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錘子專利彰顯頭條教育野心 但是教育也能被分發嗎?

收購錘子專利彰顯頭條教育野心 但是教育也能被分發嗎?

錘子科技終於獲得了換手機會。1月22日,有消息稱部分錘子科技員工已被要求改簽勞動合同,轉而簽入今日頭條的母公司“字節跳動”。該消息令人意外之處是願意接手錘子的不是BAT而是今日頭條,今日頭條要的也只是部分專利而非手機設備經驗。字節跳動方面已經向媒體確認,公司目前已經收購了錘子科技部分專利使用權,並將探索教育領域相關業務。

做教育頭條下定了決心

今日頭條異軍突起,依靠信息分發和短視頻產品建立起產品矩陣。除了擁有這些立命之本頭條還不斷在自己的邊界試探,嘗試打造不可替代的超級平臺。據悉字節跳動為與錘子的交易付出3億元人民幣,而這些費用主要流入教育行業。實際上頭條在教育行業的低調耕耘有一段時間了。

  1. 依靠C端產品優勢,開發一對一教育產品

今日頭條內部孵化了多個toC產品,其中主推的為兩款一對一外教產品。這兩款應用取名簡單粗暴和青少年少兒英語龍頭vipkid一樣都都帶有kid,一款名為gogokid,另外一款名為aikid。今日頭條以產品起家,筆者自然要試用這兩款前綴不同的kid產品了,發現頭條的確有些過人之處。gogokid完全是一款vipkid的對標產品,針對 4-12 歲孩子,以真人一對一北美外教課為主。

值得一說的是今日頭條一面護住主流,一面弄出了有點意思的aikid。aikid上課程會分為三個區域,一塊是動畫,一塊是老師,另一塊則是用戶的臉了。不說什麼AI自適應系統、注意力模型等名稱。這個應用和筆者之前探討過的dada少兒英語相比,的確是將概念落到了實處。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孩子的表情和情緒及時做出糾正和反饋,用戶臉上會有追蹤動畫來吸引注意力。

2、彌補教育底層邏輯,收購B端教育平臺

另外一條B端教育跑道,今日頭條選擇用收購的方式來佔地盤。比如投資曉羊教育,這實際上是一個給公立學校提供ERP的平臺,幫助公立學校管理數據。參投教育服務平臺“一起作業”,並且收購了學霸君的B端業務。這些B端教育平臺都是依靠品牌在各自教育領域底層邏輯上的積累形成的管理輔助系統。例如學霸君的教育底層邏輯是拍照解題,而B端業務為AI學,通過智能手段幫助老師,自動批改、智能生成學情分析報告,幫助老師節省時間。缺乏教育底層邏輯的頭條,要擁有B端教育輔助系統,只能依靠收購。

3、豐富內容資源,加碼知識付費

頭條教育領域佈局覆蓋的範圍,實際上已經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想象。在知識付費領域,頭條也推出了一款名為好好學習的app。比起基礎教育這種依靠音頻的泛知識學習,頭條其實更易上手,因為泛知識領域學習的教學結果難以檢驗,重要的還是提供學習的滿足感以及課程的多樣性。頭條只要不斷積累內容資源,維護好用戶體驗即可,而這正好是頭條的強項。

收購錘子的技術用在哪?

經過一番梳理,我們發現頭條在教育領域的胃口不小。錘子的倒下反而把頭條的教育扯了出來,相比關心錘子科技的未來,筆者更關心今日頭條正在下一盤怎樣的教育大棋。收購錘子的技術專利要被頭條具體用在哪?

  1. 技術不夠用?今日頭條要買錘子專利

錘子的專利數量和其他第一梯隊的手機為玩家相比,存在百倍的差距。經公開資料查詢,錘子科技及其控股企業目前共擁有100件(82項)專利,而小米公開資料顯示就有8814件專利,oppo甚至有24402件專利。頭條甘願當後排玩家錘子的接盤俠,是否也暗中顯示,頭條離開了內容分發領域,技術底蘊其實並不夠用呢?

(1)利用語音助手探索教育?

錘子在軟件著作權方面一共有8項專利,包括錘子錢包軟件、語音助手軟件、便籤軟件和時鐘軟件。頭條如果要將錘子的軟件著作專利用在教育領域,一般的猜想還是運用語音助手專利。但是在線教育領域語音助手系統需要依靠收購,是否顯得頭條缺乏的實在是太基礎。

(2)探索教育硬件產品

另外錘子科技在應用或交互的專利申請量最大,其次是外觀和硬件結構專利,在操作系統方面申請的專利最少。應用或交互,以及外觀方面的專利佔據了錘子科技專利申請量的67%。在應用或交互方面,錘子擁有較大比例的數字界面交互專利申請。頭條可以利用這些交互專利,探索教育硬件產品。這麼一看,頭條在教育領域也許還有更大的野心?

