“中国资本、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全面走出去的典范。

中冶、中钢(设备)依托长期积累的工程设计、装备制造和项目管理经验,完成了马来西亚关丹综合钢厂、越南台塑河静钢铁一期、阿尔及利亚特斯亚利(Tosyali)综合钢厂等一批指标世界领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样板工程,正在积极推进印尼德信综合钢厂、印度塔塔KPO钢厂、俄罗斯MMK250万吨焦化等一批新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