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這40年,致敬改革開放

1978年5月,一篇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發表在光明日報,它掀起了席捲中國的真理標準大討論,成為那支撬動改革開放的槓桿。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閉幕,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

1978年,小崗村的十八位農民在土地承包責任書上按下了紅手印,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

1980年,國務院將深圳、珠海、廈門、汕頭設為經濟特區。

2010年5月,國家設立了喀什經濟特區,帶動西部地區協同發展。

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在此設立國家級新區。

改革開放這40年來給人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簡單的衣食住行,到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經濟空前發達,中國用這40年幹了世界的一百年才做的到事。

改革開放後西方的衣服潮流影響著人們,人們對穿著的審美逐漸提高,從此人們一改“灰藍黑綠”的穿著打扮,穿上了“五彩斑斕”的鮮亮衣服。

改革開放這40年,致敬改革開放

70年代末街頭

改革開放這40年,致敬改革開放

90年代街頭

改革開放這40年,致敬改革開放

時裝週

改革開放後,我國突破人民公社的束縛,實行包產到戶,生產力得到極大的發展。國家退出惠農政策,取消農業稅,擺脫了2000多年來農田稅收的歷史,對農民進行“四補貼”保證農業的持續發展。

改革開放這40年,致敬改革開放

70年代農作

改革開放這40年,致敬改革開放

機械化農做

改革開放前,我國住房是福利分房,僅有少部分人有自己的住房,很多人跟父母,家人一起擠在一起居住。改革開放40年來,住房制度從福利分配到個人消費,實現了大多數的個人居住條件問題,大大改善了人民的居住條件。

改革開放這40年,致敬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這40年,致敬改革開放

40年的改革開放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一條正確之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這40年來的變化給你帶來什麼變化,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