2、信息分發和教育是雙行線,硬件和軟件又有鴻溝。

雖然頭條大手筆佈局教育顯得相當有實力和底氣。但是根據錘子專利應用的這兩個假設,我們可以發現,頭條跨界教育並不容易。其一是因為信息分發僅僅是基於機器算法對用戶偏好進行挖掘,而教育和信息分發是兩條雙行線。教育是個交互的過程,包括語音、面部識別等等,要比信息分發複雜,而且不能是用戶喜歡看什麼就給他推薦什麼。其二是軟件和硬件之間的跨界有相當大的鴻溝,探索教育硬件是個有前景的想法,但是頭條系教育產品尚且沒有知名度就要挑戰有難度的硬件設備怕是有難言之隱。

3、目前在線教育易複製起量,今日頭條錯過了紅利期

頭條進入教育領域是必然趨勢,因為教育領域是已知的增量市場,而當下教育的互聯網化還在初步階段。雖然在線教育領域競爭壓力大,但是模式沒有差異,目前來看還是誰抓住了時機誰就在最前列。從傳統教育領域發展而來的好未來和新東方有後起之秀無法比擬的知名度,垂直領域頭條系產品又不如Vipkid基礎打得早,頭條可能錯過了在線教育的最佳佔位期,才要如此奮力追趕。

教育本身是優質內容,但是在線教育的內容是流動的

對於頭條這樣一個娛樂內容大玩家來說,搞教育好像是走向了正途,離本行也不太遠。因為教育本身是優質內容,是頭條流量變現的選項之一。但是教育有其特殊性,教育內容是流動的,並不容易像普通信息一樣被分發。

1、碎片化娛樂流量,轉向教育水土不服

頭條流量池巨大,但是跨界教育這些流量的轉換其實並不樂觀,碎片化的娛樂流量,是由廣告商買單,而這些沒有耐心的流量轉向教育領域恐怕要水土不服,更不用說為教育產品付費了。頭條系在線教育產品靠頭條倒流很難形成良性循環,頭條跨界教育只能是硬拼產品和服務了。也是因為如此筆者認為頭條在知識付費領域可能更容易形成氣候。

2、一對一教育內容是不能留存分發的,沒有所謂的技術遷移。

但是在在線教育領域,頭條基本上要從零起步,一對一教育內容是實時的、流動的,不能被留存分發的,這方面頭條沒有所謂的技術遷移。在線教育公司的核心還產品口碑和用戶生命週期,用戶能否真的在學習中提高才是他決定復購的關鍵。市面上都是高度一致化的北美教師團隊,差不多的課程體系,頭條如何才能形成產品壁壘?

3、AI智能只是強大師資力量的左膀右臂,是缺乏教學資源的噱頭。

AIkid可能是頭條系在線教育的亮點。但是AI智能在教學上只能針對低齡兒童,覆蓋簡單內容,甚至也只敢運用在最容易自然習得的語言領域。AIKID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大幅降低費用,讓五環外的學生體驗優質的教學內容。但是隻是入門級別教學資源,可以相對不打折扣的由人工智能展示出來,如果僅僅視作一門生意可能是抓住了部分人的需求。但是要做教育品牌還是離不開強大師資力量,AI目前還只能是種輔助,甚至是吸引嘗試的噱頭。

4、無法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在線教育拼只能是營銷。

頭條系對自己的教育產品其實也進行了大量營銷,找到章子怡代言,併成為第六季《爸爸去哪兒》獨家冠名商。燒錢營銷是每款在線教育產品都繞不開的起步手段。由於aikid未被收錄至百度指數不好通過百度指數對比。通過百度搜索資訊數,截止至2019年1月28日,dada、vipkid、gogokid、aikid相關資訊數分別為442000,265000,1950,53400。我們可以看出,頭條燒錢宣傳之路還剛剛開始,認識度和頭部產品有相當大差距遠。

頭條甘當錘子科技的接盤俠,是為了教育領域這一盤大棋,從梳理中我們不難發現頭條是真的在該領域認真了。雖然我們看到頭條在教育領域多點佈局,但是實際上頭條的教育產品還未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大家都知道在線教育這是一塊好蛋糕,但是教育產品本身有其難度,而頭條過去積累的優勢在這個領域可能也都成為了泡影。信息分發應該是不靈了,頭條通過買買買加碼教育行業,一步一個腳印未來我們可能可以看到一個更有狼性的超級頭條,也可能看到一個更有活力的在線教育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