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影響力 6大武器之承諾和一致

承諾和一致很好理解,人人都有一種言行一致(或者說也希望顯得言行一致)的願望。因為我們做出了某個選擇或採取了某種立場,來自內心和外部的壓力,都會迫使我們按照承諾說的去做,因為我們都會想方設法證明自己先前的決定是正確的。(即使可能選擇是錯的或者會讓我們受到傷害),因為言行一致對行為有強大的指引力量,是行為的一種重要驅動力。

“答應了” VS “沒答應”?

有研究人員在紐約市的一處沙灘導演了一起“偷竊”事件,觀察旁觀者是否會不顧個人安危來阻止犯罪。研究者的助手在沙灘上隨機選一個人(即實驗的受試者),在離他兩米開外的地方鋪上一塊沙灘浴巾,並在那用收音機聽音樂。第一次:助手離開浴巾去散步,而研究人員假裝成小偷,走過來拿起收音機試著把它帶走,20次的實驗,旁觀者出手阻止的只有四次;第二次:助手在離開前,請受試者“幫忙看著東西”,所有受試者都【答應】了。這次的實驗結果,20個旁觀者有19個成了虛擬的義務警員,主動阻止了偷竊行為。承諾和一致起了重要的驅動作用。

人際影響力 6大武器之承諾和一致

承諾和一致背後的原因

一方面:信仰、言語和行為前後不一的人,會被看成腦筋混亂、表裡不一,甚至精神有毛病。

另一方面:言行高度一致大多跟個性堅強、智力出眾掛鉤,它是邏輯性、穩定性和誠實感的核心。最簡單的例子:你喜歡跟“言行一致”的人做朋友還是跟“言行不一”的人做朋友?答案顯而易見。

承諾和一致的好處

除了贏得別人對你的尊重和信任外,對於自身還有以下兩個好處:

1.和大多數其他自動響應方式一樣,它為穿越複雜的現代生活提供了一條捷徑。例如我們一旦下定決心了,我們就會堅持到底,不再考慮外界很多的因素困擾,努力把事情做成

2.機械地保持一致還有第二點吸引力,它更容易令人避免誤入歧途。例如我們不用再去左思右想,越想越把自己給弄糊塗,最後還有可能選擇了錯誤的道路。

如何運用承諾和一致的影響力

第一步:作出承諾很重要,例如讓對方選擇立場,公開表明自己的觀點等。當我們能溝通讓對方同意或承諾,它就有可能影響了對方的認知,不僅能提高對方對分量更大的類似請求的順從度,還能使對方更樂意去做一些跟先前答應的小要求毫不相關的事情。

“做生意要先交朋友”

很多商人在剛開始做小生意幾乎都不貪圖利潤,而是要承諾。有了承諾,之後的生意自然而然地就來了,做成大生意也不是什麼稀罕事,這種手法一般稱之為“登門檻”。

視頻: 曾憲梓(敘述)

第二步:書面承諾。書面聲明的承諾力量會更為強大,例如就有很多刺激銷售人員實現越來越高目標就是採用“軍令狀”的模式。

“寫下來的神奇力量”

安利在激發銷售人員實現高目標的時候,都是要求銷售人員定下目標,把它寫下來。銷售主管會跟銷售人員說:“不管你的目標是什麼,關鍵是你定了這個目標,這樣你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接著,把它寫出來。把東西寫下來,有種神奇的力量。所以,定下目標,把它寫下來。等你達到了這個目標,再定另一個,也寫下來。這樣你就會像我一樣進步神速。”

人際影響力 6大武器之承諾和一致

第三步:公開承諾。生活中這種例子非常多,例如當我們選擇去減肥,去健身的時候,如果我們沒有把要努力的目標去公開給所有人,而是心理默默想,我都辦了卡了,等有空就一定會去健身,結果往往都是悲劇的。而如果我們公開承諾了要在什麼時候完成什麼的目標,我們為了要做到這個承諾,就算再苦再累都會想盡一切辦法說服自己,我說過的事我一定做到。

最後一步:內心認同,努力付出。這樣的承諾人才會更重視來之不易的“機會”,對承諾人的影響也會越大

新兵訓練營”

西點軍校的所有新生都要受高年級學生的折磨,這是他們一向的慣例。所有西點軍校的學生都一致認為,新兵訓練營是一個嚴酷的大熔爐,但從這個熔爐裡熬出來後,他們變得更堅忍、更勇敢、更經得起磨難了。費勁周折才得到某樣東西的人,比輕輕鬆鬆就得到的人,對這件東西往往會更珍視。

如何拒絕“承諾一致”?

思想家愛默生有一句名言:“死腦筋地保持一致愚不可及”,我們都知道保持一致一般而言都是好的,但我們必須避免愚蠢的死腦筋。其關鍵點在於:每當我們懷疑自己做事時犯了死腦筋保持一致的毛病時,試著問一下自己,如果重新來一次,我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嗎?如果發現之前支撐我做這樣選擇的理由根本行不通的時候,我們就沒有必要去保持這種“愚蠢的一致”。

結束語

基於以上,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在生活中,工作中,有無一些讓別人做到言行一致的事情,或者自己碰到比較“愚蠢的言行一致”的事情?例如承諾給小孩買玩具等等都可以,歡迎大家留言互動。下一期,我們將分享另外一個影響力武器—“社會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