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經喝懂普洱茶了?這4種味道能正確分辨的人真不多,不信試試

很多新手茶友在剛剛接觸普洱茶這個品類的時候,不難發現在普洱茶裡面,會或多或少夾雜著一些莫名的,奇怪的味道。那些味道,它們之間有哪些聯繫,或者說作為茶友,應該如何去理解與看待。通常這些奇怪的味道描述為:

堆味、倉味、黴味和陳香味。

你已經喝懂普洱茶了?這4種味道能正確分辨的人真不多,不信試試

閩南聯邦調茶局

先來認識一下堆味。堆味是如何產生的?是怎麼一回事?普洱茶的堆味只可能會出現在熟茶中,因為在熟茶的製茶工藝中,有一道必經的工序叫渥堆發酵工藝。在這道渥堆發酵的過程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參與其中,由於多種微生物的共同作用,自然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味道,比如說腥味(或者叫土腥味)。隨著茶葉渥堆發酵的進行,茶葉會變得越來越乾燥,周圍的雜味就會被茶葉所吸收。所以剛經過渥堆發酵後的熟茶,如果馬上拿來沖泡開湯的話,這些雜味就會發散出來,給人以不好的品飲體驗。因此,熟茶在發酵完成之後,通常需要一定時間的倉儲,在沒有其它異味的自然環境下陳放一定的時間,不能馬上上市售賣。

你已經喝懂普洱茶了?這4種味道能正確分辨的人真不多,不信試試

閩南聯邦調茶局

經過一段時間的陳放,茶葉中的堆味就會逐漸地散發到空氣中而慢慢消失。倘若是陳放10幾年的老熟茶,幾乎是沒有絲毫的堆味的。可見,熟茶發酵工藝中不可避免會產生類似泥土腥味的堆味,通過優良條件下的倉儲和歲月的洗禮,是可以自然消失的。

你已經喝懂普洱茶了?這4種味道能正確分辨的人真不多,不信試試

閩南聯邦調茶局

再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倉味”?這種味道主要有兩個產生原因。第一種是人為干預產生的。這種茶葉的數量,在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非常多。主要是當時的熟茶發酵工藝還不成熟,人們又不喜歡喝剛生產出來的生茶,怎麼辦呢?當時的香港有很多茶商,在自己的茶葉倉庫裡,利用存放環境加溼的手段,人為加快茶葉的氧化和發酵的速度。幸虧普洱茶自身的優良品質,這種通過加溼處理的茶葉仍然是具備品飲價值的,它唯一的遺憾就是存在倉味。到了今天,像這樣溼倉處理過的茶葉基本已經很少了。倉味,是通過加溼方法,人為干預茶葉存儲的環境,使其快速陳化而產生。

你已經喝懂普洱茶了?這4種味道能正確分辨的人真不多,不信試試

閩南聯邦調茶局

現在人們所提到的倉味與過去的概念有點差異。今天我們所討論的倉味,實際上是指茶葉存放在不符合衛生標準,沒有人定期打理和管理的環境中,茶餅吸收周圍的異味而產生,它是自然產生的。人為的溼倉所產生的倉味很難被去除,但如果是自然存放所產生的倉味,像灰塵,蜘蛛網的表面附著,這種倉味是很容易去除的。打開包裝,然後把茶葉撬開弄散,只要經過幾天的醒茶處理,這種倉味就會自然散發掉,亦或直接沖泡也可以,基本上經過兩三道水後,就可以散發得很乾淨了。可見,倉味是自然形成的,茶葉入庫存儲過程中產生,醒茶後即可去除,幹醒或溼醒均可。

你已經喝懂普洱茶了?這4種味道能正確分辨的人真不多,不信試試

閩南聯邦調茶局

然後是黴味。黴味這個詞,其實茶友們在平時是很少真正遇到的,有黴味的普洱茶市面上其實是不多見的。凡是真有黴味出現,這種味道是很容易被茶友辨別的。茶餅的味表面肯定會看到一塊發黴的區域,顏色與正常的區域明顯不一樣,就算是經過乾燥處理,它發過黴,會有殘留的發黴痕跡。這種茶由於極容易辨識,市面上基本上不會人還拿出來賣。所以,黴味是由於製作或存儲失敗而發黴的氣味。

你已經喝懂普洱茶了?這4種味道能正確分辨的人真不多,不信試試

閩南聯邦調茶局

最後是陳香味。陳香是一個籠統的說法,主要是指經過時間沉澱的老茶,經過後期陳化而產生的令人愉悅的香氣。只要是品質合格的茶葉,符合衛生標準的,就一定會有的香氣。只是,陳香有多種表現形式,因茶而異,因倉儲環境而異。其表現形式通常為:樟香、參香、藥香、棗香等四種香味。一般說來,在老熟茶中,能夠產生樟香就很不錯了,這餅茶裡面必定含有古樹的原料。陳香,是經過後期陳化發酵轉化而來,需要足夠長的陳化時間,以及高品質的鮮葉原料作為基礎,是廣大茶友們所追求的最佳香氣

清晰分辨出普洱茶的堆味、倉味、黴味和陳香味這四種味道,是茶友們喝懂普洱茶,提升品鑑能力的必修課。不知茶友們覺得難不難呢?

我是“閩南聯邦調茶局”,歡迎喜歡我的朋友們關注我,下期內容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