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這位名師給中國父母的第一條建議,竟然是陪孩子一起吃晚飯!

01

我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年輕人在回想小時候他爸爸媽媽在飯桌上互相讓蛋的情景時,他眼淚都掉了下來。

因為那時他們家三代同堂,十口人一起吃飯,有一次媽媽在節慶日裡給家人煮了雞蛋。在吃飯的過程中,他爸爸發現只有九個雞蛋,孩子的媽媽沒有吃到。

他爸爸當時很感動,自己的妻子把家裡照顧得這麼好,好吃的都讓給其他家人了。

於是他爸爸就把雞蛋夾起來,放到孩子媽媽的碗裡,孩子媽媽馬上又夾起來,放回到他爸爸的碗裡。

結果,他爸爸媽媽兩個人就這樣你夾給我我夾給你的數十個來回,突然,咚——雞蛋掉在地上了。

就是這一幕,留給了這個年輕人非常深刻的印象,爸爸媽媽互相敬重關愛的感情像種子一樣在他年少的心田生根發芽,也潛移默化的影響他想要成為一個體貼他人的人!

其實,只要去觀察,就會發現我們的飯桌上真的是世間百態,每個家庭的飯桌都是一個故事:有著歡快、溫馨、美滿或是冷淡、孤獨、破裂的情感基調

不僅如此,家庭飯桌上的互動交流,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終身!

美國這位名師給中國父母的第一條建議,竟然是陪孩子一起吃晚飯!

02

有的家庭在飯桌上培養出了感恩的孩子,有的家庭在飯桌上養出了一個自私自利的白眼狼,有的家庭在飯桌上養育出文質彬彬的孩子,有的家庭在飯桌上培育出肆意妄為的孩子。

曾有一家大型企業在招聘一名後勤部長,通過一餐飯的觀察,最後確定了錄取人員。

公司把經過海選、筆試、面試之後的篩選出來的十個人同時邀請到公司,主考官在隨便與大家聊天過後,就請大家一起吃飯,而且吃的是自助餐。

就是這樣的一頓飯後,主考官宣佈面試結束,後勤部長的人選已經確定下來了。

誰也沒有想到這一頓飯居然是最後的面試環節。

最終確定下來的後勤部長就是其中一位吃多少取多少,連最後一點湯汁都倒到粥裡喝掉的應聘者。

毋庸置疑,在這場特別的面試中,十個人有十種不同的品行,在他們吃自助餐的過程中就已經表露無遺,即使是裝模作樣也會有所暴露!

他們當天的吃飯習慣、對待食物的態度、吃飯的禮儀等等,都是一個人在平時積累而成的!

一個家庭在飯桌上有所講究,比如父母以身作則把好的東西先讓給老人吃,珍惜糧食,禮貌安靜的吃飯,家人樂於分享和感恩食物等,這都是一種對孩子未來生活的遠見!

在韓國的家庭飯桌上,家中年紀最小的孩子,每次吃飯前,都要忙忙碌碌地按從老及幼的順序給屋內的人盛飯端飯添飯。

然後,目不斜視,端端正正,恭恭敬敬地對飯桌上的長輩們說:“謝謝你們給了我這麼一頓豐盛的飯菜!”

飯桌上的這種儀式感,正是他們培養孩子感恩的一種方式。日積月累,孩子的這種感恩態度,也將會延伸到生活的種種方面,這樣時常心懷感恩的人,也更容易觸及幸福!

美國這位名師給中國父母的第一條建議,竟然是陪孩子一起吃晚飯!

03

如果一個家庭在飯桌上是粗暴就餐,飯桌上時常是吵鬧、批評、爭搶食物……那麼這個家庭裡養育出來的孩子也是很一般,孩子在社交方面也接近於這種飯桌互動模式。

在餐廳,我們最怕看到這樣的場面:

小孩亂跑撞翻了服務生的盤子,被熱餐燙到,家長和服務員吵了起來;

小孩亂動拉下了餐布,盤子打碎一地;

父母呵斥孩子,孩子委屈大哭起來;

……

一個在舊金山著名餐館工作了很久的服務員說:“我們看見家長帶著孩子進來都感到很擔心,他們會弄得一團糟,桌子、地板都會遭殃……”

還有,在餐廳裡,孩子的吵鬧聲,IPAD的全開的 ,還有成人大聲打電話……都嚴重干擾了其他食客的正常用餐。

還記得嗎,被鬧得紛紛揚揚的大連女孩飯店叫喊被喘的事件,其實就已經給了我們一個教訓。尤其是有小孩在飯店在這種場合,一定要教好孩子餐桌上的禮儀。當然,這就有賴於我們家長平時在飯桌上注意用禮貌適當的方式和孩子互動!

美國這位名師給中國父母的第一條建議,竟然是陪孩子一起吃晚飯!

04

然而,在我國,許多家庭因白天分散各自忙於工作和學習,連晚上回家團聚也沒有好好的和孩子一起吃晚餐,或是在吃晚飯時,一邊看電視刷手機,家人之間的交流很少,也有的父母常常加班,孩子習慣一個人吃晚飯。這樣的晚飯,真的會讓我們錯失了許多和家人一起分享成長的快樂。

美國這位名師給中國父母的第一條建議,竟然是陪孩子一起吃晚飯!

美國最佳教師雷夫曾到中國來巡講時,給中國的父母的第一條建議,就是陪孩子吃飯,最好是每天和孩子在一起吃晚餐。

雷夫不管學校有多忙,都會盡量回家和孩子一起吃晚飯,因為一天中的晚餐時光是最好的親子交流時間,讓孩子儘量多參與到這種交流過程當中。

而且,飯桌上也是父母以身作則教育孩子的最好時機,在飯桌上你是怎樣的父母,孩子也會向你